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書慶,任選2件72折
全館【單書】75折
雙11購書慶(滿799送2025歷史轉換曆)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cptw1897@gmail.com、或點擊右上角「客服」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根據可靠的史料,做出客觀的評價,
翔實分析唐玄宗與楊貴妃功過是非。
早期開元年間,社會安定,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但晚期因驕奢淫逸,終日只顧與楊貴妃玩樂,又誤信奸人如李林甫、高力士、楊國忠和安祿山,任由他們把持朝政,最後引發「安史之亂」,從此唐朝由鼎盛時期轉入衰弱時期。
唐玄宗李隆基(六八五-七六二),出生在神都洛陽,唐睿宗第三子,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故亦稱為唐明皇。
本書著重探討唐玄宗之所以成爲盛唐君主的社會條件,揭示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生活的歷史緣由。從其生平,可以看到整個時代的風貌,展現各種各樣的羣體集團、事件制度、經濟生活、方伎科學、宗敎迷信、禮儀習俗、社會心理等等。至於史料的發掘,力求在廣度與深度上有所突破,總滙異說,考辨事實,以求真為宗旨。
本書末章〈唐明皇與楊貴妃傳說的歷史〉,試圖淸理形形色色的獵奇故事是怎樣編織起來的。其中,是假是真,略予說明。讀者由此會明白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流芳千古的歷史原因。
本書特色
★本書運用豐富歷史資料,客觀真實地敘述唐玄宗的帝王生涯、歷史功績和過失,從中揭示出唐朝由盛轉衰的演變過程。
★對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介紹甚詳,對李、楊的愛情傳說,進行了系統的清理和分析。
★如何評價唐玄宗以及楊貴妃,仍是唐史研究的重要課題。
許道勛 趙克堯
許道勛(1939-2000)
浙江平陽人,196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考取研究生,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及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國唐史學會、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員。著有《唐太宗傳》、《唐玄宗傳》、《貞觀政要今注新譯》、《中華文化通志‧經學志》,另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趙克堯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導 讀
引 言
第一章 靑少年時代
帝胄之家,幼年封王
父皇被廢,初次「出閣」
磨難少年
再次「出閣」,初入長安
少有抱負
第二章 誅滅韋后勢力
韋后之黨擅權
任潞州別駕前後
誅韋氏之黨
擁戴睿宗卽位
政變勝利的原因
第三章 監國前後
以功建儲,長兄相讓
「景雲繼立,歸妹怙權」
「太子監國,君臣分定」
監國以後的鬥爭
第四章 正式卽位,鏟除奸黨
「太子合作天子」
誅滅太平公主及其黨羽
七月事件的性質與影響
