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史】
越南,戰亂的日子多於和平的日子。
位處戰略地帶,它總是捲入西方勢力和中國勢力拉扯之對峙情勢中……
至於越南與臺灣之間,
在歷史、文化、觀光、經貿上的實質互動非常緊密,一個正在努力現代化的越南,同時也正在寫他們自己的歷史,
本書可給越南、東南亞以及世界一個參考的註解。
我們將重新認識這個離我們如此靠近的國度。
本書特色:
一、以史記的視角探究越南的歷史脈絡。
二、陳鴻瑜教授盡心蒐集1890年代之後,散見於各種零碎史料的越南歷史。
三、收錄陳鴻瑜教授研究越南完整心得,史家註解,獨具慧眼。
四、本書對比中國史書和越南史書對於同一件事之不同記載,協助讀者避免失之偏頗。
【泰國史(增訂版)】
本書特色: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泰國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
★本書偏重政治史,另專列文化一章,對於經濟、外交等歷史僅約略論述。
★新增一節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內容說明:
泰國歷經素可泰、大城、吞武里和曼谷四個王朝,時間共七百多年,
有很長的時間與周鄰的緬族、高棉族和寮族戰爭。
自1932年成為君主立憲國家以來,長期陷入軍人執政局面,
在文人執政期間,亦經常受黨爭之患,憲政民主之路跌宕起伏。
本書將略述在泰國領土內所進行的早期考古發現,並根據中國古籍對泰國境內早期王朝的興滅作一簡單敘述。泰國在建國過程中,歷經各種對緬甸、柬埔寨和寮國的戰爭,由於次數很多,本書無意對各次戰爭進行描述,僅簡略介紹幾次重要戰爭的時間和經過。同樣地,泰國跟其他君主制國家一樣,經常發生王位爭奪現象,本書也僅作簡略介紹。對於重大政治變革,例如拉瑪四世蒙固特的開始西化運動、拉瑪五世朱拉隆功的現代化改革運動、1932年軍事政變、披汶首相的國家主義運動、塔信首相引發的政治動亂、以及蒲美蓬國王的君主立憲角色等,則作了較為詳細的描述和分析。
新增一段敘述2014年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的情況。
此外,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採政教分離政策,佛教是由政府管理,但國王卻非宗教的領袖,只是保護人;佛教界另有佛教領袖,泰王、佛教和國家構成三位一體,這也是泰國政治文化特出之處;本書特有專章討論此一問題。
本書也另闢一章專門討論泰國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新加坡史(增訂本)】
本書特色: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新加坡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
★新加坡的建國史就是李光耀一生的政治奮鬥史,他的思想和觀念左右了新國在英國和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之間的權力關係發展路徑。
★特別增加敘述在後李光耀時期,新國仍將秉持其靈活的商業營運策略經營國家,其所設定及計畫的未來發展目標,小而美的國家體制將會繼續屹立在東南亞。
內容說明:
一部貫穿過去、現在的星國史,告訴你這個富裕小國的起源,
剖析新加坡各個時期的政治領導人的關鍵作為,
從他們的政治和經濟決策,深入了解新加坡在外交、經濟發展
及多元種族文化等方面的應對措施,
學習如何能在變化萬千的國際情勢中站穩一席之地。
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長期觀察新加坡,
對新加坡歷史客觀描述與分析,
特別著眼於「後李光耀時期」,
看一個國家在面臨政治、社會變動之際,
如何能秉持其靈活的商業營運策略,
設定目標、發展未來。
蕞爾小國新加坡,總是能在馬來西亞、中國等鄰國列強環伺下屹立不搖
此一光環在後李光耀時代仍持續不滅,
李光耀的理念充分說明新加坡是怎麼樣的一個國家:
「新加坡是個小地方,卻可以成就大事業。」
從十四世紀新加坡歷史開始寫起,剖析其歷史起源和相關記載,
探討英國登陸並治理新加坡、二次大期間日本入侵時,新加坡的樣貌,
回溯二戰前後,新加坡受英國統治的殖民地位,
其政治人物如何決心脫離英國,爭取自治及獨立。
認識過去的新加坡後,更進一步理解當代的新加坡,
真正體會「當代的新加坡史,可說是李光耀的奮鬥史,一種單色但耀眼的歷史發展。」
【緬甸史】
本書特色: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緬甸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
★主要敘述緬甸的政治史,中間會略述其經濟發展情況。特列有緬甸文化專章,俾讓讀者知悉其文化特點。
★參考英文和中文文獻,除了書籍、期刊論文、報紙外,亦使用網路資源,提供了即時資訊和查閱資料的便利。
內容說明:
緬甸,一個我們不那麼熟悉,卻必須認識的國家
一個多元族群的佛教國度,
在脫離殖民地的命運以及軍政府的統治之後,
步履蹣跚地走向現代民主之路。
她的身世可以給予臺灣什麼樣的啟示?
本書以緬甸的政治史為主軸,
參考大量中英文書籍、期刊及網路資料,
訴說緬甸如何從傳統的佛教國家,
漸次擺脫殖民地的命運,
逐步走向現代化之路的故事。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和印度之間,為早期印度和中國之間交通必經之路,故其種族和文化深受到印度之影響。
本書從該地緣環境論述其族群和文化起源、早期王朝的演變、下緬甸勃固王朝和貢榜王朝之爭戰。緬甸境內有百多個少數民族,最大的緬族和撣族、孟族是主要的控制族群,其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衝突,以及緬族和泰國的泰族之間的長年戰爭,亦是本書討論的內容。
由於緬甸地位孤立,中國救援無力,遂在十九世紀遭英國滅國,淪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分。英國如何治理緬甸及緬甸人慢慢發展出民族主義起來抗英,二戰爆發後,緬甸又淪為日本之殖民地。
戰後緬甸脫離英國獨立,因經濟困難及內部動亂,尼溫發動政變控制政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緬甸處於軍政府狀態。1988年發生民變,翁山蘇姬趁勢成為新的民主勢力領導人,儘管選舉獲勝,軍政府不願放權,而將她軟禁。在國際壓力下,緬甸在2008年制訂憲法,開始民主化。
【寮國史】
本書特色:
★本書是破解寮國這個神密且封閉的國家難得的介紹與探討,是認識的入門首選書。
★以政治史為主,並有初步的經濟發展介紹,且專章討論寮國文化。
★全書中文人名附不同英文拼寫,註釋則呈現不同書的相關年代和史事的相異記載。
一個陌生又神秘的國度,也是世界少數僅存的共產國家。
中南半島唯一內陸國,境內八成不是高山就是高原,多數被叢林覆蓋,長期以來與世隔絕,可說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正急於擺脫外界不發達的印象。
寮國是個世外桃源的山間小國,
擁有迷樣的文化內蕴,
近代以來卻苦於內戰和外患,幾經磨難,
今重復獨立地位與新人文風貌。
本書可說是介紹東南亞國家的最後一塊拼圖,
經此可瞭解中南半島國家政治和文化遞嬗之脈絡,
以及山間小國走向改革開放之路的努力。
其族群與早期泰族有密切的血緣和文化關係,十四世紀從暹國脫藩成為一個獨立王朝。兩百年後又成為緬甸的藩屬國,歷經二十年才脫離控制。十八世紀初分裂成三個王朝,彼此爭戰,由於位處越南和泰國的包夾,長期以來受兩國之政治影響。為擺脫兩國之糾纏,引入法國勢力,最後卻在1893年遭法國併吞,至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成為獨立國家。但在1975年淪陷為共黨政權,雖在1986年實施改革開放,惟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不足,想要進入先進發展的國家猶待努力。
陳鴻瑜
陳鴻瑜
臺灣花蓮縣人,1948年生。
現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學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畢業,國家法學博士(1978年),美國喬治城大學訪問教授,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訪問教授。
