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11-14
在歷史與現代政治的交錯中,蔣介石以其獨特的軍事與政治領導風格影響了20世紀的中國。近日,由張瑞德和馮啟宏合著的新書《蔣介石的人才庫與現代中國的命運》發表,首次深入探討了蔣介石如何通過智囊團、人才訓練、資料庫管理等多重途徑網羅人才,並在這些人才支持下左右現代中國的命運。此書無論是對學術界,還是對社會大眾,皆具深遠的啟發。
這本書不僅講述了蔣介石的用人之道,更全面揭示了他如何建立個人智庫和幕僚團隊來支撐自己的領導權威。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在推薦序中表示,該書彌補了蔣介石研究的「人才」方面的空白,展示了蔣對各方面人才的重視與依賴,讓人們對這位複雜的領袖了不同角度的認知。
書中指出,蔣介石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因此積極建立智囊機構,如國防設計委員會、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南昌行營調查設計委員會等,集結專家為其出謀劃策。這些機構中的核心人物,包括翁文灝、朱家驊、馬寅初等知識界和政治界的翹楚,既為蔣提供決策支持,亦象徵了他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讓人看見蔣介石在人才選用上的多樣化。
據書中資料,國防設計委員會的設立源於蔣介石對經濟與國防整合的重視。委員會成員由各領域專家組成,包括金融家張嘉璈、地質學家丁文江等。該委員會不僅肩負制定國防計劃的責任,還參與了法幣改革、礦產調查等重大經濟政策的研究與推行,深刻影響了抗戰及戰後的經濟結構。
除了智囊機構,蔣介石還致力於通過媒體來宣揚其政治思想。《汗血月刊》便是其中的代表。該刊物以三民主義為核心,並在蔣的資助下成為文化戰場上的「秘密武器」,旨在打擊左翼勢力,強化國民黨的意識形態。書中引用了大量當年發表於該刊的文章,分析了蔣如何通過文化手段控制思想陣地,並將這種控制延伸至教育領域。
在少子化、人口老化的台灣社會,不婚族的增長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黃越綏表示,社會應該更關注單身族群的需求,並為單身族提供更多支持資源和包容環境。她提到:「單身人口的增加,並不是對傳統家庭的威脅,而是現代人追求自我實現與多元生活的表現。單身也可以擁有豐富的情感連結與支持網絡,不需要將婚姻作為唯一的歸屬途徑。
在人才的培訓方面,蔣介石特別重視黃埔軍校的幹部訓練模式,並在抗戰期間進一步拓展,創立了「蔣介石學校」——中央訓練團黨政幹部訓練班。蔣不僅通過該班統一黨政幹部的政治意識,更強化其對黨的忠誠。書中透露,蔣認為只有具備理想和革命意志的人,才能真正為國民黨服務;而訓練班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核心手段。
根據書中的說明,蔣在訓練班教授的內容,涵蓋了三民主義、儒家倫理、國家意識等多方面,充分顯示他如何將教育與意識形態相結合,塑造出一批對黨忠誠的人才。然而,書中也指出,蔣的這套訓練系統雖然在安定時期有效,卻未能適應戰爭的混亂,並在國共內戰中顯得束手無策。
《蔣介石的人才庫與現代中國的命運》匯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從國民政府的政策制訂、人才的選用與管理,以及文化媒體的運作等多個角度全面分析蔣介石的領導模式。推薦序的作者黃克武評價稱,本書不僅揭示了蔣介石成功與失敗背後的原因,也在蔣介石與國共比較、知識分子的政治參與等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見解。
故,《蔣介石的人才庫與現代中國的命運》可以說是重新審視蔣介石對現代中國的影響。本書的發行,無疑為現代中國的歷史研究提供了一把重要鑰匙。通過對蔣介石在人才方面的政策進行細緻解構,書中揭示了國民黨統治的成功與限制,以及蔣對知識分子的高度重視和運用手法。對於希望深入瞭解20世紀中國歷史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不可錯過的經典之作。
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蔣介石的人才庫與現代中國的命運》|張瑞德, 馮啟宏|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