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書慶,任選2件72折
全館【單書】75折
雙11購書慶(滿799送2025歷史轉換曆)
本商品為出版已久的書,出版已久的書容易產生些許的黃斑、或有些許瑕疵(例如:壓痕、褪色等),不影響內文閱讀。每本書況不盡相同,請考慮評估後再購買結帳,採取隨機出貨。如想進一步了解書況詳情,可以來信 cptw1897@gmail.com 、或點擊右上角「 客服 」留言詢問,感謝您支持臺灣商務印書館。
「濕」不一定等於病,
調理的重點在「養氣」!
台灣氣候潮濕炎熱,國人偏愛三高飲食、運動量不足,
若未善加調理,體內聚積的濕氣就易形成「濕邪」,
導致臟腑失調、代謝異常,進而引發疾病。
要排濕先要養氣,順應四時節令,
彭溫雅醫師傳授藥膳食譜、養生經絡招及穴位按摩法,
教你調理體內多餘的濕氣,對症養生!
◎美味又輕鬆的食療法──12道搭配季節的飲品、湯品及粥品
春天飲菊花枸杞茶:安撫長期使用3C產品的疲累雙眼。
夏天吃玉竹紅棗水鴨粥:專為容易中暑、濕氣重的體質調配。
秋天喝人參雞湯:補水、補氣聖品,合乎現代人低脂、高蛋白的養生觀。
冬天用十全排骨粥:10種中藥材和白米熬煮,讓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
◎配合四季的經絡招──每天花3分鐘按穴位,去濕、去熱、抗老窈窕
彭溫雅醫師親自示範「四季養生經絡招」,如夏季對應的臟腑是心,容易心煩氣躁、氣急攻心的體質可以拍拍腋窩,心經通了,自然也就平靜了。
◎3大穴位舒緩慢性病──每日按壓數回緩解病況、預防疾病
針對14種國人常見的慢性病,分別傳授三個重要穴位,並搭配詳細的圖解說明。
如夏季感冒起於濕氣,需清熱、祛濕才能改善症狀,常常按壓風池穴、合谷穴、神闕穴可紓解不適、提升免疫力。
彭溫雅
彭溫雅
致力推廣中西醫整合養生觀念,經常受邀至各大媒體(如超級電視台《請你跟我這樣過》、《食在有健康》、《媽媽好神》、東森《57健康同學會》、《醫師好辣》、TVBS《健康兩點靈》、台視《健康好簡單》、年代《今晚誰當家》、《健康好生活》、《聚焦2.0》、《別讓身體不開心》、新唐人《談古論今話中醫》、湖南衛視《辣媽學院》等),擅長以簡單的方法解說漢方養生、中西醫美容等健康議題,加上橫跨中西醫學的專業背景,已成為新一代最受觀眾歡迎與信任的女中西醫師。
現為溫亞中西醫聯合診所所長,「中醫為體,中西併用」。專長:漢方減重、穴位埋線瘦身、中醫豐胸、免疫系統疾病、婦科調理、難受孕體質調理、腸胃調理、轉骨調理、皮膚科、過敏性疾病等症狀。
著作:
《順著24節氣排毒養生》(2012)
《中醫不告訴你的36件事》(2012)
《吃對食物變身凍齡美人:聽彭溫雅醫師教妳吃出美麗新人生》有聲書(2013)
《回春抗老:彭溫雅的中醫養生術》(2014)
《揉揉手的驚人療效》(2014)
《彭溫雅醫師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書:台灣在地藥材、食材及穴位養生法》(2016)
《坐好月子,過好日子:中醫師彭溫雅的女性調理書》(2018)
自序
壹 現代中醫的濕氣觀點
歷代典籍中提及的「濕氣」概念
「濕」在人體內的運化
身體的水分需要靠「氣」來推動
濕氣太過變成濕邪,不及變成燥邪
辨別體內的濕邪情況
「濕」為萬病之源
貳 排濕抗疾的關鍵,就在身體細節裡
認識體內濕氣的道路,用穴位按摩與食療緩解不適
.脾經──改善眩暈、濕疹
.胃經──甩掉肥胖,減少腹瀉、便祕
.膽經──對抗失眠
.膀胱經──舒緩腰痛、五十肩
.腎經──預防糖尿病、白帶異常
.三焦經──戰勝心血管疾病
.任脈──改善多汗自汗、風濕性關節炎
.肺經──擺脫咳嗽多痰、防感冒
參 順應節氣排濕,全年健康窈窕
傳承老祖宗的智慧,對應二十四節氣學養生
排身體的濕──四季養生食療&經絡調理
-春季排濕養生法
排濕飲品:菊花枸杞茶
排濕湯品:無花果扁豆湯
排濕粥品:麻油黃耆雞腿粥
春季養生經絡招
-夏季排濕養生法
排濕飲品:仙草茶
排濕湯品:四神湯
排濕粥品:玉竹紅棗水鴨粥
夏季養生經絡招
-秋季排濕養生法
排濕飲品:黨參茶
排濕湯品:人參雞湯
排濕粥品:白木耳蓮子粥
秋季養生經絡招
-冬季排濕養生法
排濕飲品:生薑肉桂茶
排濕湯品:當歸羊肉湯
排濕粥品:十全排骨粥
冬季養生經絡招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避免濕邪入體
脾經──改善眩暈
