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定價: 380 元
數量:
全館【單書】85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華麗面紗之下的韓國社會逐一浮現──
曾在韓國NGO工作的國際獨立記者楊智強,
抱持記者的使命站在示威現場與邊境禁區,
揭露朝鮮半島的風光與闇黑!
從世越號獵巫、閨蜜門事件、濟州島反海軍基地、演藝生態內幕,
到親訪脫北者、朝鮮族、韓國華僑這群在政治角力裡犧牲的民族……
一趟關懷與反思齊行的採訪,一回理性與感性交織的閱讀,
勢必要你重新認識一次既熟悉、卻又如此陌生的韓國。
4人的生活可以像商品一樣被販賣,制式化產出頂尖韓流明星?
4劇團經濟拮据,經費補助被政治勢力綁架,演員窮到餓死?
4世越號船難發生時搜救不力,甚至發出學生全數獲救的假新聞?
◎在抗議&採訪現場直擊的悲歌──
從世越號獵巫到閨蜜門事件,地獄朝鮮的血淚和矛盾的民族情感
「天啊!彈劾通過了!」近百位民眾透過地鐵站的電視螢幕,見證國會通過總統朴槿惠的彈劾案,一時間歡呼四起。這個國家,真的成功被人民改變了嗎?抗議現場有哪些難以躍上主流的聲音?
.世越號船難發生時,政府錯過黃金七十二小時的救援時間,海警甚至還發出「檀園高中三百二十五名學生全數獲救」的假消息,而青瓦台首席秘書更對電視台施壓,要求撤掉批評政府的報導。
.「朴槿惠的事情弄成這樣,我覺得相當丟臉!這是經過民主選舉過程,一人一票選出來的總統,我們全國對這件事情的發生都有責任。」
◎電視機前看不到的黑暗內幕──
剖析韓國演藝生態及龐大的社會壓力
距離台灣僅1400多公里的韓國,我們卻往往只看到它在螢幕上亮麗的一面:成功席捲全球的K-POP、屢創高價紀錄售出的韓劇、政府全力支持的IT大國……隱藏在光鮮外表之下的韓國社會,還有什麼樣的面貌?
.「我已經很多天沒東西吃了,若您有任何泡菜或剩飯,請放在我的門口。」一位年僅三十二歲的女劇作家餓死在自己家中,才讓韓國政府真正警覺演員生活的辛苦。
.「當然沒有!韓國政府完全沒有幫助,只會利用我們而已。」一位韓國娛樂產業工作者提到,前總統朴槿惠在出訪他國時,都會帶幾名韓國歌手或明星一起出訪,就是希望讓她的行程更受矚目。
◎有別於主流媒體包裝的形象──
脫北者、朝鮮族、韓國華僑,在政治角力裡犧牲的無根民族
為了脫離金氏王朝的集權統治,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逃出北韓的脫北者,經常掉入人口販子的圈套,或者受到社會歧視夢碎韓國;從中國飄洋過海到南韓逐夢的朝鮮族,明明和韓國人說著相同語言,卻因為社會事件和歷史因素,背上了難以洗脫的惡名;經歷了韓戰時期逃難、朴正熙反華僑政策、一九九二年台韓斷交的韓國華僑,因為無戶籍護照而成為了沒有國家的人……
.「很多人都說我們脫北者相當仇恨自己的國家,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很多逃出來的人是因為活不下去,必須到中國找食物或另一種生存方式。但這不代表我們不愛國。」脫北者姜小姐一字一句地說出自己的心聲。
.「很多南韓人都以為我們這邊還很落後,甚至還有人問我『延邊人會用筷子吃飯嗎?延邊是不是每天都有凶殺案啊?』聽了真的讓人感到相當生氣。」這是延邊人對南韓普遍貶低朝鮮族的心情寫照,失望、生氣、又愛又恨。
.「我在韓國讀書的時候,那邊的韓國人都會叫我們『짱깨』(醬狗),字面上就是諷刺華僑經營中華料理店時,身上沾染的味道,其實就是歧視你的語言。」來台生活多年的韓國華僑,娓娓道出當年受到歧視的憤怒與心酸。
楊智強
楊智強
國際獨立記者、Loop Media Team 記者。
曾在韓國的非政府組織「參與連帶」(참여연대)擔任外籍研究員,並長時間往來台灣、韓國與中朝邊境等地採訪,希望寫出更多朝鮮半島內部鮮為人知的故事。2017年底與一位台籍與一位韓籍的獨立媒體人合作,三個人成立了「Loop Media Team」國際新聞採訪小組。小組定期前往東亞與東南亞各國的新聞前線採訪,報導議題偏重於區域衝突、難民人道危機與人權議題。新聞報導散見於《報導者》、《經典雜誌》、公視《獨立特派員》與《SOSreader》等媒體平台。
推薦序 獨立記者楊智強眼中的真實韓國 陳慶德(韓國社會文化專家,《再寫韓國》、《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作者)
自序 從社會運動認識韓國
Chapter 1 台灣vs.韓國!「好想贏韓國」的情緒泥淖
反韓仇韓!在台韓國人:「台灣人友善好客,但其實心裡不喜歡你」
台灣人不太會喝?貪杯的韓國人遇上不嗜酒的台灣人
韓國反日情緒根深蒂固:「為什麼台灣這麼喜歡日本?」
比起韓國,台灣男女很平等?
