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hOnce('styles) @endPushOnce

我們與東歐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遙遠

發布日期:2023-08-23

我們與東歐的距離,並沒有那麼遙遠

自去年(2022)2月俄羅斯發起了對烏克蘭的戰爭以來,不只撼動世界,也讓臺灣人開始關注起這場侵略,畢竟我們都處在強國邊界,世界各國媒體都同樣關注遠在地球另一頭的地緣政治,也點燃了臺灣人民對東歐歷史的好奇心。

 

可是翻開世界歷史,我們都習慣從美國或是西歐強權國家來切入,「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不自覺所學到的都是這些強權視角,但其實,夾雜在這些帝國邊陲的東歐小國,對世界史不但同等重要,面對強權環繞、民族獨立或何謂民族概念,這些臺灣仍在思考的議題,東歐各國不但經歷過,也正在努力面對。

 

 

▍東歐歷史也有臺灣人值得借鏡的地方?

臺灣與東歐相距千里,歷史上卻有共同之處,比如都處在帝國邊陲,也曾被不同的國家統治,這對於臺灣人民的身份認同造成了影響。

 

由知名歷史學家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在《東歐百年史.共同體的神話》一書就提到:「這塊地理上介於波羅的海與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國家,二十世紀在這裡發生的種種(有好有壞),比在世界上其他地區都還要多。如果想要尋找一個簡單的解釋,來說明這個地區為何有這麼多能量來產生這麼多戲劇性事件和這麼多新概念,看一眼地圖,就能猜到民族主義這個答案:沒有其他地方像這裡一樣,發生過如此頻繁、激烈又暴力的國界變遷,只為了讓各個民族擁有自己的主權國家。

 

 

▍臺灣人如何看待民族主義?

然而東歐各國如何從獨裁政權轉型成自由民主?面對複雜族群的融合如何看待民族意識?或許值得臺灣人反思。現今我們所說的民族主義,是以共同的語言、文化、宗教、歷史和地域等特徵作為基礎,強調個體的身份認同與群體之間的共同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臺灣人逐漸尋求自主和民主,本土意識和認同也得到了強化,在歷史的變遷和政治的複雜性中,不斷思考自己是誰、屬於哪個社群,並努力保護和強化臺灣的特色。而我們也能從逐漸多元的社會中學習共融,強調尊重文化差異和追求自由的重要性。

 

 

 

厚重的東歐歷史下其實都是「人」的故事,是這些人如何面對生存威脅、然後繼續存活下去的故事,這些既是過去,也是現在。

我們又何嘗不是對人的故事而得到共鳴呢?

 

就如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最後獻給臺灣讀者的話裡提到:

「東歐是一個人們爭奪、爭取的地方,我遇到的人們非常關心他們的過去,這不僅僅是由偉大的個人或領袖完成的事情,而是一個整體民眾參與創造歷史的地方。

《共同體的神話》這本書適合那些希望比別人更理解歐洲整體發展的讀者。就像臺灣一樣,東歐處於強權之間,這對臺灣讀者來說,會特別有趣和具有啟發性。」

 

 

 

____________

 

參考資料:

1、《【東歐百年史‧全三冊】共同體的神話》|作者: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2023年8月1日

LIN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