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490 元
數量:
雙11購書慶,任選2件72折
全館【單書】75折
雙11購書慶(滿799送2025歷史轉換曆)
當帝國主義與美洲原住民族碰撞,將會激起什麼火花?
跳脫白人史觀的囿限,直視北美原住民族如何用鮮血與汗水捍衛家園!
1776年,東北方一群想脫離英國控制的新移民登高一呼,美國隨即抽芽誕生,這是一個全世界都習以為常的白人史觀敘事。然而,美洲是如此廣大,在東北部十三殖民地燃起陣陣硝煙之際,革命從未到達的西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新舊世界的碰撞,帶來的除了疾病、殘殺,還有什麼?氣候、早期部落貿易、地理因素,又是如何影響這個時代?而西班牙、英國與俄羅斯的殖民,是如何與西岸原住民族合作與衝突,又是如何沾染了血跡?大陸西岸多元族群的碰撞與激盪、疾病與物種的傳播與交流,這些被歷史遺忘的故事,卻激起了比東岸更燦爛的火花!
在1776年北美革命的同時,北美大陸並未時間停止,作者挑選了九個地區作分析,在他生動的描述下,我們看見一個更全面的全球性人群交流現象: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克勞迪奧.桑特,從商業、環境與生態的角度切入,一覽各地人群與北美原住民族的互動與交流、探究北美大陸東岸上的斑斑血跡,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全球化、非殖民者角度的美洲史。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專長為早期美國史及美洲原住民研究。桑特是獲獎無數的作家,第一本書《事物新秩序:財產,權力和克里克印第安人的轉型,一七三三~一八一六》就以深刻的北美原住民族群個案研究,榮獲二○○○年美國南部史協會及美國族群史學會最佳圖書獎,一舉打響知名度。次作《黑人,白人和印第安人:種族與美國家庭的瓦解》探索種族制度對十八世紀美國原住民南部混合種族家庭的影響,也獲得二○○五年南衛理公會大學頒發最佳非小說類圖書獎。
在桑特這本二○一四年的著作《一七七六革命未竟之地》中,他抱著更大的野心,企圖挑戰既有歷史傳統,也就是一七七六年美國建國革命的主敘事。他從童年的歷史學習經驗出發,反省美國人對自身國家歷史的片面認識。這次,桑特用他長年累積的北美原住民族研究為基礎,以一個更全面的視野,帶領眾人進入那個廣大、未知的十八世紀美洲西部大陸。
羅亞琪
羅亞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猶太教四千年》、《低碳飲食大革命》、《運動健護全書》等。
專文導讀
康培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褚縈瑩(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聯名推薦(依筆畫順序排列)
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馬雅人(FB 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
謝哲青(知名節目主持人)
美國號稱「自由人的土地」,但它今日國界的形成,卻是東北十三州的盎格魯撒克遜建國者向大陸西向南殖民擴張,掠奪北美各原住民族土地與自由的過程。美國是現代民主共和政體的典範,但托克維爾所再三稱頌的「美國民主」的成長與確立,同時也是新共和國與舊帝國在新世界爭霸,最終成長為沒有帝國之名的大陸帝國的過程。本書揭露了如今已被遺忘的美國國家形成背後的基礎性暴力(foundational violence),令人深思。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吳叡人
