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定價: 850 元
數量:
全館【單書】85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五四運動百週年紀念版
錢穆先生畢生重要代表作
以「人」為主軸,細查清代學術思想之沿革
用語簡潔,指涉深遠
以史學家深邃的目光
力圖在傳統文化中,尋找民族自立自強的力量
錢穆先生自序開端,提及成書始末:「民國二十年秋,余始任教國立北京大學,為諸生講近三百年學術史,因撮記要指備誦覽……」,文中又載「斯編初講,正值九一八事變驟起,五載以來,身處故都,不啻邊塞,大難目擊,別有會心……」。
錢穆先生研究清代學術史的力作—
以史學家的智慧來解讀
中國傳統思想的傳承和演變,
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
周詳地分析了清代學術思想之全貌。
五四運動後,學術與思想正經歷巨大的改變,
也正因戰亂,北平各界罕見文本盛行,
錢穆先生接觸到的書籍,較前人更為豐富齊備,
先生以人為脈絡,重新打造清代思想學者的全神堂:
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戴震、章學誠、龔自珍、曾國藩、陳灃、康有為…… 等。
本書為錢穆先生研究清代學術史的重要作品,書中共敘述五十一位學術人物的思想,涵蓋整個清代的學術發展,以思想史大師為主,規模有如一部「清儒學案」,指出漢學家對於天下治亂的用心所在。引證廣博,考證精深,堪稱中國近代最重要學術史著作之一。與梁啟超先生的同名著作各領風騷,奠定了清代學術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汎森教授專文導讀~~
班雅明在〈歷史哲學論綱〉一文中,借用了保羅・克利的一幅畫〈新天使〉(Angelus Novus)闡釋他對歷史的看法:「歷史天使的臉望向過去,身體前進到未來。」 歷史的研究即帶有這個特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是一部八十多年的書了,在這麼長的時間內,思想史的寫法已有相當大的變化。……不同時期的學者從各種不同角度閱讀錢書時,彷彿是新天使移動的腳步。譬如楊樹達日記裡說:「閱錢賓四(穆)《近三百年學術史》。『注重實踐』,『嚴夷夏之防』,所見甚正。文亦足達其所見。佳書也。」楊樹達讀此書時在1943年,此時「歷史天使」的身體前進到了對日戰爭,但他的臉望向過去、望向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時,所看到的重點是「注重實踐」、「嚴夷夏之防」,與之前之後的讀者都有所不同。我個人相信未來不同時代的讀者,也都將在這本書中看出不同的重點與意義來。
錢穆
錢穆(1895-1990)
錢穆先生字賓四,歷史學家、儒家學者、教育家。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美國耶魯大學讚譽錢穆先生為:「一個古代文化的代表人和監護者」。
七歲時入私塾讀書,十八歲任教於無錫三兼小學,開始教學生涯。1918年,第一本著作《論語文解》(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1923年,任教江蘇省無錫第三師範學校。1930年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1931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任教,講授中國通史,於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及北師大兼課。1937年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根據任教北京大學中國通史課程講義,開始撰寫《國史大綱》。