身體脾經的走向,從大拇指指甲側的隱白穴開始,沿著腳的內側向上行,進入腹部後分為兩個分支,一個分支走在體內經由脾胃,與心臟相連結;另一個分支走在體表,經由胸部、腋下,再一分為二,一條由側胸到肋骨旁的大包穴,另一條沿著喉嚨連結於舌頭。
清代醫家章虛谷說:「胃為戊土屬陽,脾為己土屬陰,濕土之氣,同類相如。故濕熱之邪,始雖外受,終歸脾胃也。」所以,養好脾胃才能調理水濕。《脾胃論》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所以治脾胃才能安五臟,只有脾胃功能強健、正氣不虛,人體才不易受外邪濕邪所擾,脾胃一旦受損,身體的臟腑也會受影響。
中醫認為甘入脾,所以可多吃「甘」味以養脾。甘味指甜味,及常見的五穀雜糧,如大米、小米、薏米等,具有滋養、補脾、緩急、潤燥等功能,可以幫助健脾化濕。日常的食物如木耳、絲瓜、蘋果、西瓜、紅棗等,也屬於甘味食物,經常食用也可以幫助健脾燥濕。
◎眩暈
眩暈,不像一般的頭暈,眩暈的症狀嚴重許多,發作時,整個天旋地轉,完全沒有辦法走路或是站起來,甚至連頭都動不了,一動就暈,暈到會吐。根據統計資料顯示,眩暈好發於五、六十歲的女性,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眩暈,例如內耳神經不平衡、耳石症、梅尼爾氏症、聽神經退化、睡眠不佳、壓力大與自律神經失調等。其中梅尼爾氏症的定義比較嚴謹,一定要同時出現聽力變差、眩暈、耳鳴三種症狀才行,所以並非所有的眩暈都是梅尼爾氏症。
在臨床上,眩暈是十分常見的困擾,因為發作時症狀十分痛苦,病人往往會非常恐慌,迅速求醫,病因也非常多樣化,所以診斷上比較複雜,通常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真正的病因,所以建議眩暈急性發作時,在安靜黑暗的室內靜靜躺臥,儘量不要轉動頭部,先減少誘發眩暈的機會,減輕不適症狀。等眩暈情況稍稍改善後,採漸進式的頭部及身體運動,也要避免長期不活動,這樣反而會延誤復原時機。
中醫認為,眩暈與濕邪相關性極高,原本脾胃的功能是升清降濁,當我們將飲食吃到胃裡,脾會透過運化的作用,將食物中的精微物質,也就是清氣,上升到肺部及頭部,而食物中的濁物及殘渣,則下降至大腸,藉由排便及排尿排出體外。清陽之氣應該上升至頭部,人才會感覺頭腦清醒,如果濕邪阻滯了氣機的升降,使清陽不升、濁氣不降,必然會感覺眩暈的。
對於因為血壓偏低引起的眩暈,臨床上會使用生脈飲之類的滋補方式,提高身體的含氧量及整體的血液含量,避免因為感覺疲勞時,眩暈就發作。人蔘類補氣的中藥材,在這些類型的眩暈患者身上,都有很好的輔助預防發作的效果。如果工作繁忙,完全無法休息的情況下,適時地在嘴裡含兩片紅蔘,特別在下午頭昏腦脹、感覺疲勞時,有很好的提神效果。
另一種相反類型的眩暈,就是血壓不低,可能還偏高的情況,建議使用西洋蔘類涼補的方式來處理。這樣類型的體質,通常容易生氣動怒、屬於肝火旺、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這時候喝點西洋蔘菊花枸杞茶,也可以幫助氣機的升降恢復平衡,改善體內氣機過剩引起的眩暈。
*保健食療:眩暈粥
材料:蒼朮、陳皮、厚朴、甘草各三克,白米一百克,水五百毫升。
作法:將所有材料放入電鍋中,外鍋加一杯水,等電鍋開關跳起即可食用。
功效:蒼朮苦辛溫燥,可以燥濕健脾;陳皮理氣化滯,與厚朴合在一起可恢復脾胃的升降功能;甘草調補脾胃,補中益氣、幫助身體水濕運化,適合容易眩暈、經常暈車或暈船的體質食用。
*三大保健穴位:減緩眩暈不適症狀
按壓的穴道包括翳風穴、勞宮穴以及俠谿穴等。每次可按壓五秒、每回二十次,每天數回,平時按壓可預防眩暈發作,若嚴重不舒服則可以加強按摩力度以緩解症狀。
.翳風穴
位於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風池之前耳根部,為耳垂所掩蔽。翳風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具有活血通絡、通竅醒神、去風止暈的效果,翳風能治「風邪」導致的疾病,「善治一切風疾」。
.勞宮穴
位於手掌心,當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所到之處。勞宮穴是手厥陰心包經的滎穴,「勞」意指勞作,「宮」則是宮殿,刺激勞宮穴有助強化心包經,減少外邪對心臟的傷害,從而泄心火,讓思維恢復清晰,止眩暈,焦急、浮躁的情緒也可以恢復平和。
.俠谿穴
