雙11購書慶,任選2件72折
全館【單書】75折
雙11購書慶(滿799送2025歷史轉換曆)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泰國歷經素可泰、大城、吞武里和曼谷四個王朝,時間共七百多年,
有很長的時間與周鄰的緬族、高棉族和寮族戰爭。
自1932年成為君主立憲國家以來,長期陷入軍人執政局面,
在文人執政期間,亦經常受黨爭之患,憲政民主之路跌宕起伏。
本書將略述在泰國領土內所進行的早期考古發現,並根據中國古籍對泰國境內早期王朝的興滅作一簡單敘述。泰國在建國過程中,歷經各種對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的戰爭,由於次數很多,本書無意對各次戰爭進行描述,僅簡略介紹幾次重要戰爭的時間和經過。同樣地,泰國跟其他君主制國家一樣,經常發生王位爭奪現象,本書也僅作簡略介紹。對於重大政治變革,例如拉瑪四世蒙固特的開始西化運動、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的現代化改革運動、1932年軍事政變、披汶首相的國家主義運動、塔信首相引發的政治動亂、以及蒲美蓬國王的君主立憲角色等,則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和分析。
新增一段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此外,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採政教分離政策,佛教是由政府管理,但國王卻非宗教的領袖,只是保護人;佛教界另有佛教領袖,泰王、佛教和國家構成三位一體,這也是泰國政治文化特出之處;本書特有專章討論此一問題。
本書也另闢一章專門討論泰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關鍵特色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泰國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
★本書偏重政治史,另專列文化一章,對於經濟、外交等歷史僅約略論述。
★新增一節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陳鴻瑜
陳鴻瑜
臺灣花蓮縣人,1948年生
現職: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
經歷: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外交研究所、東亞研究所、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兼任教授,「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
著作:《新加坡史》、《菲律賓的政治發展》、《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政治發展理論》(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越南近現代史》、《馬來西亞史》、《印度尼西亞史》、《柬埔寨史》等二十幾種作品。
延伸閱讀
《新加坡史》、《從鐵血宰相到新鐵娘子:德國總理列傳》、《生活在德國》
增訂版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種族
第二節 泰南文明的興起
第三節 早期古國
第二章 蘭那、羅斛與暹國
第一節 蘭那
第二節 羅斛
第三節 暹國
第三章 阿瑜陀耶王朝
第一節 暹羅建國
第二節 暹羅復國
第三節 北大年王朝
第四節 王朝體制與社會
第四章 吞武里王朝
第五章 曼谷王朝
第一節 現代泰國的奠基者
第二節 朱拉隆功推動現代化
第三節 1932年政變
第六章 半民主體制之發展
第一節 民主試驗
第二節 軍人政權下的民主錘鍊
第三節 民主之路顛簸
第四節 泰王調解政治惡鬥
第七章 危機四伏民主路
第一節 制訂一部現代化憲法
第二節 2006年再度政變
第三節 2007年後政局動盪
第四節 因應金融危機
第五節 泰南回民分離主義運動
第六節 柏威夏古廟之爭
第八章 國家、佛教與國王
第一節 王權的來源
第二節 傳統的王權觀念
第三節 現代的立憲君權體制
第四節 佛教之傳入與生活體系
第九章 泰國的風俗習慣和文化
第一節 風俗習慣
第二節 語言、文字與文學
第三節 表演藝術
第四節 宗教信仰
第十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2014年政變
穎拉的看守政府決定在2014年2月2日舉行國會大選,反對黨杯葛,進行「封鎖曼谷」示威活動。2014年1月10日,有上千名身著白衣的曼谷市民在市中心地區集會,表達對「封鎖曼谷」行動的反對和對2月2日如期舉行大選的支持。這些曼谷市民認為白色代表純潔,不代表任何政治團體,認為大選是幫助泰國走出困境的出路。反對派領袖素貼宣布從1月30日起連續四天進行遊行示威,直至2月2日發動大規模封城示威。
按照法律規定,未參加2010年國會大選投票的公民,雖然仍有參與投票資格,但不具備成為候選人資格。中選會查出後可直接宣布取消其參選資格,而且按照法律規定,這些人員如果報名參選,則等於明知故犯,將被中選會依刑事法律嚴懲,視情節輕重處以1-10年監禁,罰款2-20萬銖。而且由法院宣布撤銷其參政資格10年。這些參選的人員所屬政黨的黨魁也要負法律責任,被視為「從犯」,因為他在其黨員參選的文件上簽字認可。1月6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撤銷87名政黨名單民代候選人資格,包括25人是加入參選政黨不足30天,其他人則多數屬於上次選舉時未行使投票權,其中包括4名為泰黨政黨名單民代候選人。
