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8-24
現今社會上充斥著各種壓力,不管在家庭、職場、人際關係等都有可能面臨到不同的壓力,雖然適時的壓力也會促使人們進步的動力,但是過多的壓力就會使人焦慮,進而影響到睡眠品質造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最後還可能產生憂鬱症、躁鬱症等症狀。以下就與大家聊聊如何排解壓力,更可以學習黃越綏老師的轉念技巧適時舒緩壓力。
常常很多人都會說壓力好大,到底壓力是什麼?根據衛福部衛教資訊對於壓力的定義為:「壓力是一種個體主觀的,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的一種威脅,會激起個體的緊張狀態,而產生一些生理以及心理的反應。」
而焦慮是一種人類基本情緒,其特徵是內心動盪的不愉快狀態,包括對預期事件恐懼的主觀不愉快感覺。在高效焦慮法(2023/02)一書指出「焦慮」一詞源自於拉丁文和古希臘文的「窒息」、「痛苦地壓縮」和「不安」,暗示著它在身心兩方面都令人不舒服。
以上兩種感受都是時常伴隨發生,舉例來說就像要在很多人的場合上台報告、或者上班時被主管檢討等情況,會覺得緊張甚至許多人出現流汗等症狀,這些都是壓力、焦慮的表現。
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壓力的來源四面八方,只要有發生與平常生活中的不同的事情,或者意外都有可能讓我們有壓力與焦慮產生。例如: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受傷甚至過世等變故;職場上遇到困難或者更換職場等工作壓力;遇到人生重大事件選擇,結婚生小孩等,在工作、人際中日常所發生的事就會伴隨壓力,以及產生焦慮的情緒。
過多的壓力來源所造成的焦慮情緒都有可能影響到我們生理或者心理上出現問題,常見的生理症狀常伴隨著:疲勞、頭暈頭痛,呼吸急促、睡眠不易、心跳加快、肌肉緊繃等症狀;心理上則會處於擔憂、不安,整個人患得患失,因此出現了不管是生理或者心理的症狀時,我們都需有警覺性並且正視它,適時的排解為自己找出口。
就像前文所述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壓力與焦慮,其實適時的壓力與焦慮對於我們身心是有益的;但如果有過於沉重的壓力來臨時該如何面對?建議我們可以先從壓力的根本來探討,了解後先抽離過多的情緒,也可以利用一些外力的方式來放鬆,例如深呼吸、去享受按摩等,我們還能夠多借助與親友聊天、轉換自身心境來排解壓力與焦慮心情。
雖然我們身處的社會氛圍中,不免俗都會要求自己符合社會的期待,但我們可以學習黃老師在書中說:「生活要樂在其中」,老師的人生觀中無非生死看淡,凡事不強求,要努力但也順天意,也因此有「四不一沒有」的生活原則:「不」運動、「不」節食、「不」保養和「不」做愛,因持續做公益而「沒有」錢;也因此我們只要珍惜當下,記得最初想要的樣子,開心樂活,轉變自己的心態,就能影響未來。
想了解更多書中老師的智慧也歡迎參考:《黃越綏的意外人生:與壓力共存的人生哲學(全新增訂版)》
圖為:《黃越綏的意外人生:與壓力共存的人生哲學(全新增訂版)》
猶如《高效焦慮法》中也提到如果焦慮沒有用,就暫時放下它;如果焦慮有用,那就用它來做些有意義的事,不要讓自己一直陷在壓力與焦慮的情緒泥沼中,將這股力量轉換我們成長前進的動力,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閱讀更多:《高效焦慮法: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圖為:《高效焦慮法: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最後也謹記老師所說的:「人活的愈老,愈有時間自我省思,很多人都會問我如何保持樂觀與幽默的人生態度。事實上,我的一生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也都是在跌跌撞撞
中自尋平衡點,然後再跨越前進。」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
1.《黃越綏的意外人生:與壓力共存的人生哲學(全新增訂版)》|作者:黃越綏|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 2023 年 8 月 1 日
2.《高效焦慮法: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作者: 崔西.丹尼斯-蒂瓦里博士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 2023 年 2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