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講求性別平等的時代,母職依然是許多女性揮之不去的沉重枷鎖。作者泓舟以深入訪談的方式,記錄了二十多位都會職業女性的真實故事,揭露她們在工作、家庭與自我實現之間的掙扎與突圍。
■ 母職困境:看不見的選擇
「我試圖平衡一切,而生活卻彷彿一個咧開嘴的玩偶,惡作劇般地望著我大笑。」這句話道出了許多職業媽媽的心聲。書中以宋晴的故事為例,她連續生了兩胎,原本期待的升遷機會被主管直接否決:「如果妳沒有生第二個,很有可能會先提拔妳。」這樣赤裸裸的職場歧視,道出了許多職業女性面臨的「母職懲罰」。
■ 異地夫妻的兩難
詠兒的故事則呈現了另一種現代都會家庭的困境。為了丈夫的事業發展,她獨自在上海撫養孩子,每天「輪三班」- 上班、育兒、深夜加班。即使有公婆幫忙照顧孩子,她仍感到分身乏術,最終因為過度勞累而萌生辭職的念頭。這反映出即使是雙薪家庭,育兒重擔往往仍落在女性肩上。
■ 單親媽媽的重生之路
書中也記錄了幾位單親媽媽的故事。王睿在兒子周歲時面臨婚姻破裂,獨自扛起養育之責。從最初的徬徨無助,到逐漸找到新的生活重心,她的故事展現了都會單親媽媽的韌性與勇氣。
■ 隔代教養的新課題
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中,隔代教養已成為普遍現象。書中描述了年輕父母與長輩之間在育兒理念上的衝突與調適,特別是在教育方式、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代溝。這不僅考驗著家庭關係,也反映出當代母職角色的複雜性。
■ 突圍之路:重新定義母職
面對這些困境,作者提出了突破的可能:
- 職場上爭取更多彈性與支持系統
- 家庭中建立更平等的育兒分工
- 善用社會資源,發展互助育兒網絡
- 重新定義「好媽媽」的標準
- 平衡母職與個人發展
■ 寫作背景與目的
作者泓舟表示:「這本書不只是要描述困境,更重要的是要開啟對話。當我們把這些故事說出來,才能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些議題的重要性,進而推動改變。」
這本書特別適合:
- 正在為職涯與育兒掙扎的職業媽媽
- 即將成為父母的準爸媽
- 關心性別議題的讀者
- 人資主管與企業決策者
- 社會政策制定者
■ 專家推薦
「關於母職的真實經驗,總是值得認識。」 —— 許菁芳(作家)
「本書呈現的母親群像如此真切鮮活,帶著切膚之感傳達出那些被漠視已久的期待、困頓與掙扎。」 —— 劉擎(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母職永不下班,但我累了》不只是一本談論育兒的書,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女性在家庭、職場與自我實現之間的掙扎與蛻變。期待透過這本書,能讓更多人理解現代母職的複雜性,並為創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貢獻一份心力。
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母職永不下班,但我累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泓舟|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2025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