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全館【單書】85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為何宋朝的茶席、飯局和新年,如此引人入勝?
思想保守、積貧積弱──這段被誤解的宋朝三百年,
打造超越歐洲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的豐沛底蘊;
重文輕武的另一面,是文創軟實力達到巔峰的平民盛世。
‧走向君主集權的政治改革,使得普天之下非君即民,消除了社會階級。
‧總被詬病「不重武功」的宋朝,其實採行的是「金錢外交」。
‧民生與文化互助發展的實例眾多,例如烹飪火候提升、發展出高溫燒製磁器。
宋朝不如三國時代多采多姿,也比不上大唐帝國的華麗炫爛,但豐富的詩詞書畫、重新定義儒教思想的朱子學說,以及在這股氣氛下養成的士人氣概,直到今日,都還深深影響著亞洲華人的思想。
◎和佛、道並稱三家的儒教,在宋朝持續翻新進化,最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主張。
◎朱子學說將「士大夫」的存在必要性正當化,對於以科舉制度為軸心發展的宋代社會來說,負起了維持政治秩序穩定的效用。
◎在重重壓力之下建立並存續的宋朝,疆域面積遠不及前代的唐、更不如後繼的元,但其文化面的影響卻輻射至周邊國家、效應遠超過南北宋存在的11至13世紀。
◎在這種思想文化潮流下養成的庶民日常,體現在文學藝術,乃至飲食遊樂等方面,打造出相對於唐朝、明顯豐富多采的世俗文化。
資本主義、財產私人化、商業都市成型──
經過與周邊民族的碰撞後,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東京大學教授小島毅,有別於主流的馬克思唯物史觀論點,透過以思想和文明為主軸的「唐宋變革論」,闡述宋代哲學、宗教對於思想變遷的影響,這個影響又如何形成了宋代的士大夫精神,科學的進展與革新又怎麼與思想變遷相輔相成、環環相扣,繼而打造這個時代成為中古跨入近世的關鍵因素。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的內容,在論及以政治事件為主的歷史事件時,往前將時序拉至安史之亂,讓讀者更能理解貫穿全書中心主軸的「唐宋變革」意義;接著從宗教、士大夫精神和科技發展等方面,一一論證朱子學說如何影響了整個三百年的宋代思想史發展;最後則以文化潮流和庶民生活兩個角度,更進一步以經濟、學術、藝術、社會等方面的歷史進程,深入發現多彩豐富的宋代文明。
小島毅
小島毅
一九六二年出生,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現為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研究科教授。
專攻儒學史、東南亞王權理論,主要研究宋朝歷史,分析檢討儒教思想在其政治與社會層面扮演的角色,考據其在世界史上的意義,更從現代角度解析日本儒教留下的正反兩面影響。
著作包括《中國近世之禮教言論》(東京大學出版會)、《宋學形成與開展》(創文社)、《朱子學與陽明學》(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東亞儒教與禮法》(山川出版社)、《義經的東亞》(勉誠出版)等。
