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3-19
連年獲得各大通路年度暢銷榜的《原子習慣》一書中,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依照每個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安排簡單易執行的習慣,將有助於提升想要達成目標的專注力,且更容易獲得成功。然而這樣的概念並不是由詹姆斯‧克利爾創始,早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初期,修道院的行事曆就有不同的排序變化,以這些變動的方式來安排日常作息,除了能夠為僧侶帶來清楚、有用的指引,對心理上也有益處。我們是否能藉由中世紀僧侶的作息中擷取靈感,改善專注力問題呢?
身處網路與資訊轟炸的我們,經常感嘆自己專注力受到外界干擾而無法抵抗分心,因此市面上關於對抗分心、培養專注力的書籍或是各種工具比比皆是,尤其是關於時間管理的書籍琳瑯滿目,另一項受歡迎的工具則是行事曆。現代人廣泛運用各種行事曆軟體、APP,來幫助生活過得順利且專注,使自己身心安然處於世,這種利用安排行事曆培養專注力的方式,在中世紀時正是修理院裡僧侶們所遵循的一套規範。在《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一書中作者潔咪‧克雷納也提到,修道院要如何透過行事曆同時管理團體與個人,是一項大難題,這跟現代人需要同時管理組織與個人的各項工作、行程,頗為類似。
中世紀的修道院行事曆中,勞動、閱讀和禱告是主要三大核心,通常每一間修道院會有不同執行細節的差異,譬如有的修道院會要求僧侶在起床後閱讀到早上過半,其他時間則完成當日勞務並定時禱告,另一間修道院則希望僧侶工作到中午,下午閱讀然後再次工作,中間也同樣穿插禱告。這些都是希望透過行事曆安排讓僧侶思緒專注的手段,同時,也可依照個別修道院裡不同的情況調整,這提供給經常需要在不同場景轉換的現代人一個參考:依照不同情境,適當轉換行事曆。
雖然利用行事曆提高專注力是一項有用的方式,同時僧侶在修道院裡需要謹守規範,但人都難免會有弱點,譬如抱怨或拖延。中世紀僧侶們經常需要彼此分擔工作,當分配到不滿意的工作時,同樣會出現抱怨的聲音,有些會說自己「不舒服」或「太難了」做不來等等,這些與現今社會的我們如出一轍,修道院的作法便是安排僧侶周圍的人事物同樣處於工作之中,那麼他們便可以專注於上帝,重新找回心智的方向。《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鍛鍊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提供現代人一絲啟發,可以利用共同建立新的社會規範,以服務共同的價值觀,並啟發彼此、同理彼此,一同對抗分心。
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鍛鍊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作者:潔咪.克雷納(Jamie Kreiner)|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2024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