第五章 安定政局,鞏固皇權
「再三禍變」的歷史敎訓
「姚崇勸不用功臣」
諸王外刺,終保皇枝
整頓禁軍,防止「禍變」
第六章 「依貞觀故事」——開元前期
尋求「安國撫人之道」
「任賢用能」
求諫與容納
抑制奢靡,移風易俗
「貞觀之風,一朝復振」
第七章 好大喜功——開元中期
重新起用張說爲相
「萬歲」聲中的封禪
蘭殿千秋節
「人君德消政易」
張九齡與「開元之治」
第八章 「怠於政事」——開元晚期及其以後
委政李林甫
寵信高力士
踏上昏庸之路
「開元之治」的反思
第九章 完善立法與行政法典
「以寬仁爲理本」
刪輯格式律令
編撰《唐六典》
酷吏復活,寃案屢起
第十章 括戶之舉與賦役改革
「積歲淹年」的逃戶問題
前期的安撫措施
宇文融與括戶舉措
組織措施
括戶的意義與影響
第十一章 開天盛世,海內富實
富民、「致肥」的經濟思想
「開元之盛,漢、宋莫及」
天寶繁華,「氣盛而微」
第十二章 楊玉環身世
楊氏家族
册爲壽王妃
壽王與廢立太子之爭
武惠妃之死
第十三章 從女道士到太眞妃
驪山相會
度爲女道士
李白詩讚太眞妃
第十四章 正式立爲貴妃
事前的安排
賜以「貴妃」
推恩楊門
外戚與皇權
第十五章 兩次「出宮」風波
天寶五載的風波
「妒媚」
天寶九載的風波
再次「出宮」的原因
第十六章 「三千寵愛在一身」
專寵楊貴妃
愛情的基礎
「殊艷尤態」與時世妝
豪侈生活
第十七章 歌舞姻緣
霓裳羽衣曲
胡旋舞
藝術伴侶
第十八章 太眞「仙子」與道敎
「精修」與「嚴奉」
「七月七日長生殿」
「平生服杏丹」
第十九章 楊國忠與天寶亂政
「因緣椒房之親」
「楊國忠終成其亂」
「金鷄障下養爲兒」
安祿山陰謀造反
第二十章 「祿山一呼,四海震蕩」
安祿山范陽起兵
洛陽淪陷
戰略戰術的比較
暫時對峙的形勢
潼關失守
第二十一章 楊貴妃之死
從「始懼」到逃跑
望賢宮前的悔恨
馬嵬驛事變
誰是後臺
生死之謎
第二十二章 蜀郡的流亡生活
父子分道揚鑣
奔赴成都的路上
「遜位其子,豈其志哉」
反省與追念
第二十三章 暮年悲涼,遺恨綿綿
兩京光復,父子相會
重返舊宮,思念貴妃
幽禁西內,遺恨綿綿
人生一夢,死葬泰陵
第二十四章 唐明皇與楊貴妃傳說的歷史
唐人評說開天治亂之殊
《長恨歌》與李楊愛情故事的昇華
五代以後的史評與傳奇
現代新小說與新傳記
後 記
附 錄 唐玄宗大事年表
第一章 青少年時代
唐明皇(西元六八五年至七六二年),又稱唐玄宗,原名李隆基,因謚曰「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所以自唐朝後期起常稱「孝明皇帝」、「明皇」、「唐明皇」等。
他誕生那天,正是「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①戊寅卽初五。唐玄宗多次說過:「朕生於仲秋,厥日惟五」。②後來,每年八月初五定爲「千秋節」,這是盛唐時期全國性的喜慶大節日。垂拱元年八月五日,換算成西曆,就是西元六八五年九月八日。
帝胄之家,幼年封王
隆基出身於李唐王朝的皇室之家,用古代詩人的話來說,也算是與常人殊異的「龍種」。曾祖父是唐太宗,祖父是唐高宗,祖母是武則天,父親是武后嫡親的小兒子唐睿宗李旦。這樣顯貴的帝胄之家,對於李隆基的生活道路與性格特徵有著深刻的影響。
嬰兒隆基呱呱墜地時,唐王朝已走過了六十八年的歷程。這近七十年,明顯地分爲三個階段:武德開創時期,貞觀、永徽大治時期,武則天轉變時期。奔騰向前而又曲折多變的時代潮流,正在把唐王朝推向它的黃金時代。唐玄宗畢生七十八年的歷史固然是他自己譜寫的,但是他決不能隨心所欲,而只能在先輩們歷史活動的基礎上進行。
唐高祖創業的情景似乎太遙遠,沒有給李隆基留下多少的追念。而在他的心目中,楷模則是曾祖父唐太宗。開元初期,以曾祖父的事業爲榜樣,出現了「貞觀之風,一朝復振」的盛況。③