【導讀】不要再誤解宋朝了 柳立言
【前言】
對宋代陶瓷的推崇/透過佛教促成中日交流/中國史的分水嶺──唐宋變革
【第一章 宋朝誕生】
從安祿山到黃巢
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大唐帝國的接班人
朱全忠抬頭
逐鹿中原/篡奪王位
華北王權的興亡
五代十國時代/五代王朝更迭
革命理論
在禁軍支持下的禪讓/五德終始說
最後的禪讓
五代第一明君──柴榮/揭開長壽王朝的歷史序幕
〈專欄一 鹽〉
【第二章 朝廷運作】
邁向統一之路
收攬民心──實現文治制度/繼承皇位
建立各種制度
太宗亟欲建立的中央集權官僚國家/首都開封與古都洛陽/蓬勃發展的城市文化/和平繼位
〈專欄二 軍事體制〉
澶淵之盟與封禪
收起高舉拳頭的勇氣/天書降臨與封禪/中國史上最後的封禪
宰相群像
財務官僚的發跡歷程/未完的政治活動──慶曆新政
層出不窮的弊害與濮議
國家的財政危機/濮議──改革禮制的大論戰
【第三章 動亂的世紀】
王安石登場
遴選為神宗左右手的才俊官僚/鬥爭王安石/王安石變法催生的《資治通鑑》
各式新法
新法內容與改革派理論/科舉改革與健全學校制度/元豐改制/禮制改革
〈專欄三 選舉與考課〉
黨爭
新舊兩黨的內鬥/支撐徽宗政權的核心人物──蔡京
靖康之變
金軍渡黃河/北宋滅亡/揭開南宋的序幕
岳飛戰功彪炳
軍隊私有化/武將岳飛與文官秦檜
【第四章 安定的江南】
宋金和議與秦檜專權
因高宗全權信賴而形成的秦檜專權/利用科舉考試建立人脈
與海陵王的對決
金朝毀約與入侵宋朝/宋金第三次簽訂和約
臨安的繁榮
從吳越國都城躍升為南宋首都/都市風貌的演變
從孝宗到寧宗
北宋後期的政治史觀/韓侂冑的野心
史彌遠時代與朱子學興盛
明州士大夫的出線/史彌遠使計擁立理宗/獲得認可的朱子學──孔廟祭祀的諸儒
【第五章 宗教本土化】
「哲學」與「宗教」
當朱子學變成「哲學」/進一步理解朱子學
宋代以前的三教交流
「教」與「宗教」/三教並立
儒教再興
對於讖緯思想的批判/宋代新興儒教的特徵
發現淫祀邪教
遴選祭祀對象/免於烙上邪神印記的城隍爺與媽祖/國家整頓神明體系/因壓制而受到矚目的淫祀邪教
〈專欄四 地方志〉
教義內化與完整的喪葬禮儀
超脫的心靈教義──佛教盛行/禪宗內部分裂/傾向道教的主流意識/送別往生者的禮儀/禪學對於覺悟境界的追求
【第六章 士大夫精神】
先憂後樂
為萬世開太平/新學的政治構想/重建太學與設置州學/君主形象的變化
發現天理
貫穿天人之「理」/重視內心問題的儒教教義──道學
宗族形成運動
獲得士大夫階層支持的道學/宗族團結
科舉扮演的角色
科舉一千年的歷史分水嶺/科舉考生必讀書籍
名公與豪強
地方士大夫的糾葛/「名公」輩出的思想集團的注目焦點
〈專欄五 審判與刑罰〉
【第七章 技術革新】
印刷出版
排版樣式的變化/印刷的功效與副作用/印刷出版拓展宗教影響力/雕版印刷成就中國的印刷文化
醫‧藥‧食
醫書出版風潮並銷往海外/宋代料理特色
農法與交通
開發江南新田/治水派與治田派/往來於水路的河船
天文地理
天體的異常現象與天意/天文學與曆法學/為天文學打下基礎的純粹數學/橫跨天地人的智慧
軍事與建築
火藥的發明──輸給金朝的軍備火器化/中國有史以來最弱的宋代禁衛軍/宋代的建築技術/度量衡的標準
【第八章 文化新潮流】
吃茶與陶瓷
飲料的唐宋變革/宋代工藝的極致──陶瓷器
金石與名物
古代文字的研究/王安石的《字說》/考古學風
書畫