Chapter 2 光鮮亮麗的韓流背後──
韓國節目魅力席捲亞洲,到底如何辦到的?
韓國最成功的商品:K-POP
直擊暗黑大學路(一):你所不知道的韓國劇場生態
直擊暗黑大學路(二):用演的社會運動
Chapter 3 你所不知道的「地獄朝鮮」
財團治國?無法無天的財閥掐住韓國命脈
從朴槿惠的閨蜜門事件淺談韓國人的「集體主義」民族性
專訪世越號事件國家暴力受害者:只想救人的潛水員卻遭全民獵巫
韓國與美軍之間的愛恨情仇
Chapter 4 猜不透的神祕國度──北韓
跟北韓交流?金氏王國與台灣的關係
到底要不要「統一祖國」?韓國人對兩韓統一的看法
脫北者的另一面:我不是逃亡的叛國者
突破南北韓疆界的人:專訪能自由進出兩韓的金鎮慶
奇蹟的辦學,金鎮慶打造的東北亞和平夢
邊境城市的人們:延邊&美索
Chapter 5 是中國人還是韓國人?徘徊中、朝、韓三國的「朝鮮族」
朝鮮在東北:被遺忘的滿洲國
說著相同語言,卻難以跨越隔閡:變了調的韓國夢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首府:第三個韓國
朝鮮族自治州的邊境小農村:一條河,兩個世界
一眼眺望日韓俄三國的邊境城市──琿春
上帝也難以進入的地方
接收韓流的第一手資訊:做不一樣的K-POP
並肩作戰的血盟關係:聽話的少數民族
Chapter 6 飄泊在歷史洪流裡的無根民族「韓國華僑」
無戶籍護照=沒有國家的人
且戰且走的韓國華僑學校
韓國華僑:我們是次等國民嗎?
在隱士之國的喜怒哀樂
少了點韓國味的台灣「韓國街」
落地生根的半島移民
直擊暗黑大學路:用演的社會運動
「走吧,週末來去看戲!」這句話比起在日韓地區,在台灣似乎比較不容易聽見。除了我們的劇場工業仍未蓬勃之外,劇場在一般人們的心中,仍然偏向「高、大、上」的刻板印象,有一點距離感。相較於台灣,韓國的劇場工業已相當成熟。除了一般的定目劇或是商業走向的音樂劇之外,還有不少劇團致力將表演連結社會,讓民眾可以更輕易地去看場戲。
透過戲劇關心社會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韓國二〇一五年的自殺率再度蟬聯榜首。由此可見在韓國社會中,人們所承受的壓力相較其他國家或許更高,所以才會造成如此居高不下的自殺率。而除了有政府和民間組織的配套輔導在解決這些社會問題,還有一個團體也正透過他們的專業進行各種活動,希望讓原本什麼都要「吧哩吧哩」(빨리빨리,韓文快一點之意)的韓國人,可以慢下腳步,想想自己的處境,關心一下這個每天朝夕相處的社會。
在首爾大學捷運站附近的一間傳統小酒館,店內淡淡明太魚的味道,搭上幾位已經喝得微醺的阿揪西(아저씨,大叔)拉開嗓音高談闊論,讓這次的訪談更顯得熱情。筆名夕陽(씨앙)的大哥,舉手投足都有劇場導演的氣質。他是大學路獨立劇場「波動現象」(直譯,맥놀이)創始人之一,十幾年來透過這個劇團表演,不斷為LGBT(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之英文首字母縮略字)發聲,希望讓韓國社會大眾知道,這個族群並不可怕。
「在大學時期,我們幾個朋友組了讀書會,大家聊天的時候並不知道其中一位成員是同志,所以我們像一般韓國人一樣,常常會開同志的玩笑。但有一天他向我們坦承出櫃,讓我們全部都感到相當抱歉,甚至羞愧。」夕陽喝下一大口啤酒後繼續說:「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決定要以自己的力量,來改變這個社會對同志的不公平待遇,於是『波動現象』劇團就誕生了。」在一旁靜靜聆聽的金晝夜(筆名,김쭈야)補充道:「在韓國,多數家庭無法接受自己的子女是同志,甚至還會認為出櫃成為同志就等於死了,屬於極端保守的社會。」我訝異地反問:「所以就會被切斷親屬關係的意思嗎?」金晝夜回答:「可以這麼說,因為你出櫃之後,家庭在社會中就像是不存在一樣。為了繼續其他家庭成員在社會的位置,家長就會當你是『不在了』。」