空曠、被動、征服、遷移,可能是美國西部拓荒視角下,臺灣人對於十三州以外的原住民族歷史的想像與關鍵詞。《1776革命未竟之地》相當精彩地,帶給我們主流以外的視角,訴說好幾段「不為臺灣人知的歷史」。
──FB 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 馬雅人
在《1776革命未竟之地》中,我們看見了歷史的進程,捲入了更多外來因素與媒介營力,也加速了變動的步伐。終究全球人類的歷史,約略都是在此一時代加快了腳步,也擴大了互為影響的規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康培德
《1776革命未竟之地》雖然仍以今日的美國疆域為主要地理舞臺,卻以一種去美國中心的方式,縫合了種種歷史意識分裂。南北半球的對立、伊比利與大不列顛的對比、歐洲勢力的殖民競奪,甚至是殖民者與原住民族的盛衰消長,這些對立的框架不再足以呈現美洲。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由多組棋手輪流對奕的繁複圖像。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褚縈瑩
導讀 連結北美洲與福爾摩沙──跨越既有認知的全球史/康培德教授
導讀 縫補那分裂的美洲史意識/褚縈瑩教授
導論
序言 西部投機:韓德森的外西凡尼亞殖民地
後記
謝辭
引用書目縮寫
注釋
軟金:阿拉斯加的阿留申人與俄羅斯人
在海洋哺乳動物的育雛季節,七名阿留申人離開家鄉,動身前往地平線以外的國度。這群人包含一對夫妻以及兩、三名孩童,前者來自面積僅四平方公里的薩馬爾加島,孩童們受到父親命令,為了解那些顛覆他們生活的民族,踏上危險的旅途。在一七七五年六月一日,他們登上十五公尺長的俄籍單桅帆船聖保羅號,朝西邊前進。船上有超過七千張的狐狸和海獺皮,而他們的目的地是西伯利亞。五十七天後,船長伊萬‧索洛維夫(Ivan Solov’ev)將這艘「強壯笨拙」的船停泊在距離阿留申村莊四千公里的鄂霍次克。這個由一百三十二棟「悽慘的木屋」所組成的小社區位於西伯利亞東岸的沼澤地上,是船隻用來啟程前往堪察加半島和美洲的俄羅斯港口。駐船水手和哥薩克人很愛喝酒,有多少「海獺幣」──當地貨幣的名稱──就買多少酒。他們身上處處是壞血病的症狀:皮膚蒼白、雙眼凹陷、大片瘀青,全因飲食缺乏新鮮蔬果又攝取大量酒精所致。
在這座破舊又孤立的城鎮,其中兩名阿留申人表示他們希望盡快返家,不要再繼續前往那些「偉大的俄羅斯城市」,另外五人則跟著父親和兄弟採獵的皮毛一起到了雅庫次克。這趟長達一千兩百公里的旅程橫跨崎嶇的山脈、多沼的森林和永凍平原,天氣好時需花費六週完成,但在冬季則有可能耗費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阿留申人第一次看見森林──阿留申群島的自然環境原本就沒有樹木──及在艱苦路途中喪命的無數腐敗馬屍。每年一月,氣溫平均可降到零下四十度,在有大海幫忙調節氣候的群島,他們從未經歷這樣的寒冷。後來一個新加入的成員寫到,冰冷「刺入體內,直達『骨髓』」,而且這「絕對不是譬喻而已」。
在雅庫次克,冬季來訪的旅人總認為空氣「總是瀰漫著雪花」,隊伍中的一名女子去世了。其餘四名倖存者持續向西南方前進,沿著勒拿河行走兩千公里,最後來到貝加爾湖附近的一個小小拓居地──卡楚格。他們在那裡遇到當地的布里亞特人,他們會騎乘有角的牛隻,並使用這些牛隻工作。後來,他們還途經羊群以及耕作良好的小麥、黑麥與大麥田。繼續前行兩百五十公里,他們終於抵達伊爾庫次克這個有著兩萬居民的大型城鎮。