經歷: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教授、亞洲研究所教授、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國際組召集人,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授兼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東南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問題與研究」月刊主編,「東南亞季刊」發行人兼主編,「戰略與國際研究」季刊主編,中華民國海外華人研究學會理事長,「海華與東南亞研究」季刊發行人兼主編。
著作:《寮國史》、《緬甸史》、《新加坡史》(增修本)、《泰國史》(增修版)、《菲律賓的政治發展》、《約翰密爾的政治理論》、《政治發展理論》(獲得1984年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越南近現代史》、《馬來西亞史》、《印度尼西亞史》、《柬埔寨史》等二十幾種作品。
【越南史】
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脫離中國統治
第三章 大越國各王朝(一)
第四章 大越國各王朝(二)
第五章 大越國各王朝(三)
第六章 南北朝
第七章 南北統一
第八章 法國之入侵
第九章 大南國最後一位皇帝
第十章 越南民主共和國之建立
第十一章 南北對立
第十二章 北越南侵及其後果
第十三章 革新與不必要的革命
第十四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泰國史(增訂版)】
目 次
增訂版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蘭那、羅斛與暹國
第三章 阿瑜陀耶王朝
第四章 吞武里王朝
第五章 曼谷王朝
第六章 半民主體制之發展
第七章 危機四伏民主路
第八章 國家、佛教與國王
第九章 泰國的風俗習慣和文化
第十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新加坡史(增訂本)】
目錄
增訂版序
自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英國入侵新加坡與開發
第三章 日軍佔領新加坡
第四章 戰後重回英國統治
第五章 從自治到獨立
第六章 李光耀執政時期
第七章 後李光耀時期
第八章 結論
附錄
徵引書目
索引
【緬甸史】
目 次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蒲甘王朝
第三章 阿瓦、勃固及貢榜王朝
第四章 英國入侵
第五章 英國統治
第六章 日軍入侵緬甸與英國重回緬甸
第七章 緬甸獨立
第八章 緬甸軍政府
第九章 邁向民主化
第十章 緬甸的文化
第十一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寮國史】
目錄
序文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南掌王朝、永珍王朝與琅勃拉邦王朝
第三章 法國入侵
第四章 脆弱的寮國王國
第五章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第六章 寮國的文化
第七章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越南史】
第十二章 北越南侵及其後果
第三節 中國發動懲越戰爭
1977年7月16日,中共召開第10屆三中全會,鄧小平重回領導層,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軍委會副主席、共軍參謀長,地位僅次於華國峰。1978年12月18-22日,中共召開第11屆三中全會,鄧小平控制黨中央,華國峰下台,陳雲任第一書記,鄧穎超任第二書記,胡耀邦任第三書記。12月18日,在該會上通過了對越南發動懲罰性戰爭之決議。12月25日,中國發表聲明警告越南不要入侵柬埔寨,但在該天越南就出兵進攻柬埔寨,引起中國採取懲罰戰爭。
1979年1月28日到2月5日,鄧小平訪問美國,他在29日會見卡特(Jimmy Carter)總統,就中國出兵教訓越南一事通報美國,中國將打一場「有限戰爭」,據稱卡特總統勸告鄧小平要「節制」行動。在次日鄧小平與美國參議員午餐時說,他拒絕排除使用武力對付越南,他稱越南為霸權主義者。鄧小平回程經過日本時亦與大平正芳首相晤談,日本也瞭解中國將對越南採取軍事行動的計畫。2月7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時表示,越南入侵柬埔寨,應給予嚴厲的懲罰,中國正考慮採取適當的反制行動。
1月底,越軍在中、越邊境集結10萬多人。越南並下令芒街和同登的居民在1月20日前撤走,所有房屋交由部隊接管使用。
越南外長阮維楨在2月10日致函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和聯合國秘書長華德翰,說中國在中、越邊境部署20師軍隊、數百架戰機、坦克車和其他戰爭物資,並每日進行軍事行動入侵越南領土。希望安理會和秘書長瞭解該一情勢,採取他們認為的必要措施。
當鄧小平返回中國後,在2月9日任命廣州軍區司令許士友為征越軍司令、昆明軍區司令楊德志為征越軍副司令、空軍司令張丁發為參謀長。
2月17日黎明,中國派遣17萬大軍進攻越北,進行所謂的「教訓」戰爭。越南則在中、越邊境出動5萬正規軍及5萬民兵迎戰,另有數師正規軍部署在河內附近,以保衛河內。中國軍隊從六路進軍越北,當天佔領同登,18日當前進到距離邊境6英里處,遭到越軍強烈的抵抗,中國開始增強兵力,19日佔領老街,22日佔領高平和河江(Ha Giang)。到2月23-24日,中國兵力增加到60萬人。中國沒有派出戰機,因為米格17和米格19過於老舊,無法上戰場,另一方面是越南擁有蘇聯製造的地對空飛彈,中國的戰機將成為標靶。
中國軍隊在3月2日晚上攻進諒山市,但城內的巷戰一直持續到3月5日。中國軍隊佔領並掠奪諒山、高平、同登和老街等城市。中國政府在3月5日宣布中國軍隊已達到預期的目標,正準備從越南撤軍。並宣稱對越南的武裝挑釁和入侵,中國保留「自衛反擊」的權利,並建議兩國政府應儘速談判以解決兩國邊境的和平與安寧。越南在當天宣布全國總動員令,所有18-45歲男性和18-35歲女性都需參加民兵、游擊隊和自衛組織,所有工人和學生每天需參加2小時軍事訓練或守衛責任。
中國軍隊在3月16日從越北撤回中國。在這短暫的「教訓」戰爭中,雙方損失慘重,越南國防部在3月19日宣稱中國軍人有62,500人死傷,280輛坦克和裝甲車被毀,115座砲被毀。越南政府發言人接著說中國軍人有2萬人被殺。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Wu Xiuquan, Wu Hsiu-chuan)在5月2日說,中國軍人死傷2萬人,越南軍人死傷5萬人,平民損失更為嚴重,至於財產損失無法估計。外國通訊報導稱,中國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主要原因如下:(1)中國輕敵,越南邊防軍得地利之便。(2)中國錯誤評估中、越邊境的越南人會支持中國。(3)中國缺乏卡車和運兵車、運輸機,影響其軍隊運動。(4)中國的坦克車、大砲和飛機老舊過時,越南的軍備則是獲自蘇聯和美國。(5)中國軍隊跟越軍不同,缺乏戰鬥經驗。(6)與韓戰一樣,中國運用人海戰術,才導致嚴重傷亡,中國仍利用吹喇叭作為協調軍隊之用,越軍只要狙擊中國的喇叭手,即可使中國軍隊大亂。
在整個中國攻擊越南期間,卡特總統國家安全事務特別助理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每天夜裡在白宮與中國駐華府大使柴澤民碰面,將美國從衛星獲得的中、蘇邊境蘇聯兵力部署的情報交給他。美國事實上在背後支持中國對越戰爭。
中國對越南進行懲罰戰爭,其影響如下:
第一,中國對越南進行戰爭,目的在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同時亦迫使越南撤除對泰國的軍事威脅,其情況猶如圍魏救趙,自後泰國改變其戰略,尋求中國作為其新的保護人,雙方在1982年進行軍事合作,聯合生產小型武器。
第二,中國在發動對越懲罰戰爭之前,先尋求美國和日本之支持,中國善用國際局勢之轉變,以懲罰越南作為拉攏美國的手段,表演了一齣教訓越南給美國看的姿態。祇是該一教訓付出慘重的代價。
第三,原本東協國家對於越南入侵柬埔寨,束手無策,僅能抗議,中國之出兵越南,間接幫東協國家解決了問題,對侵略者加以制裁。此後,基於戰略考慮之需要,東協國家改善與中國的關係。
第四,受到中國的戰爭威脅,越南對柬埔寨的併吞如鯁在喉,只好放棄柬埔寨,在1982年後逐步從柬埔寨撤兵,至1989年完全撤軍。越南不得不放棄建立「印支聯邦」的夢想。柬埔寨重新恢復成為越南和泰國之間的緩衝國地位。