祖父唐高宗也無緣見過面,在隆基出生前一年八個月就逝世了。然而,「永徽之治」卻給他留下美好的歷史回憶。高宗親政的永徽年間(西元六五○年至六五五年),繼續推行輕徭薄賦政策,罷除軍役與土木營建,留意救災,平抑糧價;繼承任賢致治政策,尊禮輔相,穩定政局;強調求諫,開獻書之路,集思廣益;制訂《唐律疏議》,以完善封建法制。顯而易見,所謂「永徽之治」實質上是「貞觀之治」的延續。
就在永徽六年(西元六五五年),發生了一起對隆基家族和唐朝歷史都有深遠影響的事件,卽武則天被立爲皇后。武氏是一個很有本領、權術的女性。她躋身宮闕,從昭儀到皇后,是靠了各種有利的條件,其中之一就是利用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原來,唐高宗卽位初,大權操於元舅長孫無忌之手。長孫無忌在維護「永徽之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他爲宰相三十年,竊弄威權,天下畏其威。這樣,唐高宗深感處處受制約,要想加強皇權,必須削弱相權。對於長孫無忌這個長輩兼恩人的重臣,不能平白無故地剝奪其權力,也難以物色另一大臣與之抗衡,只能通過特殊手段來解決矛盾,而廢原來的王皇后、立武昭儀則是解決這一特殊矛盾的較好送徑。因爲武則天「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皆稱旨」,④短短幾年就已成爲高宗理政的得力助手。爲了達到當皇后的目的,她更是費盡心機,挫敗力保王皇后的長孫無忌集團,使皇帝與元舅的特殊關係遭到破裂。武后旣立,就毫不手軟地把國舅貶逐於黔州,以至「逼令自縊而死,籍沒其家。」⑤這樣,以廢立皇后爲契機,揭開了皇權與相權鬥爭的序幕;終以長孫無忌之死,宣告了皇權對相權的勝利。
歷史常常喜歡捉弄人。唐高宗以立武后加強皇權,結果他本人卻成了名義上的皇帝,一切大權掌握在武后手裏。西元六五九年,長孫無忌被貶逐後,「自是政歸中宮」。⑥過了一年,高宗患風疾,政事始由皇后處決。皇后權勢與皇帝無異,當時稱爲「二聖」。西元六七四年,「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次年,由於唐高宗風疾愈來愈重,「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后。」高宗甚至準備下詔令讓天后「攝國政」,有人反對才作罷。⑦總之,終高宗之世,武則天以皇后身分操持權柄長達二十四年,展現了女政治家的傑出才能。
皇后執政是超越封建政治常軌的事,必將改變李唐王朝的歷史進程。而對於武后的子孫們包括李隆基來說,這種局勢卻是他們賴以發迹乃至登上皇位的客觀條件。果然,西元六八三年冬,唐高宗因病逝世於東都洛陽(後改神都)。武則天就把自己的兒子李顯推上皇帝寶座,卽唐中宗。可是,中宗卻沒有摸透母親的意圖,自作主張,依恃皇后韋氏及其外戚集團。這是太后武則天所不能容忍的。西元六八四年春,當了不到兩個月皇帝的李顯被廢黜了,改封廬陵王,幽於別所。同時,武則天立小兒子豫王李旦爲皇帝,卽唐睿宗。睿宗雖貴爲天子,實際上是傀儡。「政事決於太后,居睿宗於別殿,不得有所預。」⑧這標誌著武則天以太后身分親臨朝政,向著當女皇帝的預定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就在那皇位急劇變動的年代裏,隆基誕生於神都。母親是竇氏,她出身高門,曾祖父是唐朝開國重臣竇抗。追溯歷史,隋末李淵任弘化郡留守時,妻兄竇抗曾跑來勸說起兵。唐王朝建立後,竇抗地位顯貴,「高祖(李淵)每呼爲兄而不名也,宮內咸稱爲舅。」⑨竇抗的孫子,名叫孝諶,也就是李隆基的外祖父,歷任太常少卿、潤州刺史等職。孝諶有個女兒,「姿容婉順,動循禮則,睿宗爲相王時爲孺人,甚見禮異。」⑩西元六八四年深秋,已當了半年皇帝的睿宗,特地册立竇氏爲德妃。次年仲秋,生下一個男孩,取名隆基。可見,細論李隆基的父系與母系,還是有點遠親的血緣關係呢。
