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書附贈:王壽南教授「從黑暗到光明──記我的重生」CD有聲書
人生本來就不容易,只要擁抱希望,
就可以找到安定人生的力量,敞開成功之路。
真實人生的奇蹟之書:
歷史學者歷經三年盲眼的黑暗人生,
靠著希望的火種,重新找回失去的光明。
病後痊癒、重獲新生後,看到不一樣的人生視野,
作者歷經三年目盲的黑暗人生後重獲視力,
用自己的故事寫下這本,真實人生的體悟之書:
三十多則真人真事、歷史人物的故事,告訴你「堅定希望,就能安定人生」的智慧,從此無論遇到多大困難,都能靜心以對。
˙王雲五先生希望不斷求知,不斷工作,讓他不願遵照父親的安排而困在小商店裡,他希望走進更廣闊的世界,創造一個新的人生。
˙麥克阿瑟將軍說:「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
˙經營餐廳的哈藍德.桑德斯在六十五歲那年窮途潦倒,但他想盡辦法東山再起,創造肯德雞炸雞的生意版圖。
˙西方有句諺語說:「世界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懷。」
《吳姐姐說歷史故事》暢銷書作家、作者妻子吳涵碧深情見證:
「當我們找到生命中的信仰時,得到《荒漠甘泉》、《聖經》兩本書。我一翻開《荒漠甘泉》,就看到一句話:『他的眼睛得醫治』。再打開《聖經》,也是一眼就看到同樣的一句話。心裡覺得,只要有信仰的希望,他的眼睛會看得見。
本書特色
★修辭口語化,不用艱澀的詞語,讓讀者一看就懂。
★語詞流暢,文字通順,讓讀者容易閱讀。
★每篇都有明確的主題,不會讓讀者不清楚是什麼。
★敘事簡捷,不會東拉西扯、長篇大論卻不知所言。
王壽南
王壽南(1935~ )
知名歷史學者,專攻隋唐史、中國政治史、中國近現代史等研究領域。
先天弱視,由於長期大量閱讀,視力逐漸惡化。1997年,因為白內障手術失敗,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視力也因白內障惡化持續減弱,近乎全盲,但仍以口述的方式撰寫歷史專欄文章。2006年,進入教會,受洗為基督徒。2007年,經歷一場成功的白內障手術後,恢復了左眼視力,人生重獲光明。
學經歷: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政治大學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文理學院院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執行秘書,中國歷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
重要著作:《武則天傳:戲說武媚娘傳奇一生》、《隋唐史》、《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唐代的宦官》、《唐代人物與政治》、《唐代政治史論集》等。
bb
自序
卷上 迎向希望
活在希望中
責任與希望
希望與貪心
希望之路上的絆腳石
挫折中的希望
恐懼是毀滅希望的毒箭
反敗為勝
天上取下來的希望
盼望神蹟
人生的未知數
希望小學
永遠的希望
望子成龍
想家的孩子
改變人生的火種
從一百分到零分
尼特族的徬徨
偏離目標
卷下 品味成功
生命與生活
快樂的人生
人生的選擇
人生的角色
人性中的善與惡
福與禍
追求成功
走出苦難
愛與忍耐
愛與寬恕
變與不變
突破人生的困境
打破前世孽障的魔咒
英雄與英雄崇拜
附錄 從黑暗到光明──記我的重生
王壽南主要著作與主編之圖書
改變人生的火種—王雲五先生的奮鬥歷程
一個人出生到這世界上來,他生在甚麼樣的家庭,他出生的環境如何,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他成長以後的人生往往脫離不了出生時環境的束縛,但是有少數人卻不甘願受出生環境的綑綁,要努力掙脫綑綁,試圖改變那似乎注定的人生。今天要介紹一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奇人王雲五先生,就是努力掙脫出生環境綑綁的人。