第五,中國在這次戰爭中,雖小勝亦不光彩,以其大國竟然在短短一個月戰爭中損失慘重,其出動步兵和坦克作戰,而沒有空軍掩護,戰術嚴重失誤。此後中國積極進行國防現代化,尤其是改進其落後的陸戰武器和通訊設施。
第六,儘管中國對越作戰未能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但以對外戰爭喚起民族主義,對鄧小平鞏固其地位,重新凝聚內部團結,卻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七,越南雖然與蘇聯簽訂友好合作條約,但中國發動對越南戰爭後,蘇聯並沒有採取援助越南的軍事行動,僅在口頭上譴責中國,主要的原因是蘇聯不想為了越南而與中國大戰,蘇聯不可能從與中國的戰爭中獲得實質利益。
第八,中國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戰略據點,放在柬埔寨,柬埔寨的局勢牽動印度支那的權力關係。只要中國在戰略上維持與柬埔寨的關係,就可以遏阻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主義。在1993年以前,柬埔寨首相洪森(Hun Sen)的外交路線是傾向越南,但在1993年後,他也一面倒向中國,接受中國大量的軍經援助。
【泰國史(增訂版)】
2014年政變
穎拉的看守政府決定在2014年2月2日舉行國會大選,反對黨杯葛,進行「封鎖曼谷」示威活動。2014年1月10日,有上千名身著白衣的曼谷市民在市中心地區集會,表達對「封鎖曼谷」行動的反對和對2月2日如期舉行大選的支持。這些曼谷市民認為白色代表純潔,不代表任何政治團體,認為大選是幫助泰國走出困境的出路。反對派領袖素貼宣布從1月30日起連續四天進行遊行示威,直至2月2日發動大規模封城示威。
按照法律規定,未參加2010年國會大選投票的公民,雖然仍有參與投票資格,但不具備成為候選人資格。中選會查出後可直接宣布取消其參選資格,而且按照法律規定,這些人員如果報名參選,則等於明知故犯,將被中選會依刑事法律嚴懲,視情節輕重處以1-10年監禁,罰款2-20萬銖。而且由法院宣布撤銷其參政資格10年。這些參選的人員所屬政黨的黨魁也要負法律責任,被視為「從犯」,因為他在其黨員參選的文件上簽字認可。1月6日,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撤銷87名政黨名單民代候選人資格,包括25人是加入參選政黨不足30天,其他人則多數屬於上次選舉時未行使投票權,其中包括4名為泰黨政黨名單民代候選人。
2月2日舉行的國會大選,分兩階段投票,第一階段是海外投票,從1月13日起至26日,在67個國家的92個領事館設置投票所,選民可採用直接投票、郵寄選票等方式進行投票。海外投票一共有14萬3,807位選民登記要投票,登記人數最多的前5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新加坡1萬332人、台灣8560人、洛杉磯8251人、特拉維夫7238人、香港5627人。[1]投票過程沒有發生混亂情況。第二階段是在2月2日舉行,受到反對黨之杯葛,有28個選區沒有候選人註冊參選,有1萬多個投票所因示威者干擾等原因無法舉行投票,投票率只有45.84%。
反政府示威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領袖易沙拉(Luang Pu Buddha Issara)在投票日晚上宣布,該組織將終止在叻拋路口和勝利紀念碑兩處集會地點,讓示威者集中到其他5個「基地」繼續進行封鎖曼谷行動。該組織秘書長素貼則於3日上午到叻拋路口,率領該地點示威者遊行到勝利紀念碑,之後遊行到巴吞汪路口的示威地點。這次包圍曼谷示威活動中,最為特別的是易沙拉是來自佛統省的高僧,和尚介入政治,在過去較為少見。
泰國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於2月4日向憲法法庭提告2日大選違憲無效,並要求解散執政的為泰黨,要求肅貪委員會彈劾看守首相穎拉違憲。兼任國家稻米政策委員會主席的穎拉涉嫌怠忽職守,在大米典押計畫中涉嫌貪污舞弊。反對黨批評政府以高於國際大米價格蒐購農民的大米,致使國庫損失。此一稻米政策目的在收買農民。3月21日,憲法法庭以6:3票判決2月2日選舉違反憲法第108條第2款而無效,因為南部28個選區沒有候選人登記參選,未能在同一天完成大選投票。
在3月30日舉行上議員選舉,總共有150名議員,其中77席由77府選出,其餘則由遴選產生。投票過程順利,但僅有42.5%的投票率。廢票率偏高,達到5.15%。
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Thawil Pliensri)因在2011年9月7日被內閣會議決定調為首相府顧問,他感到不滿,該委員會的公務員亦在9日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反對政府強行調動秘書長塔維爾的行為,並決定抵制他人接任秘書長一職,塔維爾向初級行政法院正式遞交控訴,還到上議院監督政府行政管理與公正權益維護委員會,就投訴遭政府不公正調職問題作證。2013年6月高等行政法院判決該項調動令違法。穎拉政府向最高行政法院上訴,該法院在2014年3月7日裁定該項調任是不合法的,並要求看守政府在45天內恢復其原職。塔威爾認為高級文官之職務應受到保障,不隨政黨政治而變動。
接著27名上議員在2014年4月初向憲法法庭提告穎拉在2011年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職務,是出於維護其政黨利益,屬於違憲行為。塔維爾被調任沒有實權的首相府顧問,而由穎拉兄長塔信的妻舅普萊潘(Priewpan Damapong)警察總長上將接任。
憲法法庭在5月7日以9比0票判決穎拉及其他9名內閣閣員濫權瀆職,因為穎拉在2011年9月調動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塔維爾職務一案違憲,並決定終止其看守政府首相職務。憲庭是以最高行政法院的判決為依據。憲庭法官宣讀判決說,穎拉調動塔維爾案於法不合,圖利她所屬的為泰黨及她的家族成員。穎拉被迫辭去首相,由副首相兼商務部長尼哇探隆(Niwattumrong Boonsongpaisan)代理看守內閣首相。
繼憲法法庭判決之後,肅貪委員會在5月8日以7﹕0的表決結果裁定穎拉作為首相,無視和未制止大米典押計畫所出現的貪污舞弊問題,導致國家利益損失,因此裁定失職罪名成立,提交上議院進行罷免。穎拉以職務之便,故意作出違反憲法第178條規定,以及故意違反行政管理條例第11條第1款規定,可依據憲法第270條進行罷免。10日,反政府的「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要求最高法院、上議院和中選會在三天內連手推翻看守內閣,成立非民選的臨時人民政府。支持政府的「紅衫軍」於10日在曼谷西郊阿薩路集會,該組織主席乍都蓬警告最高法院和上議院,有關臨時人民政府「非法」主張的任何討論,都可能引爆內戰。
反對黨透過法律程序節節獲勝,親塔信派系則走上街頭抗爭,兩派勢不兩立。5月20日凌晨三點,陸軍總司令帕拉育(Prayuth Chan-ocha)宣佈戒嚴,成立「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f Peace and Order, NCPO),禁止王國全境任何人在晚上10時至凌晨5時離開家,禁止5人以上集會。21日,宣布除了有關皇室的規定、國會上議院及所有法院將持續運作以外,暫時中止2007年憲法。帕拉育邀請看守政府、執政黨為泰黨、紅衫軍組織「反獨裁民主聯合陣線」(UDD)、在野黨民主黨、反政府組織「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與選舉委員會商討解決政治危機,但看守首相尼哇探隆沒有出席。22日,帕拉育舉行第二次的和解協調會,調解失敗後,泰國軍方通過電視宣布,該日下午4時30分起由「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的領導人開始接管國家行政事務,泰國全境所有學校從5月23日至25日停課。軍方要求看守政府18名官員到皇家護衛軍第一軍區報到,當天晚上20時20分,軍方宣布逮捕前副首相差林,他曾是穎拉內閣的副首相。23日,帕拉育下令已遭罷黜的內閣閣員,包括前首相穎拉,在當天早上十點向軍方報到。穎拉報到後,被軍方留置3天才獲釋。26日,泰王發布聖旨,正式委任陸軍總司令帕拉育上將出任「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主席,執掌行政管理權。
8月1日,「國家維持和平與秩序委員會」任命200名國民立法議會(National Legislative Assembly)議員,其中105人為軍人、11人為警察,其餘為反塔信的學者、商界領袖、前任上議員和政治人物。8月21日,國民立法議會以191:0票通過選舉帕拉育為泰國第29任首相。
