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暢銷書展任選2件72折
2024年度暢銷書展單本75折
2024年度暢銷書展(滿799送2025歷史轉換曆)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臺灣版獨家收錄,四位重量級歷史學者對談!★★★
〈國史館館長〉吳密察
〈輔仁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林桶法
〈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蔣竹山
〈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藍弘岳
★探究日本學者如何養成以東洋(亞)史出發的史觀,
循著他們的研究脈絡,重新認識這個21世紀的中國。
臣屬、遣使、侵略、征服──
位在東亞末梢的日本,四度與改朝換代的中國激起火花,
從倭王到天皇,萬世一系的大和民族,
如何看待一海之隔的漢族風土更迭?
「對於日本人來說,中國早已不再是那片孕育出中國文明與中華帝國的遙遠大陸世界,也不再是書本中的那個想像的世界。日本人必須要有接受中國目前這個樣貌的氣度,相互理解、彼此往來,才能有所進步與成長。」
中國的改朝換代,並非是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驗證,而是確保皇帝能專制的新陳代謝;以地形解構中國文化發展,可以驗證文明並非野蠻的對應,而是人類與自然間的角力;輩分、祖先與姓氏,中國的父系社會結構,如何影響漢人社會的自我認同?
◎集合中日六位史學大家,從三國到明清、從自然地理到人文社科,以嶄新角度解構前所未見的中國歷史。
‧以二十一世紀初的「三農危機」,回顧中國歷代王朝更迭的原因,竟源自於是否做好農業社會的產業危機管理。
‧從料理、生活、服飾、音樂中,循線拆解出由各個區域合成現今中華文明的多元文化。
‧從宗族輩分的稱呼和祠堂的來歷,剖析漢人文化為何習慣透過尋根訪祖來尋找自我認同。
‧以「中國」一詞的出現,論東西方政經交流的脈絡。
‧用中國史中出現的日本記述,細數四段中日關係變化的關鍵。
◎同處東亞,同樣受過中華漢族文化洗禮,日本這樣看待過去和現在的中國。
評價過去文明中國的美好,同時抱持對現代中國的負面印象──日本和臺灣,對於中國的情結如此相似,在談論過去的歷史時,無法去掉中國不談、無法切割漢文化帶來的影響。
撰寫〈中國‧歷史的長河〉系列的當代日本史學家們,有別於他們的上一代師長,不僅熟悉外文文獻,更能講得一口道地中文,不僅能直接檢視中國史冊中的記載,更跳脫文字的平面感受,實地到中國當地考察,接觸當地風土,驗證史冊上的記述,得以從各個角度,分解出歷史中尚未被論證過的脈絡。
一直以來,臺灣對於中國的認識,都是透過教科書的條列敘述,片面且不切實際的神話描述,居於二十世紀以來不斷變動的全球局勢之後,也讓臺灣人難以跳脫臺灣海峽的兩岸觀點,無法從亞洲、甚至從全世界的視點發現現代的中國。
以政治學科、地域研究、社會科學、人文思想等不同的面相解讀中國歷史,當我們能用這種全方位的觀點解讀帶狀的歷史事件時,也就更具備宏觀未來的能力。
尾形勇 鶴間和幸 上田信 等
尾形勇
一九三八年出生於日本愛媛縣。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畢業。文學博士。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立正大學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東亞的世界帝國》(「visual版 世界的歷史8」)、《中國歷史紀行》等。本系列叢書的編輯委員。
鶴間和幸
一九五〇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畢。文學博士。現任學習院大學教授。專攻中國古代史。主要著作:《始皇帝陵與兵馬俑》、《秦的始皇帝》、《始皇帝的遺產》(「中國‧歷史的長河3」)、《人間・始皇帝》等。本系列叢書的編輯委員。
上田信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日本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現為立教大學文學部教授。專攻中國社會史。主要著作:《傳統中國》、《森與綠的中國史》、《老虎講述的中國史》、《海與帝國》(「中國‧歷史的長河9」)。本系列叢書的編輯委員。
葛劍雄
一九四五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湖州。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復旦大學教授。歷史學博士。專長為中國史、歷史地理。主要著作:《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口發展史》、《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中國移民史》等。
王勇
一九五六年出生於中國浙江省。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於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現為浙江工商大學教授。專長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文著作有《聖德太子時空超越》、《唐朝所看到的遣唐使》、《中國史中的日本印象》等。
礪波護
一九三七年出生於日本東大阪市。京都大學文學部史學科畢業。文學博士。曾任京都大學教授、大谷大學教授,現為京都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馮道》、《隋唐的佛教與國家》、《隋唐帝國與古代朝鮮》(合著「世界的歷史」6)等。本系列叢書的編輯委員。
陳柏傑
東京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博士課程在學中。
第一章 面對著大自然──環境、開發、人口的中國史 尾形勇
◎前言
◎中國,從現在到過去
作為超級大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認識」的問題/以「漢族」為中心的多民族國家/作為農業國家的中國
◎中國歷史的特色──改朝換代
王朝的更迭/王朝的正統性與更迭的意義/以「公」權所建構的王朝國家/中國史的時代區分
◎風土與文明──作為歷史舞台的自然環境
紮根風土的文化,超越風土的文明/各式各樣的景觀/風土大不同的「北方」與「南方」/「南、北」的植被
◎「北方」的自然環境與文明之形成
黃土高原的過去與現在/一直變化的黃河流域/林木茂盛的黃河流域/黃土是肥沃的土壤嗎?