1935年,出版《先秦諸子繫年》,1939年完成《國史大綱》書稿,1939年夏,至香港親自面交書稿給王雲五先生,1940年6月,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國史大綱》。1950年,在香港成立新亞書院。1960年赴耶魯大學講學,獲頒耶魯大學名譽博士學位;同年赴歐訪問。1967年,遷居台北;1968年,遷入素書樓,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1968年冬,中國文化大學聘先生為史研所教授,先生長年在家中授課,直至1988年因病而停止授課。1990年6月遷出素書樓,8月30日病逝於台北寓所,歸葬蘇州太湖西山湖濱。
導讀 重訪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自序
第一章 引論
上 兩宋學術
下 晚明東林學派
第二章 黃梨洲 附 陳乾初 潘用微 呂晚村
傳略
學術思想之大要
一 梨洲論劉蕺山
二 梨洲論王陽明
三 梨洲晚年思想
四 梨洲經史之學
五 梨洲之政治理想
梨洲同時幾位學者與梨洲思想之關係
一 陳乾初
小傳
乾初與梨洲之交游
乾初論學要旨及梨洲之意見
乾初大學辨要旨
二 潘用微
小傳
潘用微軼事
潘用微求仁錄大意
黃梨洲駁潘用微
三 呂晚村
小傳
呂晚村與梨洲兄弟之交游
呂晚村之尊朱闢王論
呂晚村四書講義
附錄 陳乾初大學辨
第三章 王船山
傳略
學術大要
船山政治理想
第四章 顧亭林 附 馬驌
傳略
學術大要
亭林之政治理想
亭林與梨洲兩人之異同
附 馬驌傳略
附 著述大要
第五章 顏習齋李恕谷
習齋傳略
學術大要
恕谷傳略
學術師友大要
第六章 閻潛邱毛西河 附 姚立方 馮山公 程綿莊 胡東樵 顧宛溪
潛邱傳略
潛邱之考據及其制行
西河傳略
西河軼事及其著書之道德
西河潛邱兩人對理學之態度
潛邱西河辨古文尚書真偽
第七章 李穆堂 附 萬孺廬 王白田 朱止泉 全謝山 蔡元鳳
傳略
清初之朱陸異同論
穆堂之朱陸異同論
附 萬孺盧
王白田與朱止泉
全謝山
蔡元鳳
第八章 戴東原 附 江慎修 惠定宇 程易田
傳略
戴學大要
戴學與江永
東原論學之第一期
戴學與惠棟
東原論學之第二期
東原言義理三書
東原哲學之大體
原善
緒言
孟子字義疏證
東原思想之淵源
戴學之流衍
戴學與程瑤田
第九章 章實齋 附 袁簡齋 汪容甫
傳略
學術述要
文史通義與經學
浙東學派與浙西學派
經學與史學
學問與功力
纂類與著述
著述與事功
性情與風氣
專家與通識
方法與門路
校讎與著錄
實齋學風之影響
實齋文字編年要目
附 袁簡齋
簡齋論學語
汪容甫
容甫學術大要
附錄 章實齋與孫淵如觀察論學十規
第十章 焦里堂阮芸臺凌次仲 附 許周生 方植之
里堂傳略
里堂著述大要
里堂論性善
里堂論異端與執一
里堂論一貫忠恕
里堂論同異一多
里堂論漢學考據
里堂論命
芸臺傳略
芸臺論學宗旨
次仲傳略
次仲與東原
次仲之復禮論
次仲之好惡說
次仲論慎獨格物
次仲論漢學流弊
次仲之史學
附 許周生
周生論學語
方植之
方氏論學大要
第十一章 龔定菴 附 莊方耕 莊葆琛 劉申受 宋于庭 魏默深 戴子高 沈子敦 潘四農
一 常州莊氏
二 劉宋
三 魏默深
四 龔定菴
傳略
定菴之論政
定菴之論學
五 戴子高
六 沈子敦
七 潘四農
第十二章 曾滌生 附 羅羅山
傳略
曾氏學術淵源
曾氏之風俗論
曾氏之禮論
曾氏之文章論
附 羅澤南
羅氏學術大要
第十三章 陳蘭甫 附 朱鼎甫
傳略
著書大要
東塾遺稿
東塾論漢學流弊
東塾所欲提倡之新學風
附 朱鼎甫
鼎甫論學語
第十四章 康長素 附 朱子襄 廖季平 譚復生
傳略
康氏之長興講學
康氏之新考據
康氏之大同書
康氏思想之兩極端
康氏之孔教論
附 表
第二章 黃梨洲 附 陳乾初 潘用微 呂晚村
傳 略