這座城市有醫院、劇院、學校、肉店、魚市和市集,使阿留申人的聚落相形見絀。畢竟,他們最大的村落也只住了幾十人。事實上,全世界的阿留申人(約一萬六千人)加起來都不及東西伯利亞這座首府的人口數量。每年,來自阿留申群島的數千張皮草和西伯利亞的數百萬張皮草都會匯集到伊爾庫次克,其龐大的倉儲營運規模是阿留申人完全無法想像的。在這裡,皮草會根據品質劃分等級,最好的會被送到歐俄地區,其餘的則通過貝加爾湖,抵達色楞格河的河口,接著再到上游的恰克圖。
一七二七年簽署的條約規定,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貿易一律必須通過恰克圖或特魯海圖,這個更東邊、更偏遠、商業活動從未特別興盛的地方。恰克圖有幾棟富裕商人的高級住宅、一支龍騎兵的分遣隊,還有一個掌管葉大黃(跟歐洲人常見的大黃不同)乾燥、磨粉和分級程序的倉庫。俄羅斯政府壟斷這種昂貴根莖植物(據說它有寶貴的藥用功效)的買賣,還有一個藥材商隨時負責批准每一筆交易。其中,最珍稀的大黃會送到聖彼得堡,供御用藥房使用。此地進口的貨品則包含棉花、絲綢與茶葉。
俄羅斯商人提供皮草做為交換。每年,兩百萬到四百萬張的西伯利亞松鼠皮會運至恰克圖。西伯利亞也產狐狸、黑貂和豢養的虎科動物的皮草。阿留申群島則出產狐狸皮以及所有皮草當中最珍貴的海獺皮,用在中國貴族的朝廷服飾上。海獺的皮毛是所有哺乳動物當中最密的,估計每一平方英寸就長有百萬根毛髮,是海狗的兩到三倍、狗的十八倍。十八世紀有無數人描寫這些毛草的美麗光澤。一七四一年伴隨維圖斯‧白令到阿拉斯加探險的博物學家蓋歐格‧史特勒(Georg Wilhelm Steller)便表示:「這些皮草的光澤超越了最烏黑的絲綢。」(史特勒對海獺肉也十分激賞:「蠻美味的」,母海獺比公的「軟嫩美味許多」。)在西伯利亞的海岸,海獺皮會以十到十五盧布的價格賣出,在伊爾庫次克賣三十到四十盧布,而到了恰克圖則可賣到一百到一百四十盧布的價格,整整翻漲十倍。在一七七○年代,皮草貿易幾乎占了俄羅斯海關收入的百分之八。
令人吃驚的是,恰克圖每年賣出數百萬張皮草仍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俄羅斯商人只得仰賴另一個北美洲的皮草來源。克里獵人會在距離阿留申群島東邊四千公里的加拿大中部,將河狸和水獺皮賣給哈德遜灣公司,哈德遜灣公司再把這些皮草送到倫敦。到了倫敦,公司會將皮草出口到聖彼得堡或是鄰白海的阿干折斯克。在一七七○年代,每年都有四萬到五萬張皮草完成這趟曲折的旅程。遠距貿易創造出來的其中一個匯聚點是,這些皮草當中有數千張會被帶到烏拉爾山脈以東的托波爾斯克,接著再靠雪橇運到恰克圖,跟阿留申的皮草一起收進倉庫。整趟旅程(圖三描繪的路線)約耗費一到三年的時間。源自北美的海獺和河狸皮就這樣往不同的方向──往東一萬四千公里、往西七千公里──繞了世界一圈。最後匯聚在俄中邊界的一個偏遠地區。這些皮草接著會從那裡被放在駱駝背上或牛隻所拉的雙輪推車上,前往北京侍奉中國皇室。
※
不過十年前,阿留申人相信世上所有的俄羅斯人就只有乘著漏水的小船探索他們島嶼的那幾百人。在一七七○年代,十六艘俄羅斯船隻來到群島蒐集皮草,每一艘都為當地居民帶來災難性的影響。聖保羅號在這方面不是特例。就在英國士兵在北美另一頭接受波士頓大屠殺審判的不久之前,這艘單桅帆船在一七七○年九月離開鄂霍次克展開五年遠征。船長伊萬‧索洛維夫雖不識字,卻是個經驗豐富的航海家,來自托波爾斯克這個在歷史上協助俄羅斯征服西伯利亞的城鎮。索洛維夫和他七十二名的船員先是在千島群島過冬,如往常般一邊狩獵、一邊為來年儲備糧食。等到一七七一年七月出發前往阿留申群島之時,已有十六名船員去世。