2015年1月22日,由軍方任命的國民立法議會200席議員中,有190席同意彈劾穎拉,剝奪其未來五年參政權。至此,塔信家族在泰國的政治生命才告一段落。泰國軍方在紛擾的政治亂局中,重新站上政治舞台,泰國會重蹈過去的政變、選舉、執政、再度政變的老路嗎?讀完此書,讀者應該了然於胸。
【新加坡史(增訂本)】
第七章 後李光耀時期
第一節 政治變遷
李光耀於1990年11月28日辭去總理,由副總理吳作棟 接任。吳作棟在1992年12月2日被選為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光耀擔任該一職位長達35年,以後擔任該黨執委會委員。李顯龍則擔任第一副秘書長。吳作棟是由財政部長韓瑞生提拔,1973年起用吳作棟出任國營的海皇輪船公司董事經理,當時該輪船公司經營不善,有虧損,在吳作棟的努力下,使該公司轉虧為盈。
自吳作棟上任以來曾嘗試進行「開放」的努力,例如開放「海德公園」式的言論廣場、允許酒吧舞蹈 、放寬酒店的夜店24小時營業 、高空彈跳、市鎮理事會、公民社會的推動等,但這些新事物並無法改變新加坡威權體系。新加坡如不廢止內安法以及允許言論自由,是很難走向自由化和民主化。基本上,吳作棟是李光耀挑選和培植的接班人,其行事作風和政策走向難以脫離李光耀風格。換言之,兩人的威權主義典範並無多大改變。
表7-1:新加坡歷任總理
姓名 任期
李光耀 1959/6/5--1990/11/28
吳作棟 1990/11/28—2004/8/12
李顯龍 2004/8/12--
1991年國會選舉
吳作棟接任總理後,需透過選舉來獲得其合法性。因此,為了準備國會選舉,1991年1月,新國國會修改選舉法令,改變選區規模,集選區的議員從3名增加到4名,但集選區議員的總人數不能超過國會議員總人數的四分之三。選區劃分稍有調整,集選區從13個增加到15個,單選區從42個減少到21個。國會議員總數為81名。首度的民意考驗在1991年8月31日舉行國會選舉,選民總數有172萬2,630人,這次選舉投票率高達95.03%,比上屆的94.7%還高。結果人民行動黨贏得77席,得票率為60.97%,比上屆少2.2%。新加坡民主黨贏得3席,工人黨1席。在這次選舉中,有41席是沒有競爭對手,所以沒有舉行選舉,這41席都是人民行動黨的候選人。另外40席是競爭選舉。這次選舉廢票率為2.73%,比上屆的2.23%還高。
這次選舉是對吳作棟支持與否的一次考驗,結果人民行動黨得票率略降,反對黨亦從1席增加到4席,為多年來首見,致使吳作棟聲望稍微受挫。吳作棟對於選舉結果表示失望。媒體對於此次選舉小挫,探討各種原因,包括執政黨候選人不會使用華人方言,競選時無法訴求選民內心感受;地鐵開通後,許多公共巴士路線重新調整,有些路線取消,引起民怨;反對黨候選人擅長於演講,批評政府施政獲得選民迴響;民生問題,生活費高漲,罰款過高;執政黨某些候選人人緣欠佳;反對黨的補選策略;希望國會內有更多反對黨份子等。 總理公署前高級政務部長李炯才認為是因為執政黨候選人大都是使用英語,不能使用華語和方言與群眾溝通。新加坡國立大學郭振羽副教授認為是執政黨候選人缺乏群眾性和革命性,與基層群眾脫節。鍾志邦教授認為是執政黨人在民意反映的系統方面出了問題。
1993年8月2日,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週刊因拒絕全文刊登新加坡政府的一封回文,而遭到新加坡政府的處罰,規定該週刊在新國的發行量不能超過現行的7,500本。且規定該刊如果不在8月14-20日全文刊登新加坡政府的答覆,將逐步減少它在新國的發行量。同時,從9月6日開始,該刊如要繼續在新國發行和販售,需遵守海外報章和刊物的條例:申請准證、委任一位本地代理人、繳交20萬新元的保證金。該事件起因於該刊在6月26日-7月2日的週刊中,刊登了一篇有關新加坡政府提控5人觸犯官方機密法令的報導。新加坡政府致函該刊要求刊登政府的答覆全文,但該刊以「版位有限」為理由,在7月10-16日的週刊中刊登經過刪減的答覆函,新國政府曾向該刊表示,如果文章太長新國可以自行刪減,遭該刊拒絕。
新國法院在1995年1月17日判決5名報人有罪,包括國際前鋒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的主編和發行人,罪名是輕蔑新國法院。5名被告被處以罰款。美國國務院表示該案是不幸的,言論自由是所有人民之普遍權利。該報於1994年10月7日刊登一篇文章指稱新加坡國立大學前任資深教授林戈(Christopher Lingle)曾未指明批評亞洲一個政府利用聽話的司法機關迫使反對黨政治人物破產。法官認為該篇報導經由醜化新國政府達到輕蔑的目的。結果林戈被判處10,000美元罰款。林戈雖然在12月10日在報紙刊登道歉啟事,但李光耀還是對林戈及該報數名職員提起誹謗控訴。
國際前鋒論壇報被吳作棟指控誹謗,1995年7月26日高等法院做出判決,認為該報有明顯誹謗惡意,該報應賠償吳作棟總理35萬新元、李光耀資政和李顯龍副總理各30萬新元。該報之所以遭控告,是因為在去年8月2日刊登一篇由專欄作家菲利普‧鮑林所寫的「所謂的『亞洲價值』往往是經不起考驗的」文章,該文指責新加坡也存在著中國傳統的「王朝政治」。其論點如下:(1)吳作棟總理是因為根據裙帶關係,委任了李光耀為資政和李顯龍為副總理。(2)吳總理在委任這兩個職位時,已成了腐敗行為的同謀,並協助和允許李資政和李顯龍兩人在犧牲了國家利益的情況下,達到他們李氏家族的利益。(3)李顯龍被委任內閣中的各個職位,以及他被吳總理委任為副總理,並不是因為他的才能,而是因為他是李光耀的兒子。(4)李顯龍被委任的根據,與其他部長的有別。除了作者外,該報出版人和執行編輯一起被控告。該報三個當事人在8月31日刊登道歉啟事,但雙方對於賠償費未能達成協議,所以由法庭來裁決。 在判決後,國際前鋒論壇報表示它的區域總部仍將繼續留在新加坡,並沒有撤走。
新加坡民主黨秘書長徐順全、黃漢照、古納蘭和關汝經等4人在政府醫藥保健津貼特選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陳情時,撒謊、捏造數據或企圖以不明確的數據來誤導國會和公眾等。衛生部長楊榮文准將在1996年8月27日向國會提出投訴該4人藐視國會,國會特權委員會經過聽審程序,決定對該4人提出罰款處分,徐順全罰款2萬5千新元,黃漢照罰款1萬3千新元,古納蘭罰款8千新元,和關汝經罰款5千新元。 從以上的描述可知,吳作棟執政時期對於人民之言論自由並沒有放鬆多少,政府領導人仍然依據法律手段維護其名譽以及證明政府是清廉的。
頒授太平局紳榮銜
在英國統治新加坡時期,對於有聲望的華人頒授太平局紳(Justice of the Peace)的榮銜,要求他們代為排難解紛。新加坡第一位太平局紳是1846年頒授的陳篤生。陳篤生是富商,1844年斥資興建貧民醫院,以後改為陳篤生醫院。其子陳金鐘也被封為太平局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對於各種福利團體的會長、主席等,皆頒授太平局紳榮銜。新加坡獨立後,頒布太平局紳法令,規定在初級法庭法令下,總統得以委任社會上德高望重的人士為太平局紳。
太平局紳的法定職權為:有合法監誓權力;主持婚禮和簽發結婚證書;巡視監獄和感化院,確保監獄條例獲得遵守,囚犯獲得善待;為受虐待的兒童提供安全保護;下令驅散非法集會或騷亂的群眾;在營業時間內進入當鋪搜查;在不必擁有拘捕令的情況下,或在警方的協助下,拘捕任何擾亂治安的人;在沒有搜查令的情況下,進入被懷疑非法擁有武器的場所;自行或任命警方逮捕正在進行會議的非法社團的成員,並收押與非法社團有關的物件。
不過,社會的安寧使得新國的太平局紳除了監誓和巡視監獄外,幾乎都沒行使過其他的法定權力。
1989年6月,新國政府宣布讓太平局紳負擔更大的行政與司法責任,並賦予他們更多權力。在這種情形下,太平局紳也有機會受委擔任副婚姻註冊官,有了主持婚禮和簽發結婚證書的權力。不過,並不是每名太平局紳都自動享有更多權力,原因在於政府都會事先徵詢他們的意見,是否有意願擔任某項任務。
自新國獨立以來至1994年,有5次委任太平局紳,受委的人數共88人。這包括1966年17名、1973年2名、1979年22名、1989年18名、1994年29名。若太平局紳犯下不名譽的罪或破產,有可能被取消其榮銜,例如,1967年1月,新國政府在憲報公布,總統根據初級法庭法令第93條第三節條文,取消22名太平局紳的資格。
廢除向英國上訴程序
新加坡為英國前殖民地,法律體系採行英國制度,就連上訴案最後定讞機關是英國樞密院。根據新國憲法第100條規定:「總統可以和英國女皇作出安排,讓女皇的樞密院審理來自(新加坡)最高法院的上訴。」其他相關的規定亦規定在「司法委員會法令」裡。該項「司法委員會法令」是在1966年頒布的,其序言說:「此法令賦予英女皇的樞密院屬下的司法委員司法權,以審理針對新加坡上訴法庭的判決的上訴。」
為使新國的司法體系更為獨立,考慮本身的需要和環境,不再依賴英國法律,於是在1993年制訂應用英國法律法令,廢除民事法律法令中的第5節,使法官在判決商業訴訟案時,不需要再根據英國法律行事。
