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印書館由出身印刷業的夏瑞芳、鮑咸恩、鮑咸昌、高鳳池等四位先生創辦,原意只做印刷商業文件的生意,故以「商務」為名。
1897年
上海起始發源
1897年,工業革命浪潮變局下的大時代,在朝野動盪、風雨如晦的上海灘,四位都剛廿出頭的年輕人,雄心勃勃迎接嶄新的未來,挽起袖子開設了印刷廠,將公司命名「Commercial
Press」,原意只做印刷商業文件的生意,中文定為「商務印書館」,這一個勇於開創新局的決定,啓迪了近代中國教育,成就了華人第一家現代化出版事業,從此橫跨時空響亮至今!
創辦人夏瑞芳等四位先生,不僅引進先進印刷技術,更將「出版」成就為新興社會教育的推手,打開了中國知識份子的視野。
首任總經理夏瑞芳先生禮請翰林張元濟先生進入商務印書館後,由於張先生積極吸收並結合大量優秀人才,包括著名的幾位文化領袖梁啟超、蔡元培、胡適之、吳稚暉、徐志摩等人,通力規劃並實踐一個可長可久的理想,也讓商務印書館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全國性民間教育出版機構。1921年,張元濟先生又延攬有經營長才的王雲五先生入館,經他們攜手努力,為商務印書館締造了30、40年代的第二個高峰。
聯絡東亞的東方雜誌
1904年,商務印書館成立八年後,創立了《東方雜誌》月刊,是中國近代歷時最久的大型綜合性期刊,1966年在臺恢復刊行,至1990年停刊,被譽為「雜誌中的雜誌」。
亞洲第一東方圖書館
1904年,商務印書館成立編譯所圖書室,1909年將此圖書室更名為「涵芬樓」。1924年一棟鋼筋水泥新式圖書館大樓落成,涵芬樓改設東方圖書館,由王雲五命名並任館長。
原來一間僅供商務印書館內部職員編輯、研究用的編譯所圖書室,後來逐漸成為致力挽救各藏書家流出珍貴古籍、地方志並以保存國家文化為使命的藏書樓。最後,封閉的藏書樓又轉型成為當時全中國最大的公共圖書館「東方圖書館」。
東方圖書館採用新式的管理制度,譬如書刊開架制度、書刊流動服務、巡迴文庫等,內部也推動圖書館專業人員養成教育。
1926年始,東方圖書館每天下午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圖書館啟發民智、傳播知識文化之功能。印度詩人泰戈爾也曾至此演講,當時由徐志摩擔任翻譯。1928年,東方圖書館增設兒童閱覽室。
1932年,「一二八事變」發生,日軍突然進犯上海,針對寶山路499號到584號的商務印書館進行轟炸,將印刷廠、總管理處、編譯所、尚公小學等先後炸毀,後來又縱火焚燒未被炸毀的東方圖書館(寶山路560號)。
館藏古今中外書刊達五十多萬冊,孤本善本珍本達三千七百多種,三萬五千餘冊,經此一劫,全部灰飛煙滅。
中國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婦女期刊
《婦女雜誌》在1915年創刊,是一份針對女性發行的綜合性大型雜誌。至1932年1月28日商務印書館被日軍炸燬而停刊,前後長達17年。
《婦女雜誌》剛開始內容比較保守,多為衛教、女紅、營養相關的內容,後來隨著新文化運動逐漸轉變為傳遞女性啟蒙思想的雜誌。
近代中國,無論發行區域、發行量或是讀者群、社會影響,其他女性刊物皆難以比擬。
開創電影事業
早在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美國商人處購入部分攝影器材,便由照相部試拍新聞短片。1918年,鮑慶甲自國外考察電影事業歸國,商務印書館便設立了活動影戲部。由陳春生擔任主任,拍攝劇情片、教育片、風景片、新聞片等數十部。如梅蘭芳主演的「天女散花」、「春香鬧學」,教育片「兒童教育」、「養真幼兒院」、「養蠶」,風景片則有「南京名勝」。
1926年,活動影戲部改組成國光影片公司。可惜投資太大回收太慢,國光影片公司成立僅一年後便結束了。
創製第一部中文打字機
1919年,商務印書館創製並投產中國第一部漢字打字機「舒震東式華文打字機」
(名為舒震東但其實是工程師舒震東在留德歸國的同事周厚坤之創造基礎上繼承發展而來的)以康熙字典檢字法分類排列,機器配置一個容納2500個鉛字的字盤,打字員至少需經過三個月的訓練期。
中國首本兒童期刊《兒童世界》
創刊於1922年,為小32開刊物,每周出一期,由鄭振鐸主編。1923年第5卷第2期開始改由徐永昶主編,屢因中日戰事休刊,最終於1941年停刊。
《兒童世界》從內容到形式,沒有古板的說教,沒有高高在上的訓導,而是盡量採用淺顯易懂、生動活潑、適合兒童趣味的內容。對於早期兒童文學的發展和兒童啟蒙教育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1949年,商務臺灣分館在政府政策的規定下,改名為「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
1947年
臺灣蛻變
1947年派員到臺北籌設分館,10月購得現址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37號三層磚木造房屋一幢,積極營繕,於次年年初開業。1949年,商務臺灣分館在政府政策規定下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1964年,臺灣商務印書館推舉王雲五先生擔任董事長,展開另一階段傲人的出版事業。
王雲五先生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和貢獻的奇人,幾乎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他發明的四角號碼檢字法揚名中外,主持商務印書館達四十年之久,形塑商務印書館為現代中國出版界的先鋒和重鎮,他一生不應考、不求官,影響所至,臺灣商務印書館七十年來堅持無黨無派以民間企業獨立經營,以「出版好書、輔助教育、發揚經典、提倡新知」為核心價値與理念。
2007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老字號金招牌」資優出版事業特別獎。
1982年經國立故宮博物院同意以該院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交予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發行。經過縝密的規劃和的安排,克服各項艱難挑戰,投注龐大人力物力精心製作,終於在1986年起將這一套共3,460種計36,575冊、2,400,000頁的超大型叢書出版為精裝1,500巨冊問世,並成功銷售海內外,贏得全球漢學界讚譽,並獲世界各大圖書館典藏。
2007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老字號金招牌」資優出版事業特別獎。
臺灣商務印書館走過七十年,同時也見證臺灣出版界的風光歲月
2017年,臺灣商務印書館創立滿七十年,特於2017年台北國際書展安排「出版不朽特展」,展示歷年重要出版品及各項珍貴出版物件,凝聚跨世代愛書人,尋回閱讀的初衷與感動。在專業的評審與讀者票選中,拿下2017台北國際書展最佳展位設計獎「大型展位組」金獎,成為書展亮點。
臺灣商務印書館在百家爭鳴的出版時代,仍秉持傳承與創新精神,不僅致力發揚經典古籍,如:《子海珍本篇》、《四部叢刊正編》、《四部刊廣編》、《仿古版四庫全書》、《百衲本二十四史》;亦陸續推出新系列叢書如alinea書系,屢屢締造佳績,發展多元出版方向。董事長王春申先生深信,臺灣商務印書館是智慧與人文的資產,希冀在原有典範風貌下,孕育文史哲專門書店基地,更致力出版好書,成為知識的寶庫、愛書人的家、臺灣的榮耀,再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