◎「南方」的開發與環境破壞
長江與「江南」/湖泊的開發、填土造地與環境破壞/由「北」到「南」的人口移動/江南的開發與人口的增加/伴隨「都市化」所產生的諸多矛盾
◎結語──該如何與中國往來呢?
第二章 中國文明論――多樣性與多元性 鶴間和幸
◎前言――對過去的評價以及對現代的難以理解
◎文明中國與現代中國
對於中華文明的反省/現代的網絡/作為古代網絡的道路網/象徵巨龍中國之物/微小中國的競爭,成就偉大中國的文明/大長城與小長城/從現代用語解讀古典中國/上古音的困難之處/用現代音來唸
◎中國文明的多樣性與多元性
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中國文明展」與「四川文明展」/多元的中國文明/中國料理的口味多樣與一體化/小麥與稻子/五色土壤的文化
◎中國文明與東方世界
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國文明/與大自然的緊繃關係中所孕育出來的文明/開放的中國文明/亞洲內的中國文明/亞洲與西域/文明與帝國的亞洲/地域與環境的亞洲/生活文化的變遷/服飾文化的變化/音樂文化的演變/茶的文化
◎自然環境與中國文明
自然與文明/漫步於文明的舞台上/長江的大洪水與防洪區/大自然的恩惠與人類的智慧/自然與烹調
◎東亞海洋文明中的中國與日本──跨越國界邁向共生的時代
第三章 中國人的歷史意識 上田信
◎教導孩子的第一件事情
正確使用親族稱謂乃基本規矩/弄清排列順位,並依排列順位行動/香港電影中與「稱呼」相關的橋段情節/互有情意卻不被允許的婚姻/結拜兄弟關係的動搖
◎蘊含深意的時間
決定宗族尊卑的原理/「同宗不婚」的禁忌/輩份混亂會引起本能上的不快感/避談過去歷史,訴說著神話的藏族
◎有傾斜感的空間
宴會席次也會自然地井然有序/「君子面南」以及具有方位意識的街景/在帶有高低意識的空間中行禮如儀
◎追溯歷史的巡禮
家族史中曾有位擔任宋代高官的祖先/永存族人記憶的祖先之所需條件/投入龐大資產所建蓋的祠堂/總計十一戶家庭,擠滿三十四人的房屋/探訪公堂與祠堂,找尋自己的出身來歷/探訪祖先根源的觀光導覽
◎為了尋回祖先
學生對於南京大屠殺的反應/不因時間流逝而消失的歷史對立問題/中國政府所面臨的兩難局面/陸續出現的民間戰爭被害賠償要求/從報復到「民族的尊嚴」
◎歷史與意識型態
成為漢族的程序/華人的意識型態/政治表演性質的祖先巡禮/日本人怎麼看中國人
第四章 世界史中的中國――中國與世界 葛劍雄
◎中國的形成
西元前十一世紀出現的國名/持續擴大的「中國」/「中國」的正統之爭/成為國家代名詞的「中國」
◎從天下到世界
天下九州的國家規劃/以中原為中心的天下觀/將外國視為「天下」的邊緣/對於西方世界的接觸/從虛幻的天下觀轉向現實的世界觀
◎中國與世界
東西的交流與地理限制/審慎看待中國與世界的關聯
第五章 中國史中的日本 王勇
◎前言
◎從「虛像」到「實像」
「東夷」的語源/從東夷到九夷/在九夷中的倭人/《漢書》中的倭人/《後漢書》中的倭人/徐福傳說的展開
◎從「倭國」變身為「日本」
井真成的墓誌/《舊唐書》的困惑/首次的日本國使/民部尚書/進德冠/官位與氏姓
◎從「君子」變身為「倭寇」
市舶司的廢置/北虜南倭/各種備倭官/《斬蛟記》/《水滸後傳》/日本扇/日本嗜好
◎從「學生」變身為「老師」
東遊日記/黃遵憲的維新觀/懷疑論者/戊戌變法的範本/百日維新/辛亥革命/譯語與譯書/華刻本/通俗小說
◎結語
第六章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 礪波護
◎前言
日本人的中國觀/憧憬與嫌惡/日中文化交流史叢書
◎朝貢與敬畏之國度──邪馬臺國與倭國
魏志倭人傳/親魏倭王卑彌呼/倭五王之官爵(自封)/都督六國諸軍事,安東大將軍/源起南朝的齊與梁之形式上的冊封
◎憧憬與模範之國度──飛鳥時期~平安時期
