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國際書展回頭書【特價6折】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當代風雲詭譎,
大國軍事武力競賽,小國知己知彼以自保,
科技與人工智慧更全面升級了武器,
無論主戰、備戰或反戰,
在新戰術、新戰略的思考與運用上,
《孫子兵法》不斷吸引全世界的研究,
是一部千古奇書。
註譯者魏汝霖學養與實務經歷紮實,
本書之版本考校完整、邏輯清晰入理,
兵學之中賦予哲學與藝術的想像,
以及科學的驗證,
為難得註譯本,與原文相輔相成。
《孫子兵法》在世界軍事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後世兵書,受其影響深遠且巨大。
它不僅是中國的兵家經典,
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流傳於世界。
《孫子》,又稱《孫子兵法》、《孫武兵法》和《吳孫子兵法》,作者為春秋末年的齊國人孫武(字長卿)。一般咸認,《孫子》成書於西元前五一五至前五一二年,全書為十三篇,乃是孫武初次見面贈送給吳王的禮物;事見司馬遷《史記》。從歷史上來看,在兩千餘年以前,早已誕生如此完美的《孫子兵法》;《孫子》本身就是藝術,同時也是哲學和科學,此絕非歐西兵學所可望其項背。
全書共分四章:第一、二章,為孫子的考證及研究孫子應注意事項。第三章,為孫子原文總集校,乃本書今譯所依據的藍本。第四章,為今註、今譯及引述,是本書的主體,古書全無句點,更無節段之分,故此章各節中,先將各篇原文斷句分成節段,錄於篇首,再就篇名,每節段,今註與今譯之,引述則以古今名註的戰史例證為主旨。最後以現代軍事思想表解之,俾可一目明瞭。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始計篇》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孫子.謀攻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孫子.軍形篇》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霆,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
—《孫子.軍爭篇》
本系列「古籍今註今譯」是由臺灣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文化總會、國家教育研究院合作出版,為中華文化之精髓。為了便利閱讀,把一部一部古書用今天的語言,以今天的解釋,整理編印起來,稱為今註今譯。每部書所邀請的註譯者都是學識豐富,而且對其所註譯之書有深入研究的學者,他們從事註譯工作的態度也都相當嚴謹,有時為一字一句之考證、勘誤,參閱與該註譯之古籍有關書典達數十種之多者,絕對是值得珍藏的經典古籍權威大作!
魏汝霖(註譯者)
註譯者
魏汝霖
河北滿城縣人,中央陸軍官校六期砲科畢業(敘),陸軍大學第十期畢業,國防研究院第一期畢業。歷任國軍各級部隊長、參謀長、駐澳洲陸軍武官。來臺後獻身教育,先後任革命實踐研究院、國防研究院講座、大學教授、中華戰史研究協會秘書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委員等職。
著有:《黃石公三略今註今譯》、《抗日戰史》、《孫子兵法大全》、《中國軍事思想史》、《孫臏兵法注釋》、《中國現代史》、《現代戰爭通論》、《中國歷代重要戰役圖集》、《中國歷代名將及其用兵思想》、《劉伯溫兵書註釋》、《國防論》、《外患內憂史論》等書。
附圖一 吳王闔廬伐楚柏舉及入郢之戰作戰經過要圖
附圖二 齊魏桂陵之戰作戰經過要圖
附圖三 魏齊馬陵道之戰作戰經過要圖
附圖四 春秋時代形勢圖
編輯要旨
孫武書像
第一章 孫子的考證
第一節 孫子的傳記
第二節 孫子的兵法
第三節 申論
第二章 研讀孫子應注意事項