另一方面,新國政府在1989年修改司法委員會法令後,一直到1993年之間,完全沒有刑事案件上訴到英國樞密院,民事案件上訴到英國樞密院的也只有兩宗。這是因為法令修正後,限制只有那些可能被判死刑的刑事案件,三司上訴庭無法作出一致判決時,才可上訴到英國樞密院。民事案件方面,訴訟各方得事先同意最終轉向樞密院上訴,才可這麼做。因此,基於上訴英國樞密院已無重要性之考慮,新國國會在1994年2月23日通過廢除各類案件向英國樞密院上訴的權利。 此後,新國的高等法院成為終審法院。
【緬甸史】
第九章 邁向民主化
第一節 制訂新憲法
歷經14年的制憲,緬甸軍政府在國際壓力下終於在2008年2月完成新憲法草案,在4月公佈,5月10日舉行公投。孰料在5月3日發生納爾吉斯(Nargis)風暴,暴風雨在緬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登陸,接著撲向最大城市仰光,造成數萬人死亡,另有150萬人面臨饑餓和感染疾病的風險。聯合國估計約有121萬5,885至191萬9,485人受災,死亡人數在6萬3,290人至10萬1682人,以及22萬人失蹤。緬甸政府表示,緬甸的風災,已經有近13萬4千人死亡,近5萬6千人失蹤。
緬甸軍政府為免除外國干預,採取鎖國政策。直至1990年代中期,才開放觀光簽證。緬甸軍政府一直懷疑外國人在緬甸的活動,從事離間人民對政府的服從,散發與緬甸傳統文化不符的民主思想。所以外國人在緬甸的活動都受到政府的監督和限制,援助緬甸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無法在緬甸境內活動,大都在泰國設立聯絡工作機構,就近支援緬甸的民主活動。
緬甸發生風災,引起國際關切,紛紛表示要前往救援以及提供必要的救災協助,然而,緬甸軍政府對於外來援助只接受救難物資,不接受救難人員。直至5月8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致電緬甸軍人政府首長丹瑞,表示應以人道救援為重,緬甸始改變態度,願意接受外來援助。
對緬甸納爾吉斯風災第一個提供援助的是澳洲,開始時承諾提供300萬澳元援助,後來又追加2,200萬澳元。中國答應援助530萬美元。日本也提供4,300萬日元救援物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則宣佈將在災區興建200所臨時學校。新加坡捐助20萬美元。聯合國給予緬甸1,000萬美元緊急援助。各國運送救難物資到緬甸海岸的軍艦,美國有四艘軍艦、英國有一艘護衛艦、法國有一艘兩棲攻擊艦「西北風號」(Mistral)。但軍政府拒絕讓一艘載有1,000公噸救濟品的法國軍艦進入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重災區,法國軍艦將救災物資送至泰國,交由世界糧食計畫署分配。
美國雖然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但基於人道理由,美國總統布希也透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向緬甸政府施壓,使緬甸接受救災援助。最後緬甸在5月12日同意美軍一架C-130運輸機運載12,700公斤飲水及蚊帳、毯子等救援物資從曼谷飛入仰光。
美國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 Rice)也與中國外長楊潔篪會面,並且會見印度外長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呼籲兩國政府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力促緬甸為國際救援人員開放邊境。
第一個非政府組織進入緬甸從事救援工作的是救世軍(Salvation Army)勘察小組大衛‧布林加斯和新加坡救世軍成員王德琪以及一名香港救世軍成員組成的三人小組,該小組之主要目的是在勘察災情後,協助當地的救世軍中心制定出一套周詳的計畫,進行救援工作,包括重建和修復災區以及協助災民整頓生活。
5月19日,法國外交部長庫什內(Bernard Kouchner)批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拒絕向緬甸施壓開放外國援助進入緬甸,是「懦弱」的表現。
世界銀行在5月20日說,由於緬甸軍政府從1998年以來沒有償還任何債款,也沒有啟動經濟和其他方面的改革,因此不考慮給予新的貸款。
東協和緬甸在5月21日達成協議,緬甸同意讓外國醫療隊伍協助其救災。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5月22日抵達緬甸災區視察災情,設法協調救援組織的賑濟工作,希望能加速賑災進度。緬甸軍人政府在2007年11月2日驅逐聯合國開發計畫署(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在緬甸的常駐代表(Resident Representative-Myanmar)皮特里(Charles Petrie),因其發表緬甸「人道情況惡化」的聲明而遭到驅逐。[2]2008年5月25日,聯合國宣佈委任外交官比紹‧帕拉朱利(Bishow Parajuli)取代皮特里。東協和聯合國於2007年5月25日在仰光召開國際籌賑會議。各國慷慨解囊,澳洲政府承諾捐出2,400萬美元;菲律賓將捐出2,000萬美元;加拿大政府也承諾再捐出1,200萬美元。中國將再向緬甸提供1,000萬美元緊急援助。歐洲國家已認捐了7,250萬美元。不過,西方國家多數都立下捐款條件,即緬甸當局需保證外國救援人員通行無阻。緬甸則強調援助不應附帶任何條件或政治目的。
緬甸災難發生後,世界各地許多國家有意派遣救援隊前往救援。緬甸開始時拒絕外國非政府組織提供援助。直到三星期後,救難的黃金時間已過,才決定允許外國救難隊前往協助救難,其遺誤救援時機至為愚蠢。
【寮國史】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種族
寮國位在印度支那半島的中部內陸地區,南北狹長、東西窄,呈長條狀,湄公河從北向南流經其西部,形成少數的河流谷地和平原,主要有北部琅勃拉邦(Lung Prabang)沖積平原、中部永珍(Vientiane)平原。琅勃拉邦南部是川壙高原(Xiangkhoang Platueu),再往東有安南山派與越南相鄰。中部和南部有安南山脈和越南中部相鄰。南部有波羅文斯高原(Bolovens Platueu)與柬埔寨相鄰。就地形而言,寮國全境幾乎是山地。
寮國北鄰中國,東連越南,西北接緬甸,西和西南界泰國,南與柬埔寨接壤。西北部以湄公河為中國、緬甸、泰國和寮國四國交界處,俗稱「金三角」,是治安的死角,成為鴉片生產和走私的地區。
由於是內陸地形,對外交通主要靠陸運和空運。北邊和中國有公路可通,其東部係通過越南中部的港口,將貨物運至海外。永珍以東20公里的塔納楞火車站從2009年3月5日通火車到泰國廊開市,是寮國唯一的鐵路線。
人口有7,056,677人(2015年7月),是全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全國有22%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下(2013年),預定在2020年脫離低度發展國家之列。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有3,100美元(2013年)。約73%的人住在農村。主要經濟活動依賴天然資源出口,包括電力、銅礦、金礦、錫礦、咖啡、木材、木薯。2012年主要出口國泰國佔出口額34%,中國21.5%,越南12.2%;主要進口國泰國佔62.1%,中國16.2%,越南7.3%。多年來對外貿易呈現逆差。2013年積欠外債66億9千萬美元。外來投資有增加趨勢,2011年為124億4千萬美元,2012年為151億4千萬美元。1975年成為寮國共黨統治的一黨專政體制,至1986年才改革開放。1997年加入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為該一組織的家庭成員,脫離孤立的地位。2004年獲得與美國「正常貿易關係」(Normal Trade Relations)之地位。2013年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隨即獲得美國「普遍優惠關稅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之優惠。
關於寮國種族之數量,有各種說法。根據法國統治時期之研究資料顯示,寮國共有47個種族,可分成三大族群,住在高地寮國的寮松族(Lao Sung)(又稱高山寮族),占人口的10%;住在中高山地的寮順族(Lao Theung, Lao Thoeng )(又稱中高山寮族),占人口的24% ;住在低地寮國的寮龍族(Lao Loum, Lao Lum)(又稱低河谷地寮族),占人口的66%。在寮國獨立後,寮龍族之主要族群是寮族和泰族;寮順族之主要族群是卡族(Kha);寮松族之主要族群是苗族(Meo)和猺族(Yao, Mien)。