宋朝四大家/站在相同基礎的「書」與「畫」/宮廷畫師的活躍/士大夫的繪畫──文人畫/庭園建設──宋朝人的自然觀
文學
文體的改變/將景色化為文字的敘景詩/作詞風氣盛行
藝能
滲透至庶民生活的娛樂/藝能文學化
【第九章 庶民生活】
稅制與階級分化
生產關係的樣貌/齊民思想的理念與現實/農村階級分化與鄉村秩序建構
農民述懷
佃戶的生活樣貌
貨幣經濟
空前的經濟榮景/通用貨幣政策
市鎮蓬勃發展
大規模商業聚落/都市化趨勢
大貿易港──廣州‧泉州‧明州
南海交易據點──廣州‧泉州/擁有雙重面貌的明州
【第十章 中華民族的驕傲】
與「外國」交流
波及宋遼兩國的夏國皇位爭奪戰/與西夏對抗/高麗的對外政策/獨立國家──安南與大理
〈專欄六 雲南與四川〉
與日本的關係
透過佛教交流引進中國文化/宋日兩國共同擁有的時光
與蒙古的衝突
蒙古侵略與金王朝滅亡/處於軍事劣勢的宋王朝/理宗時代的政界變遷/獨攬朝廷大權的賈似道
襄陽保衛戰與臨安開城
昏君與權臣的結構/宋王朝滅亡
宋朝意象
明代塑造的宋朝意象/從日本傳統文化窺見宋王朝的影子
結語
主要人物略傳/歷史關鍵字解說/參考文獻/年表
【建立各種制度】
太宗亟欲建立的中央集權官僚國家
吳越國歸順宋朝,太宗接收其浙江統治權;福建軍閥陳洪進也臣服宋朝,此時南方已完全在宋朝的統治之下。在經歷過一番惡戰之後,以太原為根據地的北漢也舉手投降,宋朝自此完成了統一全國的霸業。太宗更趁勝追擊,出兵遼國,誓言奪回燕雲十六州。當時正是遼國新皇帝耶律隆緒(廟號聖祖)即位之際,改國號為契丹,宣示自己非漢族王朝之意。宋朝與契丹的戰事陷入膠著狀態,兩國僵持不下。於是太宗決定放棄實質奪回燕雲十六州的目標,企圖在緊張關係下與契丹和平共存。
至於周邊諸國方面,由於宋朝大舉鎮壓華中與華南地區,各國陸續派使節團朝貢。西起絲路沿途的綠洲諸國、南至現在越南一代的交趾國和占城國、東邊則包括朝鮮半島的高麗與日本。嚴格來說,日本不是來朝貢的,可能因為這個緣故,宋朝對待日本的規格與其他國家不同。《宋史》記錄太宗治世的本紀也完全沒提到日本。儘管如此,翻閱外國傳即可看到有關日本的記述,其中不乏日本使節前往謁見太宗的情景,以及日本使節帶來的各種資訊。這位日本使節就是我在前言提及的奝然。我也在前言說過,日本以往都是和吳越國交流。吳越政權滅亡後,日本平安朝廷不得不與開封朝廷直接接觸。自從廢止遣唐使後,日本未曾派遣使節渡過黃河流域。因此這次交流帶有視察狀況的意義,才派遣東大寺的學僧入宋。
有一篇記錄描述太宗與奝然的會談,內容值得玩味。奝然云:「我國自開國以來從未有過革命,大臣也是世代相傳的。」言語中充滿對自己國家的驕傲。太宗竟回應這位外國僧侶:「真令人羨慕!」如何才能不讓宋朝重蹈後梁以降短命王朝的覆轍?這是完成統一大業的太宗當時最重要的政治課題。若要為他的做法辯護,我相信他一定是認為,沒有實力的庸才皇帝不可能平安度過戰亂時代的考驗,才會自己即位,不讓太祖的皇子登基。儘管「杯酒釋兵權」卸下了軍閥的兵權,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就像德川家康之於日本豐臣政權,類似具有威脅性的人物所在多有。關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日本有一首打油詩是這麼寫的:「織田搗米,羽柴(豐臣)揉成天下餅(麻糬),最後卻被德川吃了。」怎麼做才能達到「趙氏搗米,趙氏揉餅,趙氏吃餅」的目標?這是太宗亟欲解決的問題。為此,太宗廢寢忘食、勵精圖治,建立一個穩固的中央集權官僚國家,這也是太宗被視為君主獨裁體制創建者的原因。