第一節 孫子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孫子十三篇的真美至善
第三節 結論
第三章 孫子原文總集校
第一節 校勘略例
第二節 總集校
第四章 孫子十三篇的今註、今譯與引述
第一節 始計篇第一(國防計畫)
第二節 作戰篇第二(動員計畫)
第三節 謀攻篇第三(國家戰略或政略)
第四節 軍形篇第四(軍事戰略或戰略)
第五節 兵勢篇第五(戰爭藝術)
第六節 虛實篇第六(機動作戰或革命與游擊戰術)
第七節 軍爭篇第七(作戰目標)
第八節 九變篇第八(統帥學)
第九節 行軍篇第九(用兵學)
第十節 地形篇第十(地形學)
第十一節 九地篇第十一(地略學)
第十二節 火攻篇第十二(核子戰)
第十三節 用間篇第十三(情報戰)
重要參考書目一覽表
附錄第一 大陸漢墓出土「孫子兵法」殘簡釋文之研究
附錄第二 孫武十三篇與孫臏兵法之研究
附錄第三 讀中共「中國兵書知見錄」感言
徐序
中國文化思想之泉源,有儒、墨、道、法四大家,而以儒家為其主流。古聖先賢之哲學思想與政治主張,雖各有不同,而對於軍事武備,卻均極重視,此實為我國文化為文武合一的最大明證。如孔子答子貢問政,則曰:「足食足兵」。(《論語‧顏淵篇》)。墨家「非戰寢攻」,而重視武備,堅主抵抗侵略。老子則謂「以正治國,以奇用兵。」(《道德經‧五十七章》)。法家則以「富國強兵」為其基本思想,更無論矣。我國軍事思想自姜太公作《六韜》以開其宗,至孫子著《十三篇》始集其大成。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特聘請魏將軍汝霖今註今譯《孫子》一書,其意義之重大可知矣。
總統訓詞「軍事科學軍事哲學與軍事藝術」中說:「我深深感覺到我們中國先民軍事思想的精深博大和歷久彌新,給我們的精神遺產,真是太豐富了,就單以孫子來說,《孫子兵法》就是藝術的,同時也是哲學和科學的。」又在「軍事教育與軍事教育制度之提示」中說:「我們過去所講的軍事教育,至多只是把外國搬過來的戰略、戰術、以及參謀業務,戰鬥綱要與典範令等各種制式動作,抄襲下來,加以機械式的學習而已。就很少研究他的內容精神,來設法融會消化,以求其能植基於我們本國固有的軍事哲學、戰爭學理、和歷代名將所留給下來,足資楷模的武功偉業,尤其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以及旋轉乾坤,頂天立地的史蹟,不僅不加研究,而且棄之如糟粕,一切皆以外國舶來品是尚。……吾們今日要完成國民革命第三任務,就不好再像過去數典忘祖,舍己耘人的軍事教育,所能期其有成,更不能望其整軍建軍與復國建國了!」語重心長,令人感愧,是則研究我國固有兵學思想,誠乃當前之要務。
汝霖兄束髮從戎,自軍官學校,陸軍大學,國防研究院,受完整之軍事教育,抗戰期間,歷任南北戰場重要軍職,素以績學知名,並經派往印度、澳洲、西南太平洋等地,英美盟軍總部觀戰。余先後長陸大、三軍聯大及國防研究院教育,汝霖兄擔任軍事教官講座二十年,乃益廣汲中外軍學新知,以條理濬發其抗戰、戡亂諸役中實事更歷之紛披體認,所學遂益加邃密。五十五年本院為慶祝總統八秩華誕,曾編成《抗日戰史》一巨著,汝霖兄實主其事。繼應美國駐華軍援顧問團之請,撰著《中國軍事思想史》一書,榮獲五十七年度嘉新優良著作獎。前年再為本院編成《孫子兵法大全》一書,更榮獲五十九年中山學術文化優良著作獎,茲又見本書之完成,不惟交識咸歎其用心用力之深,而余私衷之欣慰,又更可知也!
汝霖兄書成問序於余,輒綴數語於其端,以諗究心孫子之研究者。
陸軍上將徐培根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三月於臺北國防研究院
亞歷山大.貝維拉夸(Alexander Bevilacqua)、費德里克.克拉克(Frederic Clark)
克勞迪奧.桑特(Claudio Saunt)
迪兒德芮.麥斯葛(Deirdre Mask)
沈從文、張兆和
奧古斯丁.塞奇威克(Augustine Sedgewick)
葛凱(Karl Gerth)
南川高志(編)、加納修、南雲泰輔、佐川英治、藤井律之
屈萬里(註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