1999年春季,「寮國族群團體國家建設研究部陣線」(Lao Front for National Construction Research Department on Ethnic Groups)派遣人員調查寮國各地種族情況,最初的報告指出寮國有55個種族,後來減為49個。在2000年8月13-14日正式接受該一調查結果,成為官方的種族數字。基本上,寮國種族分為四大類別:
1.寮泰族(Lao-Thai):有8個族群,包括寮族(Lao)、普泰族(Phuthai)、泰族(Tai)、留族(Lue)、元族(Yuan)、沙克族(Saek)、揚族(Yang)、泰怒族(Thai Neua)。
2.蒙明族(Hmong-Mien):有2個族群,包括蒙族(舊稱苗族,意即自由人)和魯明族(Lumien)。
3.中國-西藏族(Chinese-Tibet):有7個族群,包括阿卡族(Akha)、辛西里(Singsili)、拉胡族(Lahu)、西拉族(Sila)、哈乙族(Hayi)、儸儸族(Lolo)、霍族(Hor)。
4.孟高棉族(Mon-Khmer):有32個族群,包括崁姆族(Kmmu)、普來族(Plai/Prai)、新木恩族(Singmun)、封恩族(Phong)、天恩族(Thaen)、伊度族(Idu)、畢特族(Bit)、拉眉特族(Làmet)、山道族(Samtao)、卡坦族(Kàtang)、馬倥族(Màkong)、特里族(T'li/T'ri)、塔歐伊族(Tà-Oy)、伊魯族(Y'lù/ Y'rù)、特連族(Tlieng/ Trieng)、雅族(Yàe)、拉偉族(Làvi)、不老族(Blao/ Brao)、卡土族(Kàtu)、歐伊族(Oy)、克連族(Klieng/ Krieng)、沙丹族(Sàdang)、拉拉克族(Lalàk/ Ralàk)、司威族(Suay)、高棉族(Khmer)、帕可族(Pàkò)、土姆族(Tùm)、恩光族(Nguan)、孟族(Mon)、克里族(K'li/ K'ri)、成族(Chéng)。
另外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t, CIA)的資料,寮族(Lao)佔 54.6%、克茂族(Khmou)10.9%、蒙族(Hmong)8%、泰族(Tai)3.8%、普泰族(Phuthai)3.3%、留族(Leu)2.2%、卡坦族(Katang)2.1%、馬倥族(Makong)2.1%、阿卡族1.6%、其他族(10.4%)、未明族群1%。
Laotian一詞是指寮國人民,Lao一詞是指寮族。
寮龍族說的是泰-卡代語系(Tai-Kadai),例如寮語(Lao)、魯語(Lue)、泰丹語(Tai Dam, Black Tai)、泰登語(Tai Deng, Red Tai)。寮龍族較喜歡住在低地河谷地區,從事稻米農作生產。寮順族是住在中部的土著,原本是在低地種稻為生,後來遭到寮族的驅迫,而遷移到中部山區。寮順族的文化和語言比寮龍族更為複雜,包括在北部的崁姆族(Kammu, Khamu and Khmu)、拉眉特族(Lamet),在中部的卡坦族和馬倥族,在南部的羅文族(Loven)和拉衛族(Lawae)。寮松族為住在北部山地的少數民族,主要族群有蒙族,又稱苗族,另有猺族、黑泰族(Black Thai)、道族(Dao)、撣族(Shan)、阿卡族、拉胡族和幾個說藏緬語(Tibeto-Burman)的小族群。
基本上,上述諸族群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住在河谷地帶的族群,一是住在高地的族群。前者種植水稻,信仰佛教;後者種植旱稻,信仰拜物教。二者在生活習慣、想法和政治態度上皆不同。傳統上低地寮族並沒有同化高地寮族的政策或想法,而是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
雖然種族之間在血統和風俗習慣方面有差異,但很少發生直接的衝突。歷史上偶爾會因為剝奪的模式和爭奪自然資源,導致族群間的緊張,而爆發衝突,直至1990年代初還曾發生。例如,低地泰寮族移入河谷低地,迫使寮順族移到高地,在政治上取得優勢。寮順族常被稱為「卡」族(Kha),是「奴隸」的貶詞,反應他們居於社會的貶抑地位。此一稱呼的來源是因為在18世紀和19世紀,寮國南部有奴隸買賣,常涉及寮順族。
法國殖民統治時期,加強低地寮族的地位,給予他們教育以及任命他們出任地方和省級官員。在1900年代初,寮順族和寮松族進行數次反抗寮泰族和法國當局的活動,最後都被鎮壓。在 1950年代,左派的「巴特寮」(Pathet Lao)甄選寮順族和寮松族加入,參加對抗法國的軍事活動。自1975年起,寮順族和寮松族在中央和省級的官員人數增加。
寮國憲法規定人民有信教自由,幾乎大多數人都是信奉佛教,寮龍族信仰小乘佛教,部分寮順族信奉拜物教。佛教徒約佔60%,拜物教及其他宗教約40%,後者包含1.5%的基督教徒。
第二節 早期歷史
寮國族群從何處而來?並無確切的史料足資證明。寮國是內陸,沒有濱海,因此其民族從海上遷移而入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是經由湄公河順流而下。湄公河的上游是中國的瀾滄江,發源自雲貴高原,約在公元前第2世纪末在中國雲南境內的瀾滄江段出現哀牢國,其族人可能順著湄公河下游遷移,在各個較平坦的河谷地定居。哀牢族跟印度支那半島上的泰族、撣族、占族應是血緣相近的族群,風俗習慣也接近。緬甸的撣族的「撣」(Shan)與泰國的暹族的「暹」(Siam)、南掌的「掌」(Xang)、古代越南的越裳的「裳」和中越占族的「占」(Cham)等字,應是相同的古音而不同的音譯,都是指古代的暹種族。
雲南通志一書對於南掌一名之起源有如下清楚的界定:「老撾係俗名,南掌係國號,方言以水為南,以象為裳(應為掌),因水土出象,故名南掌,即古之越裳氏,僻處雲南之極西,與交趾、緬甸交界,其人民繁盛,疆域遼闊亦與兩國相等。」
清朝的皇朝通典一書的說法則有不同,該書記載:「南掌本老撾部屬,其俗佩雕刀為飾,故呼為撾家,古為越裳氏地,明嘉靖間始稱南掌。」
普爾斯納(Vatthana Pholsena)舉述一位寮國作家郎帕西(Douangsai Luangpasi)在1996年出版了昆滄王國(Anajak Khunchiang, Kingdom of Khunchiang)一書,郎帕西認為Lao字是指Dao,意指天上的星星,該一民族原先住在北方高海拔的地區或來自上天,哀牢一詞就是源自該Dao字。中國人在黃河上游遇見哀牢人,彼此來往相互協助,中國人對於Ai Dao之發音不正確,轉音變成Ai Lao。普爾斯納認為郎帕西該一說法沒有引用資料來源,很不正確。普爾斯納說實際上在寮國小學教科書卻教導寮國人是源自數千年前中國的哀牢國的後代遷移到今天寮國境內。他批評該一說法忽略了澳亞(Austroasiatic)語族的起源,1995年寮國的人口普查,屬於澳亞語族佔總人口的23%,他們包括孟高棉族22.7%和越蒙族(Viet-Muong)0.3%。普爾斯納的說法受到若干語言學家的影響,特別是澳洲學者貝爾烏德(Peter Bellwood),貝爾烏德將東南亞語系分為四個,包括澳亞語系(Austroasiatic)(分佈在越南和柬埔寨、印度東北的Munda)、南太平洋島嶼語系(Austronesian)(分佈在台灣、越南南部占族Cham活動區、馬來西亞、菲島和除了說巴布亞語的Irian Jaya、Timor、Alor、Pantar、Halmahera等地之外的印尼群島)、藏緬語系(Tibeto-Burman)(分佈在緬甸)、和泰卡代語系(Tai-Kadai)(分佈在泰國)。
此外,德威(Barend J. Terwiel)亦認為源自中國漢朝的哀牢族與今天寮國的寮族並無直接關係,在第8世紀在雲南建立的南詔國也不是哀牢的後代,說藏緬語的儸儸族(Lolo)才是。
前述普爾斯納的說法過於受到語言族群之假設性理論之影響,其實以語族之角度來排除哀牢族,並不妥當,因為寮國南部屬於孟高棉族,是貝爾烏德所定義的澳亞語系,而位居寮國最大族群哀牢族,不屬此一分類。儘管一些學者質疑哀牢和今天寮族的關係,但中國古書的記載應是一個很具參考價值的著作,它說明了哀牢族分佈在今天泰北、寮國北部、越南西北部、中國雲南到四川一帶的山區。泰族人自稱哀牢。至於哀牢族是否為一個單一族群,中國古籍並未如此說,當時應該還有其他少數民族存在,而哀牢族應是較大的族群。因此,哀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通婚混血是可能的,他們的後代分別定居在不同地區後,逐漸演化成各具特性的族群。
2006年,寮國和澳洲考古學家在素旺那曲(Savannakhet)的西朋(Sepon)進行挖掘,該地是古代銅礦場,約在2500年前即有冶煉銅礦,附近一處墳墓發現有銅錠和銅礦石、玉石珠和瓦罐的陪葬品。該遺址和越南的銅鼓文化有關連嗎?考古學家正在研究中。越南東山遺址發現的銅鼓,時間約在西元前800-200年之間。