聖保羅號尋找皮草的路徑雖然很多人走過,卻依然充滿險峻。在十七世紀,皮草捕獵交易人(promyshlenniki)已經走過西伯利亞。這些外來者在沙皇的武裝部隊協助下往東挺進,一邊追尋珍貴的黑貂皮草、一邊為俄羅斯政府宣示土地。在這擴張活動的核心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路影響到遙遠的阿留申人:貢品(iasak)與人質(amanaty)。獻給俄羅斯政府的貢品通常是以皮草來計算,而為了確保人們繳納貢品,官員會從當地抓走人質。進貢帶給當地人很大的負擔,而且徵收貢品的手段也很殘酷。無數民族──薩摩耶、通古斯、雅庫特、尤卡吉爾等族──都承受了沉重的壓力,其中有很多民族甚至完全瓦解。十八世紀的俄羅斯人把這些人看作西伯利亞的「紅人」,相當於北美洲的印地安人,而西伯利亞則是「我們的祕魯」、「我們的墨西哥」或「我們的東印度」。
到了一六七○年代,皮草捕獵交易者已將西伯利亞許多地區的黑貂捕殺殆盡,只剩下價值不高的松鼠和白鼬。他們一邊繼續挺進,一邊征服當地民族,最後在世紀末抵達堪察加。謠傳東方存在著「偉大的國度」,再加上對亞洲和美洲地緣政治關係感到不確定,促使俄羅斯沙皇彼得一世及其後繼者支持維圖斯‧白令的「東海」探險之旅,希望找到連接北美洲跟西伯利亞的陸橋。結果,生於丹麥的白令發現了後來以他命名的海峽,而他本人則在一七四一年第二趟旅程將近尾聲時過世。倖存的船員從現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島嶼帶回了海獺皮,啟動了一場淘金熱,只是淘的不是黃金,而是俄羅斯人口中的「軟金」。到了一七五○年代,皮草捕獵交易人早以在阿留申群島進行捕獵與交易活動,獲取數以千計的狐狸和海豹皮草,當然還有最珍貴的海獺皮草。
阿留申群島像一道巨大的新月劃過北太平洋。在一七七一年的八月,聖保羅號抵達群島最東端,那裡的海獺和狐狸仍舊不少。一路上,船隻途經烏姆納克島,看見海拔高度兩千一百公尺的弗謝維多夫火山:這座巨大的火山坑綿延十公里,不斷冒出濃濃的黑煙,占據了島嶼的北部;在抵達阿留申群島之中最東邊、最大的烏尼馬克島之前,聖保羅號還在面積僅有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阿昆島停留過;而經過西邊另一個較大的島嶼烏納拉斯卡島時,索洛維夫船長只有繞過去。六年前,這座地貌起伏大、海岸線崎嶇的島嶼才剛發生過屠殺事件,而索洛維夫正是事件的主角之一。
在一七六三年,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號、三一號、約翰號以及阿德里安和娜塔莉號,這四艘船造訪了烏姆納克島和烏納拉斯卡島。這兩座島嶼是阿留申群島當中較大的島嶼,俄羅斯人在四年前才剛發現。這些船的船長從當地的阿留申人那裡徵收貢品,又帶走人質,以確保貢品即時繳納,他們自己也不會有危險。接著,如烏納拉斯卡島、烏姆納克島和鄰近島嶼的阿留申人所預期的,他們將船員分成狩獵小隊。阿留申人設想了一個計畫。根據索洛維夫的記載,當地居民會「先表示友好」,當俄羅斯人分頭進行狩獵和貿易時,再突襲他們。「用這樣的招數」,他們希望「殺死所有的俄羅斯人」。
在烏納拉斯卡島上,阿留申人偷襲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號的狩獵小隊。四名倖存者沿著海岸線逃回自己的船,卻看見一個櫃子被沖上岸,接著是船的殘骸與碎片,最後是夥伴被砍得慘不忍睹、四散在海灘各處的屍首。過了數個月,他們找到三一號,卻得知除了他們自己,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號的三十七名船員當中只有三名倖存。