2月2日舉行的國會大選,分兩階段投票,第一階段是海外投票,從1月13日起至26日,在67個國家的92個領事館設置投票所,選民可採用直接投票、郵寄選票等方式進行投票。海外投票一共有14萬3,807位選民登記要投票,登記人數最多的前5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新加坡1萬332人、台灣8560人、洛杉磯8251人、特拉維夫7238人、香港5627人。 投票過程沒有發生混亂情況。第二階段是在2月2日舉行,受到反對黨之杯葛,有28個選區沒有候選人註冊參選,有1萬多個投票所因示威者干擾等原因無法舉行投票,投票率只有45.84%。
反政府示威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領袖易沙拉(Luang Pu Buddha Issara)在投票日晚上宣布,該組織將終止在叻拋路口和勝利紀念碑兩處集會地點,讓示威者集中到其他5個「基地」繼續進行封鎖曼谷行動。該組織秘書長素貼則於3日上午到叻拋路口,率領該地點示威者遊行到勝利紀念碑,之後遊行到巴吞汪路口的示威地點。這次包圍曼谷示威活動中,最為特別的是易沙拉是來自佛統省的高僧,和尚介入政治,在過去較為少見。
泰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於2月4日向憲法法庭提告2日大選違憲無效,並要求解散執政的為泰黨,要求肅貪委員會彈劾看守首相穎拉違憲。兼任國家稻米政策委員會主席的穎拉涉嫌怠忽職守,在大米典押計畫中涉嫌貪污舞弊。反對黨批評政府以高於國際大米價格蒐購農民的大米,致使國庫損失。此一稻米政策目的在收買農民。3月21日,憲法法庭以6:3票判決2月2日選舉違反憲法第108條第2款而無效,因為南部28個選區沒有候選人登記參選,未能在同一天完成大選投票。
在3月30日舉行上議員選舉,總共有150名議員,其中77席由77府選出,其餘則由遴選產生。投票過程順利,但僅有42.5%的投票率。廢票率偏高,達到5.15%。
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Thawil Pliensri)因在2011年9月7日被內閣會議決定調為首相府顧問,他感到不滿,該委員會的公務員亦在9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反對政府強行調動秘書長塔維爾的行為,並決定抵制他人接任秘書長一職,塔維爾向初級行政法院正式遞交控訴,還到上議院監督政府行政管理與公正權益維護委員會,就投訴遭政府不公正調職問題作證。2013年6月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該項調動令違法。穎拉政府向最高行政法院上訴,該法院在2014年3月7日裁定該項調任是不合法的,並要求看守政府在45天內恢復其原職。塔威爾認為高級文官之職務應受到保障,不隨政黨政治而變動。
接著27名上議員在2014年4月初向憲法法庭提告穎拉在2011年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職務,是出於維護其政黨利益,屬於違憲行為。塔維爾被調任沒有實權的首相府顧問,而由穎拉兄長塔信的妻舅普萊潘(Priewpan Damapong)警察總長上將接任。
憲法法庭在5月7日以9比0票判決穎拉及其他9名內閣閣員濫權瀆職,因為穎拉在2011年9月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職務一案違憲,並決定終止其看守政府首相職務。憲庭是以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為依據。憲庭法官宣讀判決說,穎拉調動塔維爾案於法不合,圖利她所屬的為泰黨及她的家族成員。穎拉被迫辭去首相,由副首相兼商務部長尼哇探隆(Niwattumrong Boonsongpaisan)代理看守內閣首相。
繼憲法法庭判決之後,肅貪委員會在5月8日以7﹕0的表決結果裁定穎拉作為首相,無視和未制止大米典押計畫所出現的貪污舞弊問題,導致國家利益損失,因此裁定失職罪名成立,提交上議院進行罷免。穎拉以職務之便,故意作出違反憲法第178條規定,以及故意違反行政管理條例第11條第1款規定,可依據憲法第270條進行罷免。10日,反政府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要求最高法院、上議院和中選會在三天內連手推翻看守內閣,成立非民選的臨時人民政府。支持政府的「紅衫軍」於10日在曼谷西郊阿薩路集會,該組織主席乍都蓬警告最高法院和上議院,有關臨時人民政府「非法」主張的任何討論,都可能引爆內戰。