除了考古發現外,有關於寮國早期王朝的情況,中國文獻的記載有限。這些中國文獻紀錄並不完全,僅略微提及這些國家何時到中國朝貢,對於其國情之介紹大都很簡略。茲依其在中國載籍中出現的前後順序,列述如下。
(一)文單國
在中文文獻中,第一次提到文單國的時間約在625年,唐書曾記載:
「唐高祖武德8年(625年),文單西北屬國曰參半,使者來。道明者亦屬國,無衣服,見衣服者,共笑之,無鹽鐵,以竹弩射鳥獸自給。」
關於文單之地點所在有不同說法,有謂之在寮國南部的萬象(永珍)。王頲認為是位在泰國東部穆達漢(Mukdahan)府南面附近。
宋朝王溥認為文單即陸真臘。辛姆斯(Peter and Sanda Simms)認為陸真臘的首都在寮國南部占巴寨的瓦普(Wat Phu,或Wat Phou)。瓦普約在公元第5世紀建立許多印度教寺廟,供奉濕婆神。當高棉帝國在第13世紀接受小乘佛教後,該地的宗教信仰亦變成小乘佛教。該地至今尚存的印度教寺廟和佛教寺廟之遺址在2001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二)道明國
元朝周致中所撰的異域志卷上道明國條記載:「與野人同,國人不著衣服,見著衣者即共笑之。俗無鹽鐵,以竹弩射蟲魚,俗稱脫個桂板者此也。」
道明,約在寮國北部。有認為是堂明的另一種稱呼。有認為位在寮國東南部或緬甸沿岸。景振國認為堂明位在寮國北部一帶。
(三)陸真臘
「唐太宗貞觀2年(628年)11月,真臘國又與林邑國俱來朝貢。太宗嘉之,賜賚甚厚。今南方人謂真臘國為吉蔑國,自神龍以後,真臘分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澤處,今謂之水真臘半。以北多山阜處,今謂之陸真臘,亦謂之文單國。貞觀中,累遣使朝貢。」新唐書亦記載說:「神龍後分為二半:北多山阜,號陸真臘半;南際海,饒陂澤,號水真臘半。水真臘,地八百里,王居婆羅提拔城。陸真臘或曰文單,曰婆鏤,地七百里,王號『屈』。」
泰國學者隆恩(Rong Syamananda)認為真臘在706年分裂為水真臘和陸真臘兩國。水真臘位在湄公河下游河谷和交趾支那(位在越南南部),其首都在山布普拉(Sambhupura)或山勃(Sambor)。陸真臘位在湄公河上游河谷,首都可能在今天寮國的他曲(Thakhaek)。他曲為甘蒙省首府,位在湄公河畔,其對岸是泰國城市那空拍儂(Nahkon Phanom)。至857年,水真臘和陸真臘透過通婚而合併,開啟了高棉帝國。
布里格斯(Lawrence Palmer Briggs)認為真臘早期的主要活動地區在蒙河(Mun)流入湄公河河口以下,寮國東南部湄公河沿岸的巴寨(Basak, Bassac, Passac)。巴寨,應是現在所稱的占巴寨(Cham Passac)。
另有一說認為陸真臘的首都在斯里司塔普拉(Shrestapura),它位在占巴寨的附近。
真臘在1197年兼併占城(Champa)後,其領土疆域包括東到占城海岸,西到緬甸蒲甘王朝以東,北到寮國永珍,南到泰南半島,國勢達到頂峰。換言之,在西元第12世紀,寮國南半部是屬於柬埔寨的領土。
上述諸古國之所以在中國文獻中有記載,乃因為海道通行的關係,來自扶南(第3-5世紀柬埔寨古名)和真臘(第5-17世紀柬埔寨古名)的消息,所以才被記載在中國史書中。這些古國距離中國遙遠,且關係不密切,少有人知悉其國情,故中國文獻對之記載有限。
至於寮國北部,因為山高險阻,交通不便,與中國沒有交流,在第14世紀以前中國文獻對之鮮少紀錄。不過,寮北地區若有族群居住,應也是屬於部落山寨(或村鎮)(muang),有酋長統治。其情況跟泰北的蘭那(Lan-Na)、孟萊(Muang Lai)、清康(Chiang Kham)、清彰(Chiang Chang)、清萊(Chiang Rai)等部落山寨一樣。
在第8到12世紀寮北地區有兩個山寨國,一個是斯里葛塔普拉(Sri Gotapura),靠近他曲(Thakhek),另一個是蒙沙瓦(Muang Sawa),即今之琅勃拉邦。這兩個王朝可能受到孟族建立的墮羅鉢底(Dvaravadi)的文化之影響,墮羅鉢底興起於第6世紀,到第11世紀時勢力達到泰國中部的羅斛(Lopburi)一帶,它信奉小乘佛教。高棉在第11世紀勢力達到頂峰,其勢力控制泰國中部到素可泰(Sukhothai)一帶和寮國南部,惟其信奉大乘佛教,而從各種文物和雕刻可知,寮國在第11世紀和第12 世紀盛行佛教,受到墮羅鉢底和高棉兩種文化的影響,因為宗教因素,使得各地的泰族村寨團結成更大的村鎮,甚至出現王朝。
(四)盆蠻
盆蠻在1448年請求內附越南,改為歸合州,其地東南界義安省、廣平省,西北與興化省、清化省相連。其族群分布地位在今奠邊府以西至金三角湄公河止,南到琅勃拉邦,北到中、寮邊界,應該位在今天寮國的川壙,以及包括今天越南西北部的萊州、山羅和奠邊府的泰族自治區和西雙版納之間的地區。
【越南史】
越南是隔著南海與臺灣相望的鄰居,兩國在最近的二十多年發展著密切的經濟和文化關係,雙方通婚的人數亦有數萬人。越南雖採取社會主義制度,但究其實還是難以消除其一千多年的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力,此點與臺灣的思想文化相近,因此台商大量進入越南投資,越南年輕學生則相率到臺灣就學或受技術訓練。臺灣成為越南學習的對象,在互賴和相互提攜的情況下,兩國關係與日增強。
越南曾受中國一千多年的殖民統治,其人文和社會風俗習慣深受中國影響。在地緣政治上,亦因與中國領土相鄰,而有唇齒相依的關係。越南自古為中國南方的屏障,友好的越南,有助於中國南疆的安全。當第十九世紀越南遭法國入侵時,中國被迫出兵協助越南抗法,終因不敵法國軍力,而被迫承認越南為法國保護國,連帶影響中國南疆的安全。當越南企圖建立其在印度支那的霸權地位時,不僅會改變印度支那的權力關係,而且會影響中國南疆的安全,以致於爆發越南入侵柬埔寨及中國發動對越南之懲罰戰爭。越南位處中國的南鄰,雙方存在著微妙的關係,多年前一位越南駐臺代表問筆者一個問題,「越南應如何與中國相處?」他的問題反映了越南面臨著中國之壓力,無所適從。筆者贈予他四個字「若即若離」,意思是說中國是一個大國,你與它過於親近,將因其政治和文化之滲透而受制於它。你若與它疏遠,有損其大國威望,將引發它的不滿,以為你有不利於它的行為,而引發武力攻擊。在國際間,越南最好不要採取1978年的作法,企圖聯合蘇聯對抗中國,其結果就是引來中國的報復。越南應該像現在加入東協,採取中立不結盟立場。
古越南國版圖只到義安以北,以後逐步向南發展,滅了越南中部的占城國,再繼續南下佔領原屬柬埔寨的湄公河下游三角洲地區。到第十九世紀中葉,甚至向西發展控制柬埔寨。泰國見作為緩衝國地位的柬埔寨遭越南侵佔,亦起野心,出兵入侵柬埔寨,導致泰國和越南分別控制柬埔寨。柬埔寨需同時向越南和泰國朝貢。1863年,法國勢力進入柬埔寨,才驅逐越南和泰國的勢力,而成為新的殖民主人。從該簡述可知,越南有領土擴張的歷史軌跡,其入侵柬埔寨是滅人國家,為國際法所不容。同樣地,越南指稱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為其所有,亦是貪圖非其所有之領土,總有一天會為此付出代價。
在近代史上,越南人受盡戰爭苦難,此並非越南人好戰,乃因少數菁英誤導國家發展方向,而引進外國勢力,最後卻被外國勢力反噬。戰爭是一時的,不會長期都在打戰,而越南卻從二次大戰結束後一直打到1979年,甚至1988年還跟中國在南沙群島發生海戰,沒有一國的領導人會以長時戰爭為傲,吾人亦無法以此而讚揚戰爭英雄人物,因為在這漫長的戰亂中,死難人數超過三四百萬人,而戰爭的結果卻是回到當年要打倒的政經體制。這是歷史的諷刺,戰爭並不能解決正義的問題。
筆者在2009年寫了越南近現代史,當時還沒有想寫越南古代史,因為越南學者陳重金的越南通史已處理過該段歷史。經過這些年,在教學之餘,對於越南古代史還有一點心得,因此開始整理上課筆記,逐步完成本書。本書有關越南現代史部分有些段落係節錄自越南近現代史一書的部分資料,惟有修改增補新資料。
對於越南第十到第十九世紀之文獻資料,越南文獻有限,主要有大越史記全書、欽定越史通鑑綱要及大南寔錄等部史書,因此本書在處理該一階段的歷史時,引述上述諸書,再輔以中國文獻,作為對照。本書處理方式是依據越南各個王朝為經,再以其任內之內政和對外關係為緯,按年代順序摘要、論述重要政策內容。為便於讀者知悉政策內容,所以有時會摘錄史料全文,若中國文獻和越南文獻對於同一件史事有不同記載,則將兩種文獻資料並列。此一處理方式之目的,即在讓讀者對越南史有一個比較完整及可靠的資訊。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臺灣花蓮市人
陳鴻瑜謹誌
2019年1月22日
【泰國史(增訂版)】
增訂版序
當本書第一版印刷後,泰國再度爆發軍事政變,各種政治勢力重歸馴服,偃旗息鼓,示威抗爭各街道重現車水馬龍,不再像過去數年在街頭上吶喊、鬥毆的肅殺景象。泰國重新在泰王和軍人共治的體制下運轉,政黨和政客靠在一旁,這已成為泰王蒲美蓬治下的特殊政治模式,蒲美蓬憑其特殊的政治魅力和精神感召,才能在政變、頒佈新憲、民選國會、動亂、再度軍變的循環中治理,因此,很難想像往後在沒有蒲美蓬之情況下泰國會變成什麼模樣?
