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館【單書】79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宦官是中國歷史上特殊的人物,是群聚在皇權背後的權力而使得人們對他厭惡的一群人。在唐代政治史中,一般學者咸信藩鎮與宦官是李唐王朝傾覆的兩大主因。事實上,許多藩鎮的跋扈乃是宦官所激起,因此,李唐王朝覆亡的禍根應該是宦官。作者講授隋唐史、中國政治史近三十年,深覺中國歷代之興衰,宦官往往是關鍵人物,本書即就唐代宦官權勢的演變及宦官得勢的原因加以分析,以對宦官問題進行較深入的研究。
王壽南 著
代 序
第一章 緒言
第二章 唐代內侍省之組織與職掌
第三章 唐代宦官權勢之演變
第四章 唐代宦官權勢獲得之原因分析
第五章 唐代宦官權勢之維持
第六章 唐代宦官之得勢對政治之影響
第七章 結論 附 錄 參考書目
第一章 緒言 中國歷代宦官禍國之事甚多,而以唐代為最烈,趙翼曰:﹁東漢及前明宦官之禍烈矣,然猶竊主權,以肆虐天下,至唐則宦官之權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弒君廢君有同兒戲,實古來未有之變也。﹂(註一)東漢與明代的宦官均屬狐假虎威,因此,皇帝對當權的宦官較易處置,唐代的宦官則為脅君制臣,皇帝在受脅情形之下,對當權之宦官縱感不滿,封不易任意處置,在細密謹慎的安排下,唐代皇帝有時能成功地除去所厭惡的當權宦官(如代宗之除去李輔國、魚朝恩,文宗之除去王守澄、韋元素等),但有時卸遭失敗而使皇帝因之受到宦官更
墨磊寧(Thomas S. Mullaney)
張瑞德、馮啟宏
落合淳思
布萊恩.蘭德 (Brian Lander)
文浩(Felix Wemheuer)
金英敏(김영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