大家聊得越來越盡興,另一位劇團成員也在下班後趕到小酒館來,跟我們分享他的經驗與想法。身穿整齊的襯衫,一絲不苟的態度中流露出一股雅痞風格,他是在波動現象中出櫃,化名喬吉(音譯,저기)的演員。「其實不管是在當兵的時候或是在社會上,韓國歧視同志的風氣不只是嚴重,還很『自然』。」喬吉苦笑幾聲繼續說:「為什麼自然?因為他們不覺得那些言語或態度是歧視,所以才會不知不覺地傷害到別人。」我問了喬吉一個私人問題:「那你的家人知道後有什麼反應?」喬吉再苦笑了一聲回答:「沒有,我家人還不知道。」瞬間,我感到一陣鼻酸。
社會的壓力扭曲了人的價值
在父權主義強烈的韓國,社會通常會要求男人要「有肩膀」、女人要「守婦道」。所以無論是在學校、家庭或是社會裡,這樣的氣氛都相當濃厚,讓一般LGBT族群相當難以生存,甚至不敢誠實面對自己。「我加入波動現象演出,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不是想要改變社會風氣。我只想要讓那些跟我一樣的人,可以有勇氣面對自己,知道他們並不孤單、並不奇怪。」喬吉眼神堅定地看著我,一字一句吐露他的想法。而這也讓我感受到,這個社會對同志的不友善,讓他吃了很多苦。
除了特定族群在韓國備感壓力外,韓國學生背負的壓力也是引發自殺率頂天的因素。金晝夜後來也跟我聊了自己的高中、大學時期,以及後來從演員轉向導演工作的歷程。金晝夜高中三年級因為沒有考上「好的大學」,輟學兩年準備重考。而在這段時間裡,她生不如死,除了家人對她沒進入大學感到羞恥之外,她的高中同學也常常「同情」她。而她甚至因為壓力過大而曾試圖輕生,但幸好急救後保住性命。「我希望透過戲劇,創造一個沒有人會想要自殺的社會。我不希望我的故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因為真的太慘痛了。」金晝夜雖然笑笑地跟我說,但從這些沉重的言語間,能感受到她背後的辛酸。
另外,除了社會議題之外,也有劇團或是表演者透過戲劇,對政府頒布的政策做出回應。例如在世越號事件發生之後,有許多劇團都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斥責政府怠忽職守。其中一位長時間以表演工作為志業的李尚(音譯,이상),也分享了自己在做街頭表演時的理想與目標。
表演本身就是答案
臉上不時帶著笑容,手上身上紋著代表各個社會運動的紋身,他是街頭表演者李尚。「我的表演其實並沒有要向觀眾傳達什麼訊息,舉例來說,幾年前我穿上韓國Kakao talk(韓國通訊APP)裡面人物的服裝,然後拿張椅子坐在仁寺洞街上,把自己綁著,看民眾有什麼反應。」我感到不解反問李尚:「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那時候朴槿惠政府頒布新法令,要開始監視全國Kakao talk的對話內容,根本是侵害人權。」李尚憤憤不平地說。
二〇一四年韓國政府頒布新的行政命令,美其名為保障國家安全,開始全面性地監控通訊軟體,如Kakao talk或是Line等韓國民眾使用頻率高的軟體。但這樣也激起了一系列的反對,李尚就是其中之一。「那時候在街上,有不少民眾剛開始只是停下腳步看著我,開始跟朋友們討論。也有一些民眾直接走過來,試圖將綁在我身上的繩子解開。」李尚笑了笑繼續說:「因為我們綁得很緊,所以一個人解不開,於是就有越來越多人過來幫忙,把這個桎梏的枷鎖解開了。」李尚接著說:「我們這樣的表演,並沒有要傳達什麼特定訊息,純粹就是希望激起民眾的反思。」