說王雲五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奇人一點不為過,他發明四角號碼檢字法、創作了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主編過上萬冊的圖書,撰寫了四十七本專書,翻譯了八部世界名著。他當過財政部長、經濟部長、考試院副院長、行政院副院長、大學教授、商務印書館總經理與董事長,他對近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都有了不起的貢獻,其中最受到人們重視的是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的表現。
一九三○年王雲五被邀出任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首先王雲五提出實行科學管理計畫,要將一個傳統式的公司改造為一個有科學化管理的現代公司,又在商務印書館內成立研究所,自己兼任所長,邀請從歐美留學回國的七位年輕學者為研究員,研究員的工作是針對公司各種業務與問題從事研究、提出改進辦法,這事在當時的中國是一大創舉。
當時商印書館總公司設在上海的寶山路,包括印刷廠、門市部、辦公處所、倉庫和附設的尚公小學,範圍很大,房舍很多,是全國知名度最高和最具有規模的出版公司。一九三二年一月二十八日晚上十一時,日本陸戰隊突然侵犯上海,爆發了「一二八事變」,第二天(二十九日)凌晨四時二十分開始,幾架日本飛機由黃埔江外航空母艦上起飛,向上海飛來,在上海閘北地區上空盤旋示威,十點多鐘,日本飛機開始投擲炸彈,其中六枚炸彈命中商務印書館,商務印書館的館舍全被炸燬,由於館舍中所藏的多為紙類,被炸以後,立刻引起大火,一時濃烟瀰漫,烈焰冲天,全館都在火海之中,最後燒成焦土。商務印書館遭此浩劫,損失慘重,而商務印書館藏有甚多宋代、明代刻印的善本書以及作者的手稿等珍貴的文化資產也全部燒光,這些文化資產是無價的,所以「一二八事變」使中華文化蒙受無法彌補的損失。
「一二八事變」讓商務印書館瀕臨破產倒閉的危機,王雲五鐵肩擔重任,負起重振商務印書館的重責大任,歷經無數阻撓,克服無數障礙,四十五歲的王雲五鬚髮全都變白。經過半年多的奮鬥,商務印書館宣布於八月一日復業。王雲五說他力排萬難使商務印書館復業,目的是在「為我們中國人爭一點點的氣」,宣布除教科書外,每日出版新書一種,商務印書館業務每天都在增長,至一九三六年,也就是「七七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的前一年,全中國當年新出版品總共九、四三八冊,而商務印書館一家的新出版品就有四、九三八冊,占全國總數的百分之五二,當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小學校都是採用商務印書館編印的教科書,這些現象都可以看出當時商務印書館是全國最大的出版公司,能夠有如此可觀的成績,都是王雲五一人領導、計畫、執行的結果。
王雲五,原名王日祥,生於一八八八年,也就是清光緒十四年,祖籍廣東省中山縣(原稱香山縣)。但出生地是上海,這是因為王雲五的父親在上海工作,所以全家遷居上海。父親叫王光斌,在上海一家公司擔任倉庫管理的工作,屬於中級職員,工資並不多,一家七口,靠父親一人的工資過活,須要克勤克儉,才能維持生計。
王雲五幼年體弱多病,每天都要吃中藥,曾有算命先生為雲五算命,說雲五不能活過十四歲,這讓雲五的父母頗為憂慮。
由於體弱多病,雲五直到八歲才由他的大哥王日華教他認字讀書,先讀三字經,再讀千字文,接著讀孟子,雲五聰慧過人,記憶力特強,幾個月功夫,就認識一千多字,而且身體健康情形大有進步,擺脫了藥罐子的生活。
九歲的時候,雲五被送到附近蕭老師的私塾,蕭老師只教學生死背書,並不講解,讓雲五深感不滿,覺得他的大哥教得更好,因為大哥會講解文章的意義。但是,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八九七年,清光緒二十三年,雲五十歲那一年,大哥王日華生病去世了,這事大大地影響了雲五未來的命運。大哥日華聰明又努力,書唸得很好,比雲五大九歲,大哥在十八歲的時候就考中香山縣學生員,俗稱秀才,家族鄉親都為之興奮不已,如此年輕就考中秀才,將來一定走上做官的路,前程似錦。
然而,大哥日華在考中秀才後幾個月,忽然得了腳腫的毛病,當時大哥在香山老家,而父親和雲五都在上海,香山只有中醫,請中醫醫治,卻無效果,大約過了一個月,大哥日華就在香山病逝了。