隆基有衆多的同父異母的哥哥與弟弟,他本人排行第三,時人親切地稱之爲「三郎」。大哥名叫成器,其母劉氏是唐初名臣劉德威的孫女。睿宗居藩時,劉氏爲妃。睿宗卽位初,劉氏爲皇后,而年僅六歲的成器以嫡長子身分被立爲皇太子。二哥名叫成義,其母柳氏係掖廷宮人。生母雖然卑微,但由於成義初生時被視爲「西域大樹之精」,(11)所以得到武后的喜歡,仍列於兄弟之次。至於幾個弟弟,一是隆範,母親崔孺人;二是隆業,母親王德妃。範、業兩弟比隆基略小一歲,都在垂拱三年(西元六八七年)以前出生。小弟弟隆悌,其母是宮女,出生較晚,卻早年夭折。
總之,唐睿宗有六個兒子。垂拱三年(西元六八七年)閏正月,(12)除了皇太子成器外,其他皇子均封王,如成義爲恒王、隆基爲楚王、隆範爲衞王、隆業爲趙王。當時,隆悌尙未出世。而從隆悌死後,健在的五個合稱「五王子」。據唐玄宗回憶說:「……嘗號五王,同開邸第。遠自童幼,洎乎長成,出則同游,學則同業,事均形影,無不相隨。」(13)這種和睦的兄弟關係,對於後來的政治爭起了良好的作用,避免了「推刃同氣」之類現象。
關於隆基的幼童生活,記載的都是零星的片斷。像他這樣的皇子多得很,誰會料到二十幾年後他當皇帝,所以好事者還來不及編造「龍鳳之姿」的離奇故事。幼小的隆基是平凡的,不過,史稱「玄宗生而聰明睿哲」,(14)也是事實。大槪他長相漂亮,聰明伶俐,天眞活潑,頗得祖母武則天的喜愛。據說,隆基始封楚王時,虛齡三歲,實足不到一歲半,武后抱著他在神都宮殿高樓上眺望,忽然,一不小心,將嬰孩墜落地下。左右侍者驚呆了,慌忙跑下扶抱。而小隆基「怡然無虧損之狀,則天甚奇之。」(15)此事不見於正史,是否虛構,不得而知。北宋編纂《册府元龜》時,將這個故事列入《帝王部•神助》類,其意圖在於貶斥武則天的「篡唐」,並把唐玄宗的帝業歸結爲「神助」的結果。這當然是別有用心。但是,可以肯定地說,幼時的隆基長得逗人喜愛,祖母武則天時常抱著他玩耍。在唐睿宗當皇帝的幾年裏,隆基因楚王的地位而顯得尊貴,再加上武后的喜歡,也就更加得寵了。
父皇被廢,初次「出閣」
好景不長。李隆基的命運隨著其父睿宗被廢而處於淡泊的境遇。他六歲那年,(16)西元六九○年,宮廷裏發生了一場所謂「革命」事件。六十七歲的老祖母竟以驚人的魄力與勇氣,舉行了正式登基典禮,以唐爲「周」,改元「天授」,尊號爲「聖神皇帝」。武則天經由數十年的奮鬥,跨越重重政治障礙,最終如願以償,成爲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封建史家對武周「革命」競起口誅筆伐,其實,這是不公正的。歷史上宮廷政變知多少,皇帝豈能一姓專有?評價帝王的功過,不可囿於男尊女卑的封建史觀,應當看其對社會發展起了促進或者阻礙作用。就此標準來衡量,武則天執政期間採取的政治經濟措施,基本上是起了積極的作用,所以她不失爲地主階級的女政治家。
旣然武則天自己稱帝,建立了周朝,原來的李姓皇帝怎麼辦呢?處置方法還算得體。降唐睿宗爲皇嗣,賜姓武氏;宣布皇太子成器及隆基諸皇子爲皇孫,也一律由「李」姓改爲「武」姓。雖然睿宗本來就是傀儡,毫無實權,降爲皇嗣並無實質性的影響,但喪失名義上的「皇帝」,畢竟是不愉快的事。對於隆基來說,武周「革命」所造成的急劇變動,不能不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留下陰影,而且必定會改變他未來的生活道路。