原來,三一號也遭到攻擊,且很快就被摧毀。骨瘦如柴的船員因為同伴減少又得到壞血病,沒有辦法控制船隻,最後在大風大浪之中被吹到烏姆納克島,撞毀在岩岸。當晚,阿留申人襲擊了五十四名船難者。一七六四年七月,那場襲擊中倖存下來的十二名船員建了一艘皮製小船,繞了這座島嶼划行,尋找在群島之間進行貿易的第三艘船──約翰號。結果,在一個俄羅斯人建造的蒸汽浴地點,他們只找到焦黑的骨架以及被勒斃的二十名同胞,約翰號無人生還,因此究竟發生什麼事並沒有紀錄,一九七○年考古學家才發現了蒸汽浴和船員的遺骸。沒多久,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號以及三一號的逃難者,被最後一艘倖存的船隻阿德里安和娜塔莉號所搭救。一七六四年九月,索洛維夫停泊在烏納拉斯卡島,才得知皮草捕獵交易同僚歷經的一切苦難。
做為報復,索洛維夫在五次交手中殺了至少七十名阿留申人。他堅持:「我比較希望和他們好好談,讓他們斷了邪惡的念頭,跟俄羅斯人和睦相處。」但,十九世紀初受訪的年邁皮草捕獵交易者記得的卻不是這樣:有一次,索洛維夫被激怒後,「當場」殺了一百名阿留申人。他們回想當時,說那起血腥事件「很可怕」;還有一次,索洛維夫炸掉了一個裡面有三百名阿留申人的防禦措施,並用槍和刀擊殺沒被炸死的倖存者。一名交易人說,索洛維夫一共殺了超過三千人,這可能是誇大;另一名交易人則堅稱,他沒殺超過兩百人。然而,烏納拉斯卡島只有少少幾千個居民,就算只有兩百人罹難,也會對當地人口造成重大的打擊。
多年後,阿留申人堅稱索洛維夫是造成他們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他們說,這名俄羅斯船長殺了數百或數千人,很多人看到他接近就四處逃跑。此外,他還喜歡摧毀他們的拜達卡──阿留申人製作的小舟。一名俄羅斯人說,這些小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狩獵工具,「就像農夫的犁和馬一樣重要」。這些用皮覆蓋的小舟要花超過一年才能完成,因此為了趕工造舟,有許多難民死於飢餓或風吹雨淋。
一七八九年三名當地人回憶道,索洛維夫在烏納拉斯卡島和周遭的島嶼「射殺所有的人」。據說,他還做了一個冷血的實驗:他會把阿留申人排成一排,然後射殺第一個人,看看子彈有辦法穿過幾個人。有一次,村民逃到烏納拉斯卡島東邊的雞蛋島;這是一座躺在深度很深的海水中、懸崖峭壁高度達一百二十公尺的小小島。其多岩的海岸線讓索洛維夫難以接近,但他在第二次嘗試時成功登陸,殺死了躲在那裡的男女老少。阿留申人說:「那次屠殺非常殘暴,小島周圍的海水都被那些跳水或被丟進海裡的人的鮮血染紅。」
西部投機:韓德森的外西凡尼亞殖民地
「認為一座大陸可以永遠被一座島嶼所統治,是十分荒謬的一件事。」湯瑪斯‧潘恩在一七七六年於《常識》這本激勵美國革命分子的知名宣傳小冊中這麼說道。他還表示,這場戰爭「不是單單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個省份或者一個王國的事情,而是涉及一整座大陸的事,且這座大陸至少占據地球上可居住地區的八分之一。」就如愛國者大衛‧瑞姆賽(David Ramsay)所言,這八分之一後來可說占據了「地球四個角落的一角」,等著從「暴政和壓迫」之中解放。我們都知道這個解放故事後來是怎麼演變的,雖然我們有時候對某些細節並不是那麼清楚。美國革命支配了我們對這座大陸早期歷史的認知,乃至於一七七六這四個數字組合,本身就足以在我們的腦海喚起假髮、鵝毛筆與《獨立宣言》泛黃的抄本等意象。但,組成大陸會議、形成大陸軍(並使用大陸幣支付薪酬)的那些殖民地只占據整座大陸實際上的一小部分而已──準確來說,是將近北美大陸的百分之四。