其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便是擴大並建立完整的科舉制度。太祖時代每年考上科舉的考生只有幾十人,太宗時代則一口氣增加至數百人規模。不僅如此,他更設置了由皇帝親自面試的殿試制度為最終關卡,如實體現科舉理念,由皇帝選拔儲備官僚。儘管到後來殿試不再用來遴選合格者,變成決定排名順序的樣板考試,但排名順序會深深影響加官晉爵的速度,因此殿試可說是在不著痕跡的狀態下,給考生榮譽感,同時培養官僚忠誠度的方法。
科舉官僚與唐末崛起的軍閥不同,他們沒有趁機篡位,號令天下的野心。他們與維持大唐帝國運作的貴族官僚一樣,一心只想奉獻朝廷,出人頭地,祈願後代子孫飛黃騰達。不僅如此,他們的心性也很保守,盡一切力量維護王朝體制,保有他們得以發揮的環境。
太宗陸續汰換各地武人出身的節度使,以文人官僚取代。雖然文官不具有揮軍作戰的能力,但可以透過擴充駐守在首都的禁軍補強。換句話說,太宗刻意將原本用來征伐各地軍閥的軍隊改成國防軍。後世評論宋朝軍隊戰力不彰,這是建國之初即刻意為之的政策。宋朝皇帝不像漢武帝或唐太宗創下傲人的外征成果,不過,若要評斷哪個才是文明王朝,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太宗實行的改革制度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規劃完整的路官制度。太宗將全國劃分為十多路,分別設置安撫司(監察)、轉運司(財政)、常平司(社會福利)等主要機構,各司長官稱為「使」。這是基於過去的藩鎮權限分割出來的,各自由中央管轄,各司長官的任期為三年,任期一到就要輪調更換,因此不易結黨營私。而且,路不是州的上級機構,州也是由中央政府管轄。「知州事」這個官名帶有中央政府官職的意思,名義上是被臨時派遣到地方,替皇帝管理各地的官員,但實質上是與漢代太守同樣的地方官。宋朝當時也雅稱知州事為太守,但制度上知州事屬於中央官僚,在各個層面上深深影響他們的任職態度。有時在中央任職的宰相必須到地方擔任知州事,這類的職務調遣不具有下放的負面意思,有利於朝廷統治,讓中央意志順利滲透至各個地方。
宋太宗除了印製佛教大藏經之外,也開始推廣大型書籍編纂事業。包括統整到唐朝五代為止的政治文書實錄《冊府元龜》、解說主要術語的引用典籍《太平御覽》、網羅各種奇聞軼事的《太平廣記》以及集詩文大成的《文苑英華》四大類書。上述典籍引用的史書文獻許多都已佚失,但現在仍有不少專家學者研究宋朝以前的政治與文化時,會參考上述典籍,可說是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不僅如此,真宗(第三任皇帝)時,修訂了部分馮道出版的儒家經書注疏並重新發行,分發至全國學校,讓所有學生學習。這一點將在第七章介紹印刷文化時詳細說明。
首都開封與古都洛陽
接下來我想介紹宋朝都城。宋朝有四京,代表四個重要城市。分別為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應天府與北京大名府,讓我由後往前一一說明。