父皇被降黜以後,隆基諸兄弟再也不能住在禁宮裏了。天授二年(西元六九一年),他們便紛紛「出閣」。(17)所謂「出閣」,本來是指皇室諸王出就藩封。隆基生於神都內宮,三歲時封楚王,因年幼依舊住在內宮。如今,父親從皇帝寶座上下來了,他和兄弟們也就被遷出皇宮,美其名曰「出閣」。這裏所謂「出閣」,並不是指出就藩封,而是在神都(洛陽,武則天統治全國的政治中心)另外「開府置官屬」,每月初一和十五日仍要到朝堂拜見女皇武則天。初次「出閣」,前後不到兩年。隆基七八歲了,略懂世事,看到了一些深宮裏無法看到的東西,「出閣」對於他增長知識卻大有好處。
據記載,就在「出閣」那年,有一次,隆基在官屬擁扶下,來朝堂拜見祖母,車騎「嚴整」,十分威風。當時擔任宮中禁衞的金吾將軍武懿宗,是武則天伯父武士逸之孫。武懿宗「忌上(玄宗)嚴整,訶排儀仗,因欲折之」。隆基責罵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騎從!」武則天得知此事,「特加寵異之。」(18)這個故事當是信史,反映了李隆基的英武倔強的性格。但是,如果認爲「吾家朝堂」是指李唐王朝,隆基已有復興李唐的朦朧意識,那就錯了。試想,武則天剛剛稱帝,睿宗及其諸子賜姓武氏,女皇統治正處於極盛時期,舉國上下沒有發生像過去徐敬業反抗那類事件。可見,復興李唐尙未提到日程上來。在七歲孩子的心目中,「吾家朝堂」就是指祖母武則天的殿堂。當時,祖母與孫子的關係雖然已由親熱漸趨冷淡,但還沒有出現裂痕,所以隆基不可能有改變祖母統治的閃念。假使眞的是指李家王朝,武則天是決不會「特加寵異」的。「寵異」的原因在於對隆基果敢性格的讚賞。而且,所謂「寵異」,無非是一種驚奇情緒,跟幾年前的寵愛是大不相同的。
其實,上述故事倒是反映了武則天的兒孫們與侄子們之間的矛盾。也就是說,「吾家朝堂」卽封建最高統治權力今後由誰來繼承。武則天稱帝,一方面以睿宗爲皇嗣,另一方面重用武姓侄子,封武承嗣爲魏王、武三思爲梁王。武承嗣權勢顯赫,「自爲次當爲皇儲。」(19)就在隆基兄弟「出閣」前不久,有一批人打著民意的幌子,「請立武承嗣爲皇太子。」這種活動遭到一些大臣的抵制。例如,李昭德說:「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當傳之子孫爲萬代業,豈得以侄爲嗣乎!」(20)傳子還是傳侄?這對於女皇帝來說確實是個難題。武則天終究屈從於「傳之子孫」的傳統觀念,沒有讓武承嗣當「皇儲」。但是,武氏侄子的實力地位急劇上升,給皇嗣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回顧永昌元年(西元六八九年)正月初一,萬象神宮祭拜時,武后初獻,睿宗亞獻,太子成器終獻。及至長壽二年正月初一(西元六九二年十二月三日),萬象神宮祭拜時,女皇武則天初獻,魏王武承嗣亞獻,梁王武三思終獻。在這樣隆重的禮儀上,皇嗣沒有出場,說明其處境已是十分不利的了。少年的隆基未必能理解父親睿宗地位沉浮的政治背景,但對武家新權貴們的咄咄逼人的氣焰還是感受到的。所以,「吾家朝堂,干汝何事」的斥罵,決不是偶然而發的,而是內心憤怒的傾洩。
導讀
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位時,唐朝立國已經將近一百年了。在這百年間,唐帝國的內外形勢有許多變化。軍事上,從唐太宗被尊為天可汗、唐高宗擊敗高句麗、百濟和西突厥,然後盛極而衰,與吐蕃、東突厥、契丹的關係趨於緊張,戰爭勝少敗多,戰略上轉為守勢。內政上,國家掌握的戶口則逐漸成長。唐太宗登基時,因為隋朝末年的戰亂,僅約有三百萬戶。但玄宗即位時,已經達到六百萬戶、三千七百萬人。在玄宗統治的四十餘年間,這兩個數字又分別增加到近九百萬戶與五千多萬人,超越了隋代的最高記錄。在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時代,這是非常可觀的數字。國家掌握的「戶口」並不等於全部的「人口」,所以真正的人口數量比這個數字更多。無論如何,戶口增加也反映了人口的成長,以及自然生態條件的穩定,與社會經濟的緩慢復甦。