隋文帝結束南北分裂統一中國/重興佛教,接受菩薩戒的隋文帝/聖德太子所崇拜的海西之菩薩天子──隋文帝/ 唐太宗、武則天與佛教、道教/來自倭國與日本國的遣唐使/「遣唐使與唐代的美術」展/遣唐使沒有帶回日本的文化/奝然與成尋的入宋
◎先進與敦睦之國度──鎌倉~江戶時期
入宋僧與「宋日」貿易/鎌倉新佛教的開山始祖們/元寇與渡來禪僧的世紀/明朝與日本的貿易──勘合貿易與倭寇/江戶時代的文教
◎對等與侮蔑的國度──明治~昭和前期
千歲丸的上海行與中日修好條規/甲午戰爭與中日戰爭
◎喜愛與厭惡交雜的國度──昭和中期以後
中日兩國關係/扭曲的文化交流與反中感情的擴散
◎結語
唐、唐土與震旦、支那
後記 《日本人眼中的中國》出版座談會議 吳密察‧林桶法‧蔣竹山‧藍弘岳對談紀錄
主要人物略傳
歷史關鍵詞解說
參考文獻
年表
◎中國歷史的特色──改朝換代
‧王朝的更迭
發生流民與民眾遷徙〈潮流〉的原因,第一是各種戰亂或是動亂,第二則是大規模的水害、乾旱、蝗災等自然災害,第三是「苛政猛於虎」(《禮記・檀弓下》)──發生在各個朝代,特別是在各王朝末代經常會發生君主壓迫、剝削人民的情事,第四個原因為中央、地方官僚或鄉紳階級的腐敗。 不過,上述之自然災害的情況,由於中國社會一般來說都會有「有備無患」的觀念,因此自然災害的發生並無法與農民的窮困畫上直接關係。另一方面,歷代各王朝確實也都不敢怠惰於日常的「準備」,以防發生災害之際,能夠及時「救荒、荒政」(救災),致力於援助與重建。就這個層面而言,我們可以得知「危機管理」的成敗,甚至會牽連到一個王朝的興亡存廢。
不過現實生活中,就如同「權力集中,必生腐敗」這句格言一樣,國家忽視自己理應負起之角色的例子屢見不鮮。具體的案例已經在本系列書的其他各卷中敘述過了,因此這裡便不再重複贅述。簡言之,面對這些出現問題的王政,窮困的農民,或者是因為某些共同信仰而集結的人們,就會開始進行反抗,訴求建立一個可以享有美好生活的新政權
德裔美籍漢學家卡爾‧魏特夫(Karl August Wittfogel)指出,當權者會整頓原野與荒蕪之地,並推動治水、灌溉等工程,將開墾農耕地納入國家事業的其中一環,並將無法謀生的流民安置於這些農地,照料他們的生活,這正是中國政權之所以能夠維持專制主義體制長達兩千多年的關鍵所在,而日本學者木村正雄更以此特徵所造成的影響為基礎,提出了更進一步的具體闡釋。儘管這些研究者的學說,最近受到了一些批判和質疑,但仍是今天在討論中國重要特質時必定會提到的卓見。特別是關於木村正雄所提出的推論:若因為王朝掌權者疏於治水灌溉,尤其是管理、修復灌溉水路,導致田地荒蕪的話,被逼到窮途末路的農民百姓便會武裝起義,最後整個王朝便會被推翻, 我認為他將前近代中國史在改朝換代之際就會爆發大規模反亂的這個固定現象,作了很精彩的解讀。
從這個觀點來看,中國史上從未停歇過的改朝換代現象,可說是用來確保「以皇帝作為權力頂點之中央集權專制體制」,得以不斷重生延續的一種充滿矛盾的「安定體系」。也就是說,改朝換代,只不過是把舞台上的布幕與場景換掉罷了,以中國前近代史為主題的時代劇,只要將場景不斷地替換,就可以一直演到末代王朝的終焉為止。或者,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王朝的滅亡,是一個依照既定程式,自發性地將不需要的細胞破壞掉的「細胞凋亡(apoptosis)」機制。
自古以來,王朝有其一定壽命(曆數)的說法,透過經驗法得到眾人的認同,然後在改朝換代之際,這個主張更會被搬上檯面賦予機能,發揮作用。若以正當化東漢禪讓政權給曹魏的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在《三國志‧魏書》,注引「獻帝傳載禪代眾事」中看到這樣一段話:
臣聞帝王者,五行之精,易姓之符,代興之會,以七百二十年為一軌。有德者過於八百,無德者不及四百載。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百數十年。漢行夏政,迄今四百二十六歲。天之歷數,將以盡終。