像李尚這樣的表演者在韓國並不算稀有,不少偏左派的NGO或是獨立表演者,常常會在大學路、弘大或是仁寺洞等地方表演,希望引起民眾們的注意,反思自己生活的社會中有哪些事需要改變。然而,除了民間團體及劇團之外,其實韓國政府也很會利用戲劇的方式,向國際社會傳播想要傳達的訊息。
戲劇作為一種政府宣傳工具
前總統李明博在上任之後,積極推動一項名為「韓餐世界化」的政策。最主要就是希望將韓國料理推向世界,躋身世界四大料理(中、日、法、義)之後的第五大美食排行。因此,韓國政府除了推動各式的博覽會跟美食展之外,還與劇場合作,創造了目前相當火紅的「拌飯秀」定目劇。這結合了韓餐世界化的國家政策,並利用韓流軟文化輸出的方式,一方面促進戲劇產業的多元,另一方面將韓國料理推向世界。拌飯秀的劇團在鐘路這個昂貴的地段,擁有一間大型獨立劇場,甚至還有拌飯秀的紀念品特賣中心,可以看得出來,劇團得到政府鼎力資助。
韓國戲劇產業無論是在首爾大學路或是釜山的獨立劇場,都有各自不同的問題及表演導向。對於市民或是政府而言,戲劇是最直接能跟大眾接觸、傳達訊息的方式之一。這讓原本可能只是高階視覺及聽覺享受的戲劇,變成一種令人看完後能反思當前各種現狀的作品,使得戲劇更親民、也更加融入社會。
從社會運動認識韓國
「決死反對!」、「2MB(李明博)政府!退回韓美FTA!」二〇一一年十一月的一個晚上,我跟著韓國的非政府組織「參與連帶」(참여연대)的工作人員前往首爾明洞的集會抗議現場,觀察韓國民眾對於國會強行通過韓美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反應。
在首爾寒冷的冬天裡,明洞街上除了跟議題有切身關係的農民與工人上街抗議之外,學生還有中產階級也佔抗議人潮中的相當多數。大家不畏天寒地凍站在街上怒吼,就是希望表達自己對於政府閃電通過協議的不滿。越來越多人聚集之後,警察們也還以顏色,從卡車上噴出冷水以及催淚瓦斯。霎時間,人群驚惶逃跑。但站在我身旁、身穿高中制服的兩位女學生卻手臂挽在一起,堅決地向全副武裝、黑壓壓一片的鎮暴警察走去。最後,韓美FTA仍然在李明博政府的護航下,開始實施。
過了幾年,韓國再度爆發群眾示威,而這次的規模遠大於二〇一一年的韓美FTA抗議、甚至多過韓國歷史上的任何一次示威。他們這次抗爭的對象是繼李明博之後,保守黨的另一位國家領袖,獨裁者朴正熙的女兒朴槿惠。
經過幾個月人民的街頭燭光示威後,在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韓國憲法法庭裡八位法官一致認同彈劾通過,讓朴槿惠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遭到成功彈劾的總統。韓國民眾的力量,連全國最有權力的人也可能被拉下台。
在參與連帶工作的期間,雖然我在組織裡屬於「和平與裁軍」部門,但常常必須去支援其他部門如「民生經濟」、「立法監督」等,所以幾乎每週都會跟同事到首爾的示威地點「大漢門」參加集會。而不同議題的示威就會有不同的面貌:有時候人們手裡拿著蠟燭跟著舞台上的歌手唱起〈光州進行曲〉;有時候工人聯盟怒氣沖沖跟警察互罵;有時候看到一家大小坐在地毯上和樂地吃著晚餐;有時候也有情侶檔手中拿著抗議標語、默默地靠在一起。
在這段時間裡,跑了韓國不少地方。參加了光州五一八事件的紀念會、看過濟州島四三屠殺的紀錄片、在江陵海灘跟朋友討論獨島議題,或是近距離觀察韓國學生在街上進行反日活動。當然,也曾在首爾街頭跟朋友一起狂飲韓式燒酒與小米酒,或是和同事們在傳統市場裡討論韓國電影的精彩情節,以及辯論兩岸與兩韓之間的異同。