相較於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政治上則有不少騷動。原因來自皇位繼承的原則與現實出現了落差。從唐太宗弒兄逼父奪位,加上武則天以女性開國稱帝,男姓嫡長子的繼承權被打破,解放了統治階級最高層的男男女女對最高統治者之權位的拘束與想像,他們開始沒有顧忌,採用各種手段來達到目標,比如拉攏朝廷上的大臣,操縱司法與行政體系來陷害政敵,或在檯面下誣告、投毒、謀殺與策反等。從武則天下台到玄宗即位的八年間,正是這股風氣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京城共發生了七次政變,換了四個皇帝。而李隆基正是這群競逐權力的人中最成功的一位:兩度成功策動政變,先後殺死伯母韋后和姑姑太平公主,徹底結束了武則天以來女性活躍於政壇的現象。
玄宗即位後,為了防範再度重演過去的宮廷鬥爭,著手管制所有可能威脅到皇位的勢力,監控后妃、宗室、外戚與功臣、大臣之間的聯繫。在他統治下,作為政權核心的宮廷趨於穩定,從而讓國家政務的推行和官僚組織的運作更為合理,得以進一步推動若干重大的政策與改革。儘管如此,還是一度發生了廢立太子的事件,玄宗最後下令處死自己的三個兒子。這種殘酷的心性與作法,與他的祖母武則天、曾祖父唐太宗相去不遠,都導演了唐代宮廷慘劇之一幕。由於皇室成員對權力的欲望與不安如此強大,往往扭曲親子關係。所以當玄宗退位時,已屆七十多歲的高齡,也幾乎失去所權力,但還是被他的兒子軟禁、隔離。
儘管統治階級上層的政爭不斷,但整體的社會經濟仍持續擴張、發展。在近百年間,沒有出現太多基層農民的抗爭。這反映了高層政爭的紛亂沒有嚴重危害民眾的生存,損及政權的基礎,同時也顯示了以律令法制為原理、以文書行政來運行的官僚組織,發揮了一定的效能,建立穩定的秩序。在玄宗開元年間,全國正式的文武官員在一萬八千人以上,其中八成是文官。以中央政府的官員而言,數量是太宗貞觀年間的三倍。這批正式的文武官員,再加上二、三十萬名左右的低階行政事務人員,一起管理這數百萬戶、數千萬人組成的龐大國家。
唐帝國對基層民眾的控管,是以戶籍制度為基礎:地方政府定期為被統治的聚落民眾,編造詳細的戶籍記錄,調查每個家庭的人口組成與成員動態,從出生、成年、結婚到死亡等;再依據這批資料來分配土地給人民,並要求被統治的民眾繳納糧食和布帛,提供勞動力的服務。一部分農民被選拔出來擔任士兵,從事守衛皇宮與首都,防禦邊疆或遠征異域的軍事任務。這就是是唐帝國管理土地與收稅,徵發勞務與兵源的三大政策:均田制、租庸調法與府兵制。為了能夠穩定取得這些人力與物力的資源,國家規定人民不得任意遷徙或自由流動,任何離開家鄉的外出旅行都必須獲得官府的同意與憑證,否則就無法通過交通要道上的關卡。總之,國家企圖將廣大的鄉村農民固著在土地上進行生產活動。
但是,支撐唐帝國內政的這些支柱,在這百年間,逐漸出現傾斜的跡象。因為隨著人口增加,國家所能分配的土地越來越少,但賦稅、兵役與勞役的負擔卻沒有相應減輕。國家對官僚與佛教寺院的優待,使得這些地主擁有許多土地,他們又進而去兼併更多農民的土地。有時意外發生的自然災害,對風險承受能力低落的農民而言,往往造成致命的打擊。於是,陷入貧困的農民開始逃脫國家權力的控制,離開家鄉土地,走上流亡的道路,尋找新的天地安身立命。有些逃往地廣人稀的土地,開荒拓墾,尤其是南方。有些成為依附地主的佃戶,生活好過一些,至少免於遭到官僚以國家暴力行使的壓迫。於是,國家的戶口流失,財政收入短缺。這就是玄宗剛即位時面臨的局勢,唐帝國遭遇到結構轉型的壓力。