反對黨透過法律程序節節獲勝,親塔信派系則走上街頭抗爭,兩派勢不兩立。5月20日凌晨三點,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宣佈戒嚴,成立「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f Peace and Order, NCPO),禁止王國全境任何人在晚上10時至凌晨5時離開家,禁止5人以上集會。21日,宣布除了有關皇室的規定、國會上議院及所有法院將持續運作以外,暫時中止2007年憲法。帕拉育邀請看守政府、執政黨為泰黨、紅衫軍組織「反獨裁民主聯合陣線」(UDD)、在野黨民主黨、反政府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與選舉委員會商討解決政治危機,但看守首相尼哇探隆沒有出席。22日,帕拉育舉行第二次的和解協調會,調解失敗後,泰國軍方通過電視宣布,該日下午4時30分起由「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的領導人開始接管國家行政事務,泰國全境所有學校從5月23日至25日停課。軍方要求看守政府18名官員到皇家護衛軍第一軍區報到,當天晚上20時20分,軍方宣布逮捕前副首相差林,他曾是穎拉內閣的副首相。23日,帕拉育下令已遭罷黜的內閣閣員,包括前首相穎拉,在當天早上十點向軍方報到。穎拉報到後,被軍方留置3天才獲釋。26日,泰王發布聖旨,正式委任陸軍總司令帕拉育上將出任「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主席,執掌行政管理權。
8月1日,「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任命200名國民立法議會(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議員,其中105人為軍人、11人為警察,其餘為反塔信的學者、商界領袖、前任上議員和政治人物。8月21日,國民立法議會以191:0票通過選舉帕拉育為泰國第29任首相。
2015年1月22日,由軍方任命的國民立法議會200席議員中,有190席同意彈劾穎拉,剝奪其未來五年參政權。至此,塔信家族在泰國的政治生命才告一段落。泰國軍方在紛擾的政治亂局中,重新站上政治舞台,泰國會重蹈過去的政變、選舉、執政、再度政變的老路嗎?讀完此書,讀者應該了然於胸。
增訂版序
當本書第一版印刷後,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各種政治勢力重歸馴服,偃旗息鼓,示威抗爭各街道重現車水馬龍,不再像過去數年在街頭上吶喊、鬥毆的肅殺景象。泰國重新在泰王和軍人共治的體制下運轉,政黨和政客靠在一旁,這已成為泰王蒲美蓬治下的特殊政治模式,蒲美蓬憑其特殊的政治魅力和精神感召,才能在政變、頒佈新憲、民選國會、動亂、再度軍變的循環中治理,因此,很難想像往後在沒有蒲美蓬之情況下泰國會變成什麼模樣?
至今帕拉育執政已一年多了,社會恢復秩序,工商業開始復甦,觀光客回流,整體而言,泰國正在恢復國家元氣之中。由於黃衫軍和紅衫軍的殘餘勢力尚在,只是暫時避風頭,養精蓄銳,以待再度國會選舉之機會,故帕拉育不會貿然推出國會選舉,否則會再度引發兩股勢力較勁。近年引發政治動亂的塔信家族,已暫告退出政治舞台。只要蒲美蓬國王在位一天,流亡在外的塔信就無返泰之日。
臺灣讀者對於泰國情有獨鍾,對於其歷史文化特感興趣,本書才能獲讀者青睞。值此再版之際,再對泰國政治作一簡評,敬請讀者諸君指教。
陳鴻瑜 敬啟
2015年8月8日
自序
筆者想寫泰國史已醞釀十多年,皆因諸事耽擱而未能完成,今完成初稿,謹贅數語以記之。
關於泰國之早期史料,中文歷史文獻應是最為豐富者之一,為筆者撰寫泰國古史時主要參考來源。惟中文古文獻偏重泰國對中國的朝貢關係,且屬斷代的紀錄,對泰國內政歷史之發展較少著墨。在英文文獻中,對泰國史則有較為詳盡和完整的記載,因筆者不諳泰文,故主要參考文獻是英文資料。
在撰寫過程中最感困難者,乃泰國早期歷史跟其他東南亞國家之早期歷史一樣,缺乏信史,以致於人名、地名和歷史事件之內容,不僅中文文獻和英文文獻記載的人名拼音不同,而且每本英文著作記載的人名拼音也不同。其次,在這些文獻中,經常會將人名和官銜混用,以致於官銜被誤認為人名,最明顯的是曼谷王朝的建造者昭披耶卻克里是官銜。第三,對於歷史事件的描述,各書也出現差異性記載。本書將這些不同的記載寫在註釋中,俾讓讀者參考索查。
造成寫作泰國歷史之困難的原因,是泰國缺乏早期歷史文獻,不是被戰火所毀,就是沒有保存文獻的機構。最嚴重的一次文獻毀滅性浩劫是1767年緬甸軍隊佔領及焚燒阿瑜陀耶城,使得許多文獻失傳。以後曼谷王朝穩固統治後才逐步修史,因為佐證資料有限,有些歷史事件就憑史官(史家)記憶或少許的碑文記載重新整理撰述,就造成彼此差異及不連貫的現象。
筆者參考的文獻是英文作品,而有些英文作品是從泰文轉譯而來,在轉譯之間難免有語意不清楚的地方,對於若干名詞或泰國歷史有疑義之處,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目前在泰國卜蜂集團(CP)正大管理學院(Panyapiwat Institute of Management)擔任專任講師的林漢發幫我查詢泰文的記載,特此一併致謝。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泰國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本書偏重政治史,專列文化一章,對於經濟、外交歷史僅約略述及。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陳鴻瑜 謹誌
2014年1月29日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陳鼓應
艾米.史都華(Amy Stewart)
艾米.史都華(Amy Stewart)
亞歷山大.貝維拉夸(Alexander Bevilacqua)、費德里克.克拉克(Frederic Clark)
西蒙.韋伊(Simone Weil)/編著:卡繆(Albert Camus)
(明)王磐原著、潘富俊 考證
陳建守、韓承樺、張育甄、萬雅筑
丹尼斯‧古斯萊本(Denis Guthle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