位於足背第四、五趾趾縫端,取穴時一般正坐,垂足著地。俠谿穴為足少陽膽經滎水穴,經常揉按可以緩解肝膽之火,同時疏散風熱、清頭目、利五竅、消腫止痛,主治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症狀。點揉時的力度要均勻柔和,不能與皮膚表面形成摩擦。
關於中醫學,經常有人探討它的科學性,對中醫學有研究的人,拚命想證明中醫的科學理論;對於不了解的人,卻完全不理解中醫學到底在說什麼。其實從有人類開始,就有醫學,從三千多年前古印度醫學、古埃及醫學,及西元前兩千多年前的巴比倫醫學,各種醫學及治療思路不斷演進,而中國傳統的中醫學,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元一八九九年出土的甲骨文。當時相傳一位金石學家王懿榮,因為身體微恙,到中藥鋪抓藥時,大夫開了「甲骨」這味中藥材。甲骨是指遠古時期哺乳類動物的骨骼化石,中醫認為具有止咳、平喘、止瀉及止血等效果。對於古文字學有專精的王懿榮,一看到甲骨上面刻畫記載的符號,馬上意識到這是非常具有學術價值的重要文物,從此甲骨擺脫了中藥材的命運,成為珍貴的學術史料,而甲骨文上所刻畫的二十四節氣,至今仍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
每一門關於科學的研究,首先要研究兩個問題:第一、是這個問題是存在的,第二、是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為了詳細了解「濕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必須證明這個問題是存在的,因此我們從西元前兩百多年前的《黃帝內經》談起。《黃帝內經》是一部記述黃帝與岐伯(上古時代醫家)談話內容的書,我們發現關於身體水分的描述,古代醫家多使用「痰」、「飲」、「水」等名詞,用來指稱身體在水分代謝異常時,體內呈現液狀、半液狀或半凝固狀態的現象。當確認「濕氣」這個問題的確存在後,首先透過歷代醫家的理論演進,了解古人對於身體狀態的描述,我們發現:古人對於人體內水分的敘述,大多停留在肉眼觀察可見的事物。《黃帝內經》裡關於身體水分的描述,有「水飲」、「積飲」、「溢飲」、「水腫」 等詞。
《黃帝內經》關於身體水分的描述,並無「痰」字,直到東漢時期醫家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裡才首次提出「痰飲」一詞。隋唐時期,醫家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提出病理學說,認為「百病皆由痰起」。宋朝楊仁齋在《仁齋直指方》明確提出痰與飲的區別:濁者為痰,清者為飲。而元朝朱震亨在《丹溪心法》首度提出「痰邪」的說法。明朝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詳細論述「痰飲」的定義,並提出「濕證」,可以說是對於濕氣最早著墨的醫家。
隨著時代演進,中醫學也持續不斷地改變我們對於身體的想像,及從內在傾聽身體的方式。現代中醫學加入3D的概念,對於身體水分的描述多了「氣」的概念,「濕氣」的理論,確實存在身體裡。接下來,我們第二步要研究「濕氣」到底是什麼,必須先從人體水分的正常代謝講起,請大家從人體津液代謝及氣化開始,接著了解體內濕氣的道路及濕邪入侵身體的警訊,對於濕邪引起的相關疾病,書中詳盡介紹日常生活的飲食建議,以及每個疾病有三個穴位按摩方式,提供讀者日常保健及預防使用。
本書最後根據老祖宗觀察歸納出的二十四個節氣,分述不同節氣須注意的濕邪保養重點,並針對四季提出排濕飲品、湯品及粥品各一道,期望現代人在了解濕邪對於人體所造成的影響之外,也能有正確的養生保健方式。
特別感謝臺灣商務印書館前董事長王雲五先生所出版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書中諸多醫家的文獻出處及考查,有賴此巨擘的明燈指引,讓末學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窺中醫藥的奧祕!當然最感恩的還是臺灣商務印書館的邀稿,讓中醫學的「濕氣」理論,得以藉由專書論述,提供正確的養生保健知識,並得以留給後人參考,讓老祖宗的智慧代代相傳。
芮妮‧阿爾薩拉夫(Renée Alsarraf)
岑永康、張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