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3-08-22
相較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西歐國家,每每講到東歐,我們腦中的地圖界線就糊成一團,網路上一搜尋東歐,出現「東歐五國」、「東歐七國」,更是眼花撩亂。東歐在歷史上曾經是帝國的交界地,如鄂圖曼帝國和俄羅斯帝國。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東歐國家之間存在著複雜的民族和文化互動,也促進了民族主義的發展。
德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這些我們現在於地圖上看到有明顯分界的中東歐國家,在歷史和文化上都有著相似之處,由於多數曾經處於不同的帝國統治之下,導致當地人民對自身文化、語言和傳統的強烈認同,歷史事件和受壓抑的過去可能成為民族主義興起的觸發因素。
▋民族主義是什麼意思
現今我們所說的民族主義,是一種政治、社會和文化運動,也是一種意識形態。以共同的語言、文化、宗教、歷史和地域等特徵作為基礎,強調個體的身份認同與群體之間的共同性,同時是一個互相學習的運動。然而這個詞在百年前就已經存在,意思卻大相逕庭。
▋「民族」一詞的演變
由知名歷史學家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在《共同體的神話》一書就提到:「『民族』」(natio)一詞在現代以前就已存在,但是當時還沒衍生出今天的意涵。在當時,克羅埃西亞、匈牙利或波蘭的『民族』指的是這些地方的世襲菁英,也就是享有特權、跟『普通』百姓有所不同的仕紳和貴族階級。」
所以,跟近代的民族主義不同,當時的「民族」概念專指某一個社會群體,而沒有堅持容納表面上屬於同一個族群的廣大複雜人口。甚至早期的波蘭或克羅埃西亞貴族並不覺得說波蘭語或克羅埃西亞語的農民是他們「民族」的一部分,還時常認為這些農民是比較低下的人類。
隨著國際關係的發展,民族主義與民族自決成為重要議題,人們開始追求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便是以一個人們從來沒聽過的民族之名義從事的行動。一名波士尼亞籍塞爾維亞人,在一九一四年六月於塞拉耶佛射殺了哈布斯堡王位繼承人法蘭茲.斐迪南。這名殺手聲稱,他做出這個舉動是為了捍衛南斯拉夫人的利益,他們想從奧匈帝國獨立。
▋民族主義的發展
而在戰爭過後,帝國瓦解,許多新生國家建立,也認為每個人群應該自己統治自己,這樣的理想也被逐漸包裝成「民族自決」,它不但影響往後人民獨立與解放的重要動力,也被視為自由民主的一部份。但同時間,也帶來民族之間的屠殺等悲劇。
▋民族自決如何影響世界?
民族自決對世界格局、國際合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許多民族主義運動導致國家的獨立和建立,改變了地緣政治平衡。
總結來說,東歐歷史走過百年,看見在文化和民族主義方面的複雜性。這個地區曾經受到多個帝國的統治,催生出那種獨特感受的困境、夾在大國之間生存的狀況,這種背景促成了強烈的民族主義情感的形成。
儘管民族主義帶來了正面的認同感和團結,但也需要平衡以避免引發紛爭和不穩定。東歐地區的民族主義發展經驗,為我們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主義現象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以上這些進程,關於民族主義如何在東歐發酵?台灣又如何從東歐百年史的故事中借鑒?都可從知名歷史學家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所著的《共同體的神話》中,看見民族主義如何在世界各地族群間發酵。
---------------------
參考資料:
1、《【東歐百年史‧全三冊】共同體的神話》|作者: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上市日期2023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