簡而言之,若只將中國史當作只是一部「單純的改朝換代史」來看,是無法完整交代清楚中國歷史之大潮流。
‧王朝的正統性與更迭的意義
改朝換代之際,為了將新王朝的正統性訴諸於世,因此會透過當時各式各樣的政治論述以及過去的歷史知識,然後推出新的政治制度,或者是舉行諸多儀式,向大眾確認創立該王朝乃是接受上天「天命」之舉。
特別是與農業作業順序關係密切的「曆法」,就如同《史記・曆書》中所言:「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對於獲得天命的帝王來說,重新規定曆法的歲首(正月)與月初(月的首日)的「正朔」行為,既是特權也是一種義務。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就是代表戰國七雄互相競逐的時代已經結束。另一方面,由於尺寸的長短、砝碼的重量以及升斗的大小規定,會與穀物或布帛徵收數量的多寡產生直接關係,因此,公布新的度量衡制度,也是新王朝在宣布往後施政方針的一個表意行為。「聽說接下來升斗的基準要調整了,如果變大不就表示租稅要增加了嗎」,在新王朝建立之初,總能聽到像這樣的討論。因為,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度量衡的變動可是攸關生計的重大事情。
‧中國史的時代區分
中國四千至五千年的歷史,可說是中國人運用許多創意、下了許多功夫,不斷地與大自然搏鬥,並且克服各種接踵而至的「外部壓力(攻擊)」之過程。所以,不管是稱作「發展」或是「進化」,中國社會確實是經過了許多「變化與變動」。過往的歷史學與歷史敘述,主要都是將精力放在分析與整理這些變化、轉折。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可說在形成國民國家與推動國家現代化的時間點(moment)及架構上,發揮了很大的效用。雖然說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已經被相當程度地中國化,但若單就結果來看,馬克思主義確實成為了一種「武器」,並完成了「救國」的目的。我們回頭重新審視的話,這個發展階段論,成為了學界外與政治連接的大問題。因此,踏上階梯,一路上昇至社會主義的所謂「發展」式歷史理論,時至今日,仍具有不可隨意捨去的意義。
至於發展的階段要如何以時期區分,這個問題從二戰之前,在日本國內外就一直進行著激烈的爭辯。針對區分的方式,日本學界不斷深化研究,最後發現了新史實,獲得極大的成果。 不過時至今日,正如同發展階段論已經凋零了一樣,時期區分問題在歷史學界的舞台上已不再受到關注。
只不過,拜這些研究的成果所賜,雖然有些時代被稱作「古代」,有些時代被稱作「中古」,但我們至少已經可以明白近代以前的中國史 有「春秋戰國時期」,「唐末五代時期」,「明末清初時期」等三大時代。尤其是唐末五代時期,也就是大唐帝國滅亡後,五代十國紛立,最後由宋朝將專制統治的體制再度重建的這一段時期,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層面,都發生了劇烈的變動,時至今日,仍舊是研究者所共同關心的主題。接下來的文章內容,也會將這個「唐代邁向宋代」的變動時期,放入討論的範圍內。另外,請容我畫蛇添足一番;中國採取市場經濟政策活絡國內經濟,也就是所謂的「鄧小平路線」時期,讓我聯想到這個「唐代邁向宋代」的變革時期。
◎微小中國的競爭,成就偉大中國的文明