至今帕拉育執政已一年多了,社會恢復秩序,工商業開始復甦,觀光客回流,整體而言,泰國正在恢復國家元氣之中。由於黃衫軍和紅衫軍的殘餘勢力尚在,只是暫時避風頭,養精蓄銳,以待再度國會選舉之機會,故帕拉育不會貿然推出國會選舉,否則會再度引發兩股勢力較勁。近年引發政治動亂的塔信家族,已暫告退出政治舞台。只要蒲美蓬國王在位一天,流亡在外的塔信就無返泰之日。
臺灣讀者對於泰國情有獨鍾,對於其歷史文化特感興趣,本書才能獲讀者青睞。值此再版之際,再對泰國政治作一簡評,敬請讀者諸君指教。
陳鴻瑜 敬啟
2015年8月8日
自序
筆者想寫泰國史已醞釀十多年,皆因諸事耽擱而未能完成,今完成初稿,謹贅數語以記之。
關於泰國之早期史料,中文歷史文獻應是最為豐富者之一,為筆者撰寫泰國古史時主要參考來源。惟中文古文獻偏重泰國對中國的朝貢關係,且屬斷代的紀錄,對泰國內政歷史之發展較少著墨。在英文文獻中,對泰國史則有較為詳盡和完整的記載,因筆者不諳泰文,故主要參考文獻是英文資料。
在撰寫過程中最感困難者,乃泰國早期歷史跟其他東南亞國家之早期歷史一樣,缺乏信史,以致於人名、地名和歷史事件之內容,不僅中文文獻和英文文獻記載的人名拼音不同,而且每本英文著作記載的人名拼音也不同。其次,在這些文獻中,經常會將人名和官銜混用,以致於官銜被誤認為人名,最明顯的是曼谷王朝的建造者昭披耶卻克里是官銜。第三,對於歷史事件的描述,各書也出現差異性記載。本書將這些不同的記載寫在註釋中,俾讓讀者參考索查。
造成寫作泰國歷史之困難的原因,是泰國缺乏早期歷史文獻,不是被戰火所毀,就是沒有保存文獻的機構。最嚴重的一次文獻毀滅性浩劫是1767年緬甸軍隊佔領及焚燒阿瑜陀耶城,使得許多文獻失傳。以後曼谷王朝穩固統治後才逐步修史,因為佐證資料有限,有些歷史事件就憑史官(史家)記憶或少許的碑文記載重新整理撰述,就造成彼此差異及不連貫的現象。
筆者參考的文獻是英文作品,而有些英文作品是從泰文轉譯而來,在轉譯之間難免有語意不清楚的地方,對於若干名詞或泰國歷史有疑義之處,請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目前在泰國卜蜂集團(CP)正大管理學院(Panyapiwat Institute of Management)擔任專任講師的林漢發幫我查詢泰文的記載,特此一併致謝。
筆者以數十年教授東南亞史之經驗,將泰國歷史之研究心得整理完成此書,本書偏重政治史,專列文化一章,對於經濟、外交歷史僅約略述及。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陳鴻瑜 謹誌
2014年1月29日
【新加坡史(增訂本)】
增訂版序
新加坡的建國者李光耀已離世,其所建構的新國發展模式將成為新國及其它國家的典範。新國的建國史就是李光耀一生的政治奮鬥史,他的思想和觀念左右了新國在英國和馬來西亞、甚至東南亞之間的權力關係發展路徑。一個華人移民的後代,歷經了數百年的努力,終於在東南亞異鄉建立一個華人政權,說其為異數當不為過。
從2015年的國會選舉可知,李顯龍領導的政府持續獲得新國人民的支持,政府人才交替堪稱順利,經濟發展亦相當平穩,政府對於未來規劃的重點產業也循序在推動,李光耀體制將會穩定往前進展。
為世人所關注的新國的民主開放問題,從吳作棟執政起就已稍加放寬言論的自由度,但似乎並非大家關心的議題,也非選舉時反對黨主攻之議題。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仍是新國發展的兩大支柱,主因是新國以吸引外商投資設立公司為目標,若有政治衝突或過度的政治競爭,將影響外商在新國發展之意願。
在後李光耀時期,新國仍將秉持其靈活的商業營運策略經營國家,其所設定及計畫的未來發展目標,將如前一樣按步實行,一個小而美的國家體制將會繼續屹立在東南亞。
陳鴻瑜謹誌
2016年3月31日
【緬甸史】
序
寫緬甸史,原不在筆者的計畫之內,蓋因台灣距離緬甸遙遠,緬甸長期鎖國,禁止觀光客,因此台灣對於緬甸相當陌生。台灣人民對緬甸之認識,大都來自新北市中和南勢角的緬甸街。長期以來,緬甸採鎖國政策,國際間少有緬甸的報導,其在區域政治和經濟上亦無足重要,因此,在課堂上緬甸並非一定要討論的對象,學生對緬甸亦缺乏興趣,所以長期以來,緬甸在高等教育中都被忽略,好像是不存在一般。
近年,受到國際情勢變化之影響,緬甸不得不開放,各國爭相前往投資,觀光客亦絡繹前往參觀其幾近時光停滯的風景勝地。新聞媒體開始大量報導緬甸的變化,尤其是翁山蘇姬遭到軍政府的壓制和軟禁,其奮鬥事蹟屢在媒體報導,引起世界的關注,緬甸的政治民主化和經濟改革開始吸引學者的研究興趣,有關緬甸的報導和研究日漸增加,受此氛圍之影響,筆者才動念整理緬甸史料,寫成此書。
跟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有關緬甸英文歷史著作,使用的人名和地名的拼音有些差異,對於早期歷史的描述也有不同之處,尤其是緬甸和中國之關係,其記載和中國古籍之記載亦有差異,對於這些問題,筆者將相關論點併陳,一一加以列舉說明,俾讓讀者知道其異同。
緬甸主要族群是緬族,其王朝世系基本上是以緬族為主幹,至於周邊的孟族、撣族和克倫族,除非其因戰爭或兼併而與緬族發生入主緬族控制區及政體合併現象,才列入此書中,否則將不單獨針對孟族、撣族和克倫族加以論列。這些少數民族在緬甸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會有少數民族一節加以敘述。
跟筆者寫作泰國史和柬埔寨史的風格相同,在本書中主要敘述緬甸的政治史,中間會略述其經濟發展情況。本書列有緬甸文化專章,俾讓讀者知悉其文化特點。
本書主要參考英文和中文文獻,除了書籍、期刊論文、報紙外,亦使用網路資源,它提供了即時資訊和查閱資料的便利。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陳鴻瑜 謹誌
2014年1月29日
【寮國史】
序
寮國位在印度支那半島的內陸地區,又是一個共黨政權,長期以來與世隔絕,臺灣學者和商人也很少對它感到興趣,即使在1993年的南向政策下,也很少台商前往寮國投資。在高等教育方面,亦因為寮國缺乏戰略重要性,一般都是略而不談寮國政情。以寮國作為學位論文者,更是鳳毛麟角,寥寥無幾。坊間書店很少有介紹寮國歷史的書籍,新聞媒體對於寮國的報導也是極少,可以這樣說,臺灣對寮國是相當陌生的,此引起本人想介紹寮國歷史的動機。
筆者參閱許多有關寮國史的英文著作,跟其他有關緬甸、柬埔寨或泰國歷史的著作一樣,最感到困擾的是人名、地名和史事,各書皆有各自的拼寫和記載,甚至年代時間也有差異。為了讓讀者清楚人名和地名,本書會在英文人名後面附上不同的英文拼寫,在註釋中則呈現不同書的有關年代和史事的不同記載。
在中國的古文獻中亦有若干有關寮國的記載,不過,都非常簡略,而且當時中文記載的寮國國王姓名,跟英文著作中的國王姓名有明顯的差距,因此只能從年代來推斷同一個年代的國王姓名。中國文獻記載的有關老撾或南掌的史事,幾乎都是以琅勃拉邦王朝為對象,對於永珍王朝或寮國南部的占巴寨王朝則少有記載。
跟筆者撰寫泰國史、緬甸史、柬埔寨史的寫作風格一樣,本書主要是以政治史為主,經濟部分僅略微提及,有一專章討論寮國文化。
本書如有疏漏之處,敬請博雅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陳鴻瑜謹誌
2016年2月22日
約翰.康納利(John Connelly)
石川博樹、太田淳、太田信宏、小笠原弘幸、宮宅潔、四日市康博等編著;【監修介紹】__吉澤誠一郎、藤井崇、青谷秀紀、古谷大輔、坂本優一郎、小野澤透等編著;【監修介紹】__金澤周作
阿蘭‧柯爾本(Alain Corbin)
安娜琳.德黛(Annelien De Dijn)、西蒙.韋伊(Simone Weil)
馬克‧巴伯斯(Marc Bubbs)、中野.詹姆士.修一
艾米.史都華(Amy Stewart)
曾心怡(花花老師)、莎碧瑞娜‧蘇‧達尼爾斯(Sabrina Sue Daniels)、章致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