各種面貌的韓國,著實讓我驚艷。
因為參與連帶是常上街頭的NGO,讓我可以比一般台灣人更近距離地了解韓國社會中大大小小的問題與困難。並且在這些近距離的觀察中,感受到韓國人較不為人知的一面。而台灣對於韓國的陌生,也讓我有了撰寫這本書的動機。
對韓國認識甚淺的台灣
韓國、南韓、大韓民國,甚至北韓所稱的南朝鮮,都是對這個朝鮮半島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南的國家的稱呼。而台灣對韓國的印象,從早期「反共前線」、「兄弟之邦」與「同為冷戰下產物」,一直到近期轉變為「少女時代」、「整形」以及「把台灣擠到亞洲四小龍末端的國家」。台灣跟韓國的關係也從一九九二年斷交以來的互相漠視,到近十年來民間交流增溫,兩國無論社會或政府之間的互動都漸趨頻繁。
不過,因為斷交所留下來的齟齬不合,讓台韓兩邊有將近二十年幾乎沒有往來紀錄,並且讓兩國無論是民間或是政府之間的認識,和其鄰國相比遠遠不足。這個曾經互稱為兄弟之邦的國家,居然跟台灣如此疏離,甚至在近幾年來因為幾起運動賽事糾紛,在台灣掀起「反韓風潮」,讓原本就對韓國沒有太多認識的台灣社會,出現一股非理性的國族主義。另外,再加上最近韓國文化輸出的強勢,讓台灣社會出現不少「哈韓族」,對於韓國的情感變得越發極端。
無論是國族主義式的反韓還是偶像崇拜式的哈韓,其實大多都是因為對這個鄰居沒有深入認識才會出現的狀況。
常常有人會說台灣跟韓國因為冷戰的關係,有著相似背景,但其實兩國的發展早已因時空變化的不同,各自踏上不同的道路。無論是韓國還是台灣,對於彼此的了解仍相當淺薄,且因為某些時空背景與政治因素,讓雙方成了漠視對方的鄰居。尤其在各種刻板印象的催化下,兩國的誤會無法化解、甚至漸漸加深,這樣的發展令人惋惜。
《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就是希望可以透過親歷現場採訪的方式,將第一手的故事帶回來,讓台灣人看到韓國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程度上地消弭歧見!
最後,非常感謝當時在SOSreader上贊助「最陌生的鄰居:韓國」的讀者們,沒有你們的支持,這個寫作計畫無法付諸實行,萬分感謝。
4感動好評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位辛苦出外,到國際事件現場、親上火線的獨立記者的韓國採訪集,甚至是一位身在國外的台灣遊子,熱愛台灣這塊土地、這個國家的記者『評論集』。」──陳慶德(韓國社會文化專家,《再寫韓國》、《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作者) 專文推薦
「透過採訪的方式,以多種角度來呈現、記錄韓國人的想法,可以說當代韓國的真面目,就是楊記者血汗的集合體。」──柳廷燁(臉書專頁「柳大叔, 愛臺灣的韓國人」版主)
4齊聲推薦
Fion(《她們的韓國夢》作者)
何撒娜(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周偉航(專欄作家)
董思齊(台灣東北亞學會副秘書長)
約書亞.齊瑪曼 Joshua D. Zimmerman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尚-紐曼.杜康吉 Jean-Numa DUCANGE
楊智強
柳東佶
汪琪
鄭貞銘
梁漱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