大名府是唐代設置魏博軍節度使的魏州,是歷史悠久的軍事重地。此處也是宋朝抵禦契丹南進的戰略據點,因此在慶曆二年(一○四二)取名北京。應天府是過去的宋州,也是太祖擔任歸德軍節度使之處,宋朝國號便由此命名。於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定為南京。河南府即為古都洛陽,是五代不少皇帝的居所,地位與開封相同,有時甚至超越開封。雖然後周以後定都開封,但宋朝將洛陽視為陪都,自建國之初即設置西京河南府。
開封位於大運河沿岸,是經濟發展十分蓬勃的交通要道。宋州出身的朱全忠相中此處,以此地為據點積極開發,使開封蛻變成大都市。他也是在此演出禪讓大戲,登基為帝,定為首都。不過,他很快便將首都遷往洛陽。遷都的原因推估是為了與黃河對岸的晉王國(後唐)作戰,洛陽離前線較近,方便調兵遣將。不過,原因真的只有這個嗎?洛陽在歷史與文化上皆具有象徵性意義,這是新興都市開封望塵莫及的。打著復興大唐旗幟的後唐,在滅掉後梁之後仍定都在此,就是因為這個緣故。太祖晚年也曾計畫遷都洛陽,後來在弟弟晉王光義(太宗)的勸阻下打消念頭。由此可看出豪邁不拘卻滿懷理想主義的太祖,與善於處事卻務實的太宗在個性上的差異,值得讓人細細玩味。身為宋朝第二任皇帝,太宗不再提及遷都之事,直到靖康之變,宋朝失去華北地區為止,首都一直在開封。另一方面,洛陽因充滿文化氣息,加上建城歷史悠久,許多官僚退休後選擇在此養老。尤其是王安石推動新法時,不少反對派大老聚集於洛陽,營造出猶如現代在野黨的氣勢。道學始祖程氏兄弟(程顥、程頤)也出身洛陽一帶,在文化薰陶下形成獨特思想。
蓬勃發展的城市文化
《東京夢華錄》與《清明上河圖》是記錄開封繁華榮景,傳承至今的重要史料。《東京夢華錄》是孟元老在南宋初期的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所寫,顧名思義,內容以北宋末年徽宗(第八任皇帝)治世後期為背景,闡述開封都城令人沉迷的往昔風華。
此書共十卷,前五卷介紹各處名勝與民間習俗,後五卷則依時間順序介紹一整年的例行活動。只要閱讀本書就能一探當時首都居民的生活點滴,可說是十分珍貴的文獻史料。在後五卷的例行活動中,記錄著由朝廷主辦的各種慶祝儀式。其中尤以冬至在南郊祭場舉辦的郊祀介紹得最為詳盡,可看出在年末之際,官民一體舉行祭拜儀典的樣貌。
郊祀是由皇帝(天子)主祭的謝天儀式,感謝天上神祇賜予天命。直到唐代中葉為止,郊祀只有皇帝和官僚才能參加,屬於統治階層的祭典。安史之亂後,變質為「參觀活動」,從事前祭拜太廟(祭祀祖先的場所)、太清宮(祭祀唐代祖先老子的地方)到皇帝上街行幸遊行,一般平民百姓都能在一旁觀禮。宋朝也承襲此做法,在開封府舉辦比郊祀更大型的軍隊遊行。遊行行列還包括大象,首都百姓不畏寒冬,紛紛跑上街大聲喝采。皇帝便在人群中乘著玉輅前行。這個現象正顯示出唐宋變革帶來的王權質變。順帶一提,日本直到明治維新後,平民百姓才有幸目睹天皇行幸的行列。江戶時代,日本天皇在位時幾乎不會離開自己住的御所,將軍出巡時也會要求兩旁民宅緊密門戶,隊伍在無人道路上迅速前進。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描繪城市樣貌的畫卷,後世出現許多模仿畫作。畫作背景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節(以現代曆法來說,為四月五日前後)。清明節在唐朝後期逐漸成為平民百姓的掃墓日,《清明上河圖》是以掃墓當天的情景為主題。「上河」指的是溯河而上,描繪的是貫穿開封南部的汴河沿岸景緻。