在一七七六年,形塑這個國家的事件在整個北美洲各地都有發生,不僅僅只是在東岸。在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俄羅斯人正在蹂躪阿留申村莊;在舊金山,本土原住民族首次接觸到歐洲人;在臨海的聖地牙哥,庫米亞印地安人抵抗西班牙人,起義失敗後,造反者在後續數個月當中承受了苦果;同一年,蘇族發現了黑山。許多美國人對這些故事幾乎都是一無所知;這些歷史就跟我們在當下這一刻目睹的事件一樣叫人吃驚、難以預測。這些,就是《一七七六革命未竟之地》的主題。
我在舊金山長大,距離美國革命的發源地波士頓四千公里之遙。英國士兵和美國的急召民兵在一七七五年四月於列星頓和康科德交戰之際,舊金山還不存在。一七七六年六月底,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的前一週,荷西‧莫拉加(José Joaquín Moraga)在西班牙人所稱的悲苦溪(Arroyo de los Dolores)的湖畔,樹枝建了小屋。這就是悲苦傳教站,舊金山的第一個殖民開拓地。在大陸的另一端,一個年輕的共和國正在成形;然而,舊金山卻照著自己的步調發展。一八○八年,詹姆斯‧麥迪遜成為美國第四任總統前夕,俄美公司(Russian-American Company)的員工伊萬‧庫斯科夫(Ivan Kuskov)偷偷在舊金山埋了一塊銅匾,上面寫著:「屬於俄羅斯的土地」。四年後,他會在北邊不到一百六十公里處建造俄羅斯的軍事基地羅斯堡(Fort Ross)。
小時候,我對音樂的興趣大於對這些過往的興趣,因此多年來對自己出生地的歷史所知甚少。我的暑期音樂營剛好辦在俄羅斯河,這條河在羅斯堡南方數公里處流入太平洋。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對這條河的名字感到疑惑:它到底是叫「急流河」(Rushing River),還是「俄羅斯河」(Russian River)?急流河好像比較有可能。就當時的我所知,俄羅斯跟加州一點關係也沒有,而且把「急流」的字尾g刪掉,變成跟「俄羅斯」相近的字,對我這個爵士音樂明日之星來說一點也不奇怪。畢竟,爵士樂演奏家邁爾士‧戴維斯(Miles Davis)所出的專輯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工作》(Workin’)、《蒸騰》(Steamin’)、《放鬆》(Relaxin’)、《煮飯》(Cookin’)等密紋經典,全部都去掉的字尾g。所以,我覺得這條河的名字一定是「Rushin’」才對。
我對歷史的無知還有其他事情可以佐證。我八歲那一年,適逢美國建國兩百周年,我很開心地要去看世界上最大的生日蛋糕。我記得,這個生日蛋糕上描繪了美國革命的各個場景,被裝在貨車裡跨越大陸送到舊金山。然而,後來閱讀相關的歷史紀錄時,我卻發現這跟我的記憶有一點出入。這個六邊形的三層旋轉蛋糕確實很大,高九公尺(頂端那隻高一點五公尺的鳳凰不算)、重十七點五公噸。然而,這個巨怪從來就沒有跨越大陸,而它上面的那十八幅畫描繪的也不是美國革命。原來,我記憶裡的那個蛋糕是舊金山當地的一位蛋糕師傅為歡慶這座城市建立兩百周年而做的,紀念的是這座城市的歷史事件,包括法蘭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發現德瑞克灣的事蹟以及西班牙人的到來。由於舊金山的歷史跟國家兩百周年所慶祝的那些史實大為迥異,四年級的我竟然把這個蛋糕當作是對波士頓、費城和東岸其他地方的歌頌。