另一方面,由於人口穩定成長,耕地面積擴大,加上農業技術改良而提高的生產力,使得糧食產量提高,從而讓生活必需品的物價下跌。在衣食無虞的條件下,人們得以投入經濟作物(比如茶)的生產、手工製造業(比如瓷器和絲織品)、商業與運輸業等各種產業,整個社會的分工更專業、更複雜。在這個越來越仰賴貨幣交換、進行消費和投資的世界,許多地主、商人等富豪累積了許多「資本」。面對這個變局,玄宗起用了不少善於處理經濟、財政問題的傑出官員,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將逃亡或依附的人口重新編入戶籍,同時正視社會與經濟現實,採取更彈性、務實以及因應各地不同民情的稅收方式。
整個國家的稅收,經過各種財政手段的營運,最後集中到兩個地方:京城與邊疆的軍區。玄宗投入許多人力、經費去改善運河系統的輸送能力,將全國(尤其南方)的稅收源源不絕送到洛陽、長安。皇室、貴族與官僚再以全國上繳的稅收,去購買從絲綢之路輸入、來自中亞甚至更遠的地方、在歐亞國際貿易上流通的奢侈品。伴隨著這些「商品」,異國的文化也隨之流行,為統治階級的生活帶來許多歡樂與趣味。這股嗜好西方異國風物的潮流,正是在玄宗統治下達到高峰。
國家稅收的另一個流向是邊疆的軍區。高達四、五十萬人的軍隊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南的廣大防線,一方面抵抗北亞游牧民族進犯中原、掠奪農業文明的物資,另一方面建立霸權,確保絲路的商業利益。為了供應這支大軍的衣食、戰馬與設備,玄宗時代的國防經費比以前增加了五、六倍。其實,唐初由府兵組成的軍隊也約略是同樣的規模,但府兵制是農兵合一,平時不但自食其力,而且駐紮的基地就集中在政權核心區,形成內重外輕的態勢。但由於府兵的戰力漸漸不足,兵源匱乏,於是在玄宗治下逐漸改為募兵制,除了召募邊區的當地人,也吸引逃亡農民加入軍隊,組成全職專業、定居在邊區的雇傭兵,軍費才會大幅膨脹。當軍力都被外派到邊區,帝國格局也轉變成外重內輕,終於引發安祿山的叛變。
這場亂事,加快了帝國轉型的速度,甚至使整個趨勢變得不可逆轉。在位四十餘年的玄宗,啟動了這個轉型的過程。他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但也埋下傾覆的種子,最後他嚐盡苦果,在人生的暮年倉惶逃難,更失去他心愛的伴侶,在時代的風暴下身不由己地結束一生,留給後人許多的追憶、故事與神話,成為中國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帝王。
雖然本書是歷史著作,但一千兩百年前的唐朝和當今的中國,仍有若干相近相似之處。當讀者翻閱本書,不妨從以上所論唐代前期的歷史變化與相關議題,來思考中國當前的處境與未來演變。中國至今仍然是個廣土眾民的國家。該如何統治?由一個集權的中央政府加以管理,這不只是隋唐重建統一帝國後訂定的國策,也是當今中國許多被統治者心中的想法。人口、土地與環境的關係,國防的壓力與邊界的糾紛,官吏與人民的互動等,也都是當今中國的關鍵議題。當我們回顧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的歷史,同樣可以發現可怕的政治鬥爭,國家對人民的控制,以及伴隨經濟發展而來的貧富差距。中國如何從晚清以降百餘年的動盪中站穩雙腳,如何從傳統的帝制王朝轉型為現代國家,其成功或失敗將不只是中國史,也是世界史上最引人矚目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