話說回來,學界這幾年認為這幅畫畫的並非開封城內,而是郊外的衛星城市,畫作中栩栩如生地呈現居民百姓的生活樣貌,內容鉅細靡遺。比起以文字描寫的《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隱藏著更多資訊。在一般人的觀念裡,許多瑣碎細節不會寫入文獻典籍留存,但畫成一幅畫之後,便成為舉足輕重的參考資料。例如我們可以從畫作中看到人們坐在店門前椅子上的坐姿,從河上眾多船隻的外形複製骨架和構造,建造出宋朝船隻。這些視覺資料可以運用在宋代史的研究上。宋朝是城市文化蓬勃發展的時代,無論是《東京夢華錄》、《清明上河圖》或其他史料,都可以看到這個特性。關於這一點,我將在後續章節詳細解說。
【吃茶與陶瓷】
飲料的唐宋變革
常言道:「唐詩為酒,宋詩為茶。」這個通俗的說法雖不能輕易區分唐詩與宋詩,但後人如此定義兩代的詩詞文化,是不可忽略的事實。提到唐代詩人,像李白那樣的文豪皆嗜杯中物,藉由酒精的力量宣洩懷才不遇的苦惱,或者想從羅馬神話的酒神巴克科斯(中國的酒神又是誰?)那兒得到作詩的靈感。相對於此,宋代詩人無論蘇軾或陸游,儘管政爭失敗、官場不如意,卻輕鬆面對,照舊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喝茶聊天,批評時政。宋詩內容充滿倫理道德,也突顯了這樣的特質。姑且不論各時代的詩人喝什麼,能這樣被人津津樂道這件事本身,代表飲料也有唐宋變革。
茶始於宋代,是最具代表性的近世文化飲品,當然,中國人喝茶的習慣從唐代以前就有。根據研究,中國自古就用熱水萃取產於西南山區的茶葉精華,當成日常飲品飲用。日本小說家吉川英治寫的《三國志》,就是從商人劉備將辛苦存下的所有積蓄拿來買茶,孝敬老母親的場景揭開序幕。儘管以時代而言似乎早了一點,但三國鼎立的六朝時代,朝廷官人不只喝酒,還會飲茶。不過,茶在那個時候並不是象徵士大夫精神的飲料。直到唐代後期,陸羽流傳後世的《茶經》問世後,茶才被賦予了文化意義。
到了十一世紀,不只宋代人愛喝茶,北方異族王朝也有喝茶習慣,茶葉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宋代與北方的遼國、西夏在邊境從事的交易稱為茶馬貿易。現代人常說「唐團茶、宋末(抹)茶、明煎茶」,但根據最近的研究,這個說法完全不符史實。正確來說,唐代人將茶葉蒸過固定成塊,製成「磚茶」,再從磚茶削下適當分量,放入熱水中煮開飲用;宋代人則是將磚茶磨成粉拌入熱水中喝;明代人保留茶葉形狀,直接將茶葉放入熱水,喝泡出來的茶湯。現代日本人喝茶的方式接近明代,而茶道的作法卻是宋代抹茶的飲用法。榮西在宋朝境內喝到對人體有益的茶,再將其引進祖國,也就是抹茶的喝法,是現在所謂的「點茶」。
「點茶」的「點」是動詞「沏」的意思。榮西常用「吃茶」(喝茶)一詞,這個詞當時就已存在,禪宗語錄也經常出現「吃茶去」的說法。順帶一提,過去人們常將吃茶去解釋為「來喝一杯茶」,這是完全錯誤的解讀。吃茶去的意思是「去茶堂喝了茶再來」,也就是「去洗把臉重新來過」之意,是斥責時常說的用語。當師傅說出這句話,就是要弟子喝一杯茶,冷靜想想師父生氣的原因。
由此可見,茶是宋代禪寺的日常飲品。若套用在現代社會的場景,就像電視廣告經常出現的情節,部屬被主管罵了之後,到自動販賣機買一罐咖啡喝,給自己時間「平復情緒,重振旗鼓」。話說回來,福建北部的建州是朱子學發祥地,自宋代就是有名的茶葉產地。與其說「宋詩為茶」,倒不如說「宋學為茶」更為貼切。與禪寺一樣,朱熹的私塾也經常提供茶飲。可惜的是,在言詞辛辣的朱熹語錄《朱子語類》裡,看不見「吃茶去」這樣的說法。