我對俄羅斯河和舊金山兩百周年慶的誤解,誠然顯示我小學上課不夠認真,但這其實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美國人對這座大陸早期歷史的認識,大多不會超出形塑美國的北美十三州。就像索爾‧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的知名作品──刊登在《紐約客》封面的《從第九大道看世界》(“View of the World from 9th Avenue”)──所描繪的深度經過縮小的北美大陸一樣,每當我們往西邊看時,早期的美國歷史會迅速地從我們的歷史視角中縮減,在距離大西洋海岸短短幾百公里的地方消失在地平線上。
跟這樣目光狹隘的觀點相比,我們其實可以把早期的美國看作是從一個海岸延伸到另一個海岸,囊括了居住在其中的所有民族。這個令人興奮的視野會揭露廣闊的土地和眾多的北美民族,其蘊含的故事是我們所不熟悉的。我們雖跟這些土地有緊密的連結,就居住在上頭,卻對它們的早期歷史所知甚少。
《1776革命未竟之地》探索了美洲在一七七六年的九個地方,場景十分多元,包括阿留申群島、聖地牙哥、佛羅里達海灣海岸及薩斯喀徹溫河(我刻意忽略了當今的國界,納入位於今日加拿大草原上的坎伯蘭豪斯,並跟著一群十八世紀的印地安人跨越佛羅里達海峽,抵達哈瓦那)。然而,這些地方其實具有令人意外的關聯,有時是透過貿易網絡及遠方的倉庫、有時則是透過在虛構大於事實的地圖上規劃遙遠殖民地的那些帝國行政官員加以連結。
在許多的連結點之中,有兩個特別突出,因此成為我安排後面各章的依據。第一個是個名叫恰克圖(Kyakhta)的遙遠地帶,位於今日俄羅斯與蒙古的交界。今天,這座城市混雜了木製房屋、蘇聯時期的公寓建築、布爾什維克紀念碑以及頹圮的俄羅斯東正教教堂,但在兩百五十年前,這裡卻是改造了北美大西洋海岸的國際貿易中心。
第二個連結點是位於巴黎左岸、羅浮宮對岸的格林勃艮飯店(Hôtel de Grinberghen)。一七六三年二月,法國、英國和西班牙的官員在此簽署了《巴黎和約》,正式結束七年戰爭。數千公里外各自占據一地、面對截然不同挑戰的北美各民族,全都感受到帝國主義者在法國首都進行的協議所帶來的影響。雖然在很多方面毫不相干,這些民族卻都像同一個車輪上的輪輻,因在格林勃艮飯店簽署的條約而連結在一起。
阿留申群島的阿留申人、加州北部的米沃克人與科斯塔諾人、深南部的克里克印地安人以及其他本書提及的民族雖然不會讓人立刻聯想到波士頓那些持著步槍的急召民兵,但是他們的故事跟那些較為人所知的美國革命歷史一樣,適用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大陸各地的北美民族當時也深陷於環境、政治、經濟方面錯綜複雜的關係之中,既無法完全掌控,也無法充分理解。遠距貿易將阿留申人跟中國貴族連結在一起,但是雙方都對彼此一無所知,也不曉得這些商業活動對貿易鏈的兩端造成多大的影響;西班牙人來到米沃克人與科斯塔諾人的土地上,引發一連串無意造成的生態浩劫,且在當時基本上沒有體認到後果之重大;半個地球以外的帝國主義戰爭搗亂了克里克印地安人的地區經濟,讓所有涉及其中的人只能盡力應付變化莫測的商業流向。在今天這個時代,全球貿易興盛、傳染病興起、生物多樣性流失、氣候快速變遷等現象也都是我們自己引起卻又超出我們全面控制與認識的範圍。因此,我們或許比以往都更要能夠理解、明白十八世紀北美民族的經歷。
在我們的歷史想像中,一七七六年通常只會侷限在北美十三州。我們經常造訪波士頓的酒館和教堂、跟隨大陸軍踏上紐澤西佈滿車轍痕跡的泥土路,並居住在威廉斯堡,鮮少離開距大西洋海岸幾百公里的地方。我們仔細研究當時的消費者行為和文化表達、探索菁英與平民、男性與女性、自由之身與奴隸的日常生活、分析軍事策略和政治言論──這些全是限縮在東岸的研究主題。但,與此同時,在阿留申群島、阿肯色河、黑山、深南部內陸等北美各地區,也有精彩的故事在展開。本書敬邀讀者一起延伸自己的眼界,發掘革命未竟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