事實上,能夠在上述「巨大中國」的背景下,清楚意識到「微小中國」的人並不多。我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所提到的「中國」,指的是一個「歷史概念」,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略稱,這一點我想必須事先說明清楚。所謂的「中國」一詞,除了是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略稱以外,也是在歷史概念中會使用的一個區域名稱。例如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中所寫的中國,指的是洛陽周邊,換句話說,在過去,「中國」一詞原本代表的是一個很小的區域。中國的「國」字,是指由四方形的城壁所圍繞出來的都市,完全沒有傲視天下之泱泱大國的含意。到了戰國時期,「中國」的範圍逐漸擴展到了中原。「中原」指的是黃河中下游流域的華北地區。到了秦漢時期,中國一詞於王朝領域的概念中,泛指包含黃河與長江流域之區域名稱。隨著時代的演進,「中國」概念也逐漸擴大,最後終於演變成了代表中央的名稱。
接下來我們要藉由數字呈現出「微小」歷史性的中國。只要仔細觀察中國地形圖的話,就會發現平原的面積,其實只占了中國整體面積的百分之十二。剩下的土地當中,丘陵占了百分之九點九,山地與高原占了百分之五十九點三。至於占了百分之十八點八的盆地,也都是像塔里木盆地一樣、絕大部分都不適合人類居住。若將這僅占全國面積百分之十二的平原面積擷取出來進行換算對照的話,會發現其面積只比日本的國土大三倍左右。因此,中國的龐大人口與耕地,可說都是擠在極為有限的空間中。再繼續觀察土地的使用地圖,會發現陸田、水田等耕地的面積比例,事實上是更低的,只占不到百分之十。比起「巨大中國」的形象,中國事實上是以這個「相對微小的中國」為中心,孕育出古代文明與建立古代帝國。
黃河與長江下游區域乃是廣大的平原。由於該地區並沒有一個特定的名稱,因此這個地區便一直被稱做東方大平原。這個東方大平原既不屬於黃河文明,也不屬於長江文明。雖然在中國當地,一般會稱其為中華文明或是華夏文明,但對於中國以外的人來說,特別是在位於漢字文化圈周邊的日本人眼中,中國與中華是不同的。對中國人而言,中華思想或是中國思想所代表的都是相同的意涵。不過若從日本人的角度觀之,「中華」所代表的,則是與華夷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
將兩千年前的漢代與現代的人口分佈圖進行比較的話,便能觀察出在整個歷史脈絡下,這個平原的人口分佈情形為何?密集聚居的區塊是否有逐漸往南移動的趨勢?兩千年前的中國人口為五千九百萬人,現在的中國人口則是十三億人,不論是在以前或是現在,中國人口分布都是不平均的。人口通常都會集中在降雨量適中、氣溫舒適,適合居住的地方。在兩千年前的西漢末期,人口主要集中在黃河下游區域的大平原,而長江流域則是屬於人口稀少的地帶。不過,隨著中國歷史巨輪的滾動,中國人口逐漸從黃河下游區域往長江下游的江南地帶移動。當然,這並非意味北方的人口減少,而是指人口密集區域從內陸地區往沿海地區擴展。
「微小中國」一詞,絕非一個帶有貶意的詞彙。中國人密集聚居於有限的區域中,透過彼此的相互競爭與合作,激盪出嶄新的文化,人類的文明與智慧也在不斷琢磨的過程中得到進步。「微小中國」聚合起來逐漸形成「巨大中國」,而各「微小中國」就在其中取得平衡與發展。我認為忽視「微小中國」之間的血淚史,只注視大一統的「巨大中國」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回頭重新審視,在「微小中國」的基礎上建構「偉大中國」的歷史過程。因為這個和善又充滿包容性的架構才是中國文明的精髓所在。透過微小中國的競爭機制所形成的偉大中國的文明,其實是充滿活力的。這與日本「靜」或「恥」的文化完全不同。踏進「不明白說出自己的主張就沒辦法獲得對方理解」的文化圈,老實講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不過這也正是研究中國的魅力所在。過去在參加中國的學會時,會場的討論情況只能用「百家爭鳴」成語來形容。所謂的「百家」,指的是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也就是說許多學者自由議論的意思。換句話說,就算沒辦法迅速導出結論,也能在討論的過程找出意義。我們幾個日本人也試圖打破語言障礙的藩籬,想要打入中國學者們的圈子裡。只要與中國學者在考古現場碰到面的話,即便是在夜晚飲酒聚餐的場合,也都能夠進行短暫的議論。隨時接納一個外國人研究者、分享各式各樣資訊的大肚量,在與中國文明的接觸過程中,我自己也獲得了許多鍛鍊與成長。