黃宗羲,字太冲,學者稱梨洲先生,浙江餘姚人。生明萬曆三十八年,卒清康熙三十四年,年八十六。其父尊素,東林名士,為魏閹所害。莊烈帝即位,公年十九,袖長錐,草疏入京訟冤。至則逆閹已磔,與許顯純、崔應元對簿,出長錐錐顯純,卒論二人斬,遂顯名。以遺命從劉蕺山遊。崇禎十七年,甲申,北京陷,福王立於南京。先是,戊寅,馬士英起用,欲漸援阮大鋮。宜興陳貞慧、甯國沈壽民、貴池吳應箕諸人,作南都防亂揭,斥大鋮。東林子弟推無錫顧端文孫杲居首;天啟被難諸家,推公居首;餘以次列名。及是,大鋮柄政,遂按揭中一百四十人名氏,欲盡殺之。會清兵至,得免。公踉蹌歸浙東。魯王監國,公糾子弟數百人隨軍江上,號「世忠營」。軍敗,走入四明山,結寨自固。己丑,聞魯王在海上,赴之。明統既亡,公遂返里門,畢力著述。康熙十七年,詔徵博學鴻儒。有欲薦公者,公門人陳錫嘏曰:「是將使先生為疊山、九靈之殺身也。」乃止。未幾,開明史館,朝臣又薦公。詔督撫以禮敦遣,公辭老病,竟不赴。
學術思想之大要
一、梨洲論劉蕺山
梨洲早年從學蕺山,自謂:「其時志在舉業,不能有得,聊備門人之一數。天移地轉,殭餓深山,盡發藏書讀之,近二十年,胸中窒礙解剝,始知曩日孤負為不可贖。」其後講學宗旨,專以發揮蕺山「慎獨」遺教為主。嘗謂:
先師之學在慎獨。……先儒曰:「意者,心之所發」,師以為心之所存。……泰州王棟已言之:「自身之主宰而言謂之心,自心之主宰而言謂之意。心則虛靈而善變,意有定向而中涵。意是心之主宰,以其寂然不動之處,單單有個不慮而知之靈體,自做主張,自裁生化,故舉而名之曰『獨』。少間攙以見聞才識之能,情感利害之便,則是有商量倚靠,不得謂之獨矣。若云心之所發,教人審幾於動念之初,念既動矣,誠之奚及?」師未嘗見泰州之書,至理所在,不謀而合。先儒曰:「未發為性,已發為情。孟子之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因所發之情而見所存之性;因所情之善而見所性之善。」師以為:「指情言性,非因情見性也。即心言性,非離心言善也,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在斯道在,離器而道不可見。必若求之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前,幾何而不心行路絕,言語道斷。所謂有物先天地者,不為二氏之歸乎?」又言:「性學不明,只為將此理另作一物看。如鐘虛則鳴,妄意必有一物主所以鳴者。夫盈天地間,止有氣質之性,更無義理之性。謂有義理之性不落於氣質者,『臧三耳』之說也。」師於千古不決之疑,一旦拈出,使人冰融霧釋。而彌近理而大亂真者,亦既如粉墨之不可掩矣。
此論劉學要旨,厥有三點:一曰氣質以外無義理,此所以破宋相傳理氣二元之誤,與稍後王船山、顏習齋所論,若相為桴鼓。既主義理因氣質見,即不認因情見性、離心言善之說,而主性善亦即由心與情之已發者見之。其後戴東原孟子字義疏證即力闡此義。二說雖造語有異,而論旨則一。其言本體如此,而言工夫則曰慎獨。欲人於主宰本源處用力,而不以「審幾於動念之初」者為是。梨洲又言之,曰:
慎之工夫,只在主宰上覺有主,是曰意。離意根一步便是妄,便非獨矣。故愈收斂是愈推致。然主宰亦非有一處停頓,即在此流行之中。……蓋離氣無所謂理,離心無所謂性。
蓋必辨義理即在氣質之中,性善即由心與情之已發而見者,所以救當時言本體墮於恍惚懸空之病,必主工夫在收斂與主宰上用力者,所以矯當時言良知主張現前具足之弊。此為梨洲對於葺山學說之發揮,亦可認為梨洲講學宗旨所在也。
二、梨洲論王陽明
梨洲本此論陽明,則謂陽明:
「致良知」一語,發自晚年,未及與學者深究其旨,後來門下各以意見攙和,說玄說妙,幾同射覆,非復立言之本意。先生之格物,謂「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以聖人教人,只是一個行,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皆是行也。篤行之者,行此數者不已是也」。先生致之於事物,致字即是行字,以救空空窮理,只在知上討個分曉之非。乃後之學者,測度想像,求見本體,只在知識上立家儅,以為良知,則先生何不仍窮理格物之訓,先知後行,而必欲自為一說耶?