現代日本人一到「福建」,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烏龍茶。不過,烏龍茶在宋代尚未出現,直到幾百年後才發明出烏龍茶的製法。一九八○年代誕生的罐裝烏龍茶、九○年代問世的瓶裝烏龍茶,都是日本飲料廠商推出的商品,中國人原本就沒有喝冷茶的習慣。不過,在課堂上告訴學生「中國人不喝冰冷的茶」,讓學生豁然開朗的情景也已成昨日黃花,如今無論是中國或臺灣,都能看到民眾出入便利超商購買冰涼茶飲的景象。
且讓我將話題拉回來。
慶曆士大夫蔡襄的《茶錄》與徽宗的《大觀茶論》,是記錄宋代吃茶法的重要文獻。福建出身的蔡襄撰寫的《茶錄》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色香味的佳品話題開始說起,介紹喝茶的整個流程,下篇則是討論茶器。《大觀茶論》是以建陽御用茶園所產的茶葉為主,詳細介紹吃茶方法。不過,榮西品嘗的是浙江寺院的茶,將茶粉放入茶盞攪拌飲用,並非使用高級磚茶。相較於宋代茶書記載宮廷飲用的頂級茶品,榮西喝的比較接近浙江百姓每天飲用的茶。無論如何,後來在留學僧與從中國到日本的僧侶影響下,禪宗寺院成為日本吃茶風俗普及的發源地。補充一句,相對於抹茶的茶道,宇治煎茶的作法來自於明末從福建傳入日本的佛教宗派黃檗宗。
宋代工藝的極致—陶瓷器
宋代工藝極致「陶瓷器」,是用來喝茶的器具。照理說清代工房的技術水準應該比宋代還高,但其仿造的陶瓷器卻連外行人就能看出差異。由此可見,宋代陶瓷器的絕妙釉色無人能敵。就像十七世紀以小提琴製作聞名於世的義大利克雷莫納,該地製造的小提琴堪稱一絕。在家聆聽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Stradivari)演奏的巴哈,再用日本的禾目天目茶碗品嘗抹茶,全世界再也沒有比這個最幸福的時光了(像這樣建立東西融合的文化標準,可說是明治以後的日本特質)!
中國的黑瓷在日本稱為「天目茶碗」。黑瓷產地與茶葉一樣,來自福建建州。或許是我們多想,但黑色釉藥呈現出不可言喻的氛圍,總讓人感覺與朱子學的精神不謀而合。用該地特產的土燒出來的黑瓷,常帶有像兔毛的黃土色筋紋(中文稱「兔毫」、日本名為「禾目」)與銀色斑點「油滴」。
前章提及烹飪方法的改良,亦即火候的提升,是宋代能從唐三彩那樣的陶器發展出高溫燒製瓷器的主因。瓷器的首要代表產地為磁州(今河北省磁縣),因此日本習慣將高溫燒製的陶器稱為「磁器」(中文一般使用瓷器兩字),就像即使不是瀨戶產的陶瓷器,日本也會稱為「瀨戶物」一樣。磁州窯的瓷器,多為白瓷加上黑色圖案。
游韻馨
游韻馨
與豆府汪星人一起過著鄉下生活的全職譯者。譯作包括《情緒鬆綁:跟自己和好的44個方法》、《超簡單、不失敗的電子鍋料理100》、《哆啦A夢科學任意門14:海底迷宮探測號》、《躲貓貓之貓控天堂!和貓咪一起快樂生活!》等多部作品。
部落格:kaoruyu.pixnet.net/blog
e-mail:kaoruyu@hotmail.com
落合淳思
布萊恩.蘭德 (Brian Lander)
文浩(Felix Wemheuer)
金英敏(김영민)
許進雄 著;李珮瑜 編寫整理
墨磊寧(Thomas S.Mullaney)
王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