大長城與小長城
位於北京郊外,建造於明朝時期的長城,並不是只有已觀光化的八達嶺而已。近年來,慕田峪(北京懷柔縣)、古北口(密雲縣)、金山嶺(灤平縣、密雲縣)也都完成整修工程,並且開放旅客自由參訪。與擠滿觀光客人群的八達嶺不同的是,旅客得以悠哉漫步於這幾座延伸在大自然中的長城,因為壯闊景觀而不由得佇足良久。在中國人的心中,萬里長城這座巨大的建築物,便是中華民族繁榮的象徵。一九八七年,萬里長城與泰山、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周口店,同時成為中國有史以來首度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景觀與建築,便是因為這些所代表的都是象徵偉大中國的史跡。而這也是英文將萬里長城翻譯為Great Wall的原因。
從明代長城的建蓋時間再往回追溯一千八百年,也就是在秦始皇的時候,萬里長城便已開始建造了。由於這座從甘肅省臨洮一路綿延到遼東半島的古代長城,目前只有一小部分殘存,因此在介紹秦朝的萬里長城之際,多半會借用明代長城的照片。而在歷代的長城當中,只有明代的長城是透過層層堆疊燒製過的煉瓦修築而成,因此建築物特別堅固。我們不能忘記的是,秦始皇時期修建、這座象徵大一統的「大長城」背後,再往前追溯一百五十年前的戰國時代,諸國間彼此競爭的「小長城」。
戰國時代的長城,便是各國用來劃分國界的建築。到了現今,我們仍舊可以見到部分的遺跡。例如河北省張家口留有燕國與趙國的長城,而蔚縣則有利用石頭堆砌而成的趙國長城。而秦國與魏國的長城遺跡則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找到,寧夏固原縣甚至還能找到利用版築法建造、狀況仍保持良好的長城。另外,像是楚國(河南省)或是齊國(山東省),也都分別在國境處建築了長城。戰國時代之所以會普遍建蓋長城,乃是因為各國為了要針對當時的騎馬戰術進行防衛。因此,建造出馬匹無法躍過的幅度與高度之城牆便已堪用。戰國時代的長城,相對於正方形的「城」而言,其實只是一種單純的「長牆(Long Wall)」。
秦朝統一天下後所建造的長城,是利用燕、趙、秦三國的北方長城為雛形所建的。也就是說,中國北方的「小長城」經過再組合後,形成了中國的「大長城」。至於其他地方的小長城,則多遭廢棄。黃河所流經之最北端處,有石頭堆砌而成的秦代長城遺跡。其西側的部分是沿黃河所築的呢?還是因為有黃河及賀蘭山脈等自然要塞存在,因此沒有必要另行建造?存在多種說法。現在的沙漠雖然緊臨黃河,但在秦朝時,該地區卻曾是草原。也就是說,我們在進行考察時,有必要將自然環境變化的因素也考慮進去。之前曾經從砂堆中發現記載著漢代對匈奴戰爭內容的石碑,因此,或許也有某些長城仍埋藏在沙堆底下。長城學權威羅哲文曾表示,「雖然漢代長城終止於敦煌的玉門關,不過事實上新疆境內的長城是從玉門關一路延伸進來,一直到羅布泊與樓蘭地區」。總而言之,我們至今仍舊未能掌握長城的全貌。
約書亞.齊瑪曼 Joshua D. Zimmerman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尚-紐曼.杜康吉 Jean-Numa DUCANGE
楊智強
柳東佶
汪琪
鄭貞銘
梁漱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