又曰:
先生承絕學於詞章訓詁之後,一反求諸心,而得其所性之覺曰「良知」,因示人以求端用力之要曰「致良知」。良知為知,見知不囿於聞見;致良知為行,見行不滯於方隅。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動即靜,即體即用,即工夫即本體,即下即上,無之不一,以救學者支離眩騖,務華而絕根之病。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之深切著明者也。特其與朱子之說不無牴牾,而所極力表章者,乃在陸象山,遂疑其或出於禪。禪則先生固嘗逃之,後乃覺其非而去之矣。夫一者,誠也,天之道也;誠之者,明也,人之道也,致良知是也。因明至誠,以人合天之謂聖,禪有乎哉?即象山本心之說,疑其為良知之所自來,而求本心於良知,指點更為親切;合致知於格物,工夫確有循持。較之象山混人道一心,即本心而求悟者,不猶有毫釐之辨乎!
此謂「求本心於良知」,即就流行見主宰之說也。謂「合致知於格物」,即本氣質見義理之說也。梨洲於明儒最尊陽明,且謂:「天假之年,盡融其高明卓絕之見而底於實地,則範圍朱、陸而進退之,又不待言。」而於王門順應、歸寂兩派之爭,則頗袒江右羅念庵、聶雙江,側重本體一邊。蓋梨洲論學,兩面逼入。其重實踐,重工夫,重行,既不蹈懸空探索本體、墮入渺茫之弊;而一面又不致陷入倡狂一路,專任自然,即認一點虛靈知覺之氣,從橫放任以為道也。惟梨洲最要見解,厥在其晚年所為明學案序。
三、梨洲晚年思想
梨洲明儒學案成書在丙辰之後,梨洲已年六十七。及壬申北地賈醇菴梓行其書,翌年癸酉,梨洲乃作此序。時已八十四歲。老病不能書,口授其子百家書之。越兩年八十六歲,梨洲即卒。誠可謂梨洲晚年之定論也。其文曰:
盈天地皆心也。變化不測,不能不萬殊。心無本體,工夫所至,即其本體。故窮理者,窮此心之萬殊,非窮萬物之萬殊也。是以古之君子,寧鑿五丁之間道,不假邯鄲之野馬。故其途亦不得不殊。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使美厥靈根者,化為焦芽絕港。夫先儒之語錄,人人不同,只是印我之心體,變動不居。若執定成局,終是受用不得。此無他,修德而後可講學。今講學而不修德,又何怪其舉一而廢百乎?
此與自來講心學者,有絕可注意之異點。從來言心學多講本體,而此則重工夫,一也。從來言心學多著意向內,而此則變而向外,二也。從來言心學多重其相同,而此則變言萬殊,三也。且不僅與從來言心學者異,即梨洲平日論學,亦與此序議論顯有不同。梨洲雖言離心無所謂性,然既主蕺山之慎獨,則不得謂「心無本體」。梨洲雖極重工夫、重行,然既主慎獨工夫愈收斂則愈推致,欲在主宰上覺有主,即工夫須從本體生,又不得謂「工夫所至即是本體」矣。且梨洲明儒學案於諸家學術,各有評騭,要以陽明致良知、蕺山慎獨之說為主,初未嘗不欲於萬殊中立一定局,使後之學者出於一途。而此序則謂「寧鑿五丁之間道,不假邯鄲之野馬」,頗以執定成局、出於一途者為非。則梨洲個人見解,實自有變。自學案成書迄於晚年作序,相隔已在十五年外,古人學與年俱進,宜乎梨洲之別闢新解矣。余考陽明晚年思想,一見之於其與顧東橋書所謂拔本塞源之論,再見之於王龍溪、錢緒山天泉橋證學之所謂四句教,三見之其答聶文蔚書所謂「必有事焉」之說。凡所云云,若以梨洲學案序推說,皆可會通。則梨洲晚年思想,實較其拘執蕺山慎獨之訓者遙為深透也。
落合淳思
布萊恩.蘭德 (Brian Lander)
文浩(Felix Wemheuer)
金英敏(김영민)
許進雄 著;李珮瑜 編寫整理
墨磊寧(Thomas S.Mullaney)
王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