大哥日華的去世,讓雲五哀傷不已,因為不僅失去一位從小照顧他的哥哥,也失去了一位好老師。
到了十四歲,雲五的父親有一天突然把雲五叫到面前,很嚴肅地對雲五說:「日祥,你不要再去私塾了,我有一個同鄉在上海開五金店,你去他的店裡當學徒。」
雲五一聽,腦子像被雷擊了一下,當場呆住了,過了一會兒,雲五才張口說:「可是,我很歡喜讀書,為甚麼不讓我繼續讀下去?」
父親望了望雲五,又回頭看了桌上放著的一張大哥的照片,然後回答說:「你大哥剛考中秀才就死了,我問一個有名的風水先生,風水先生說我們家的風水不適宜做官,你大哥考中秀才,是準備走上仕宦之路,違反了我們家的風水,所以這麼年輕就走了。」
雲五激動地打斷了父親的話:「我才不信甚麼風水先生的話,何況……」
父親搖搖手,阻止了雲五的話,繼續說:「你是小孩子,懂甚麼,風水註定了人的命運,沒有人能違背自己的命,命裡註定是甚麼就是甚麼,想要違抗命,吃的是他自己。你大哥身體素來健康,為甚麼考中秀才以後就生了病,而且那麼快就走了,看來我們王家是沒有功名的命,沒有福份產生一個科第人物。日祥,你從小身體就不好,近兩年才脫離藥罐子,我不希望你走大哥的路子。同時,你看我從家鄉到上海來,學習商業,雖然沒有大成就,可是還能養活一家七口。你的二哥日輝,他大你五歲,早就學做生意了,你今年剛滿十四歲,進到十五歲,已經認識很多字,該是學習做生意的時候了,我當年就是十四歲開始學生意,你二哥是十五歲開始學生意,所以,你現在該是開始的時候了。你明天就不要去私塾了,我帶你去那家五金店。」
雲五默然不語,心裡是萬般不情願,然而看到父親已經做了決定,無法抗命,只能接受。
到五金店做學徒並不困難,主要的工作是招呼客人和結算貨品的價錢。雲五早就學會珠算和心算,所以算盤打得很快又正確,很受老闆的讚賞。但雲五愛看書,身邊總是帶一本書,當沒有客人上門的時候,雲五就在店中找一個小板凳,坐在角落裡看書,以致客人上門都沒有發覺,這事常引來老闆的不滿,幸虧雲五的珠算很好,所以老闆也就容忍了。
做學徒的工資不高,但雲五不肯浪費一分錢,而是拿去一間夜校學習英文。十六歲時,到上海一家美國教會辦的英文專修學校守真書館讀英文。雲五有強烈的求知慾,覺得讀書的機會難得,絕不浪費一分一秒,所以他的英文程度一日千里。十七歲進上海同文館讀書,上海同文館是英國人所創設,除英文外,還有歷史、地理、科學、經濟學等課程,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投考英國牛津、劍橋大學,只經過一年多,雲五就跳升到該校的最高班級──第一級。該校校長見雲五勤奮努力,便請雲五兼任助教,每月可領津貼,還可以自由使用校長的私人藏書,這使有讀書狂的雲五大喜過望,每天都泡在書中,也養成雲五快讀的習慣。
守真書院和上海同文館都不是正規學校,類似今天的補習學校,所以雲五實際上沒有上過學校,後來在他的身分證教育程度欄,他寫的是「識字」,因為他連小學也沒上過。但他卻努力不懈地自修,讀過中國的古典著作和英文的名著,甚至還把大英百科全書,一字一字讀一遍。所以雲五的中英文俱佳,知識更是豐富。
一九○五年十月,雲五十八歲,雲五離開了上海同文館,結束了他不到三年的不是學校的學習生活,受邀到上海一家英文專修學校益智書室擔任教師,開始了雲五的教學生涯,後來雲五教過中國新公學,學生中如胡適、朱經農等,都是中國教育名人物。以後,雲五又在好幾所大學任教。
一九五九年台灣宣布各大學可招博士研究生,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和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首先成立博士班。當時雲五正在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兼任教授,到一九六五年,政大政治研究所共有博士研究生十三人,雲五一人便擔任九位博士研究生的論文指導教授,於是雲五博得了「博士之父」的尊稱。
如果雲五在幼年時遵照父親的安排,雲五一輩子將只是一個小商人,但他後來卻成為對國家社會有多方面貢獻的人,是甚麼讓雲五改變了他的人生命運?那是希望,他希望不斷求知,不斷工作,希望的火種讓他不甘心困在小商店裡,他希望走進更廣闊的世界,創造一個新的人生。
自序
台灣名作家羅蘭女士的散文受到文壇很高的推崇,尤其她的《羅蘭小語》更是風靡一時,爭相閱讀,《羅蘭小語》是她在廣播電台的講稿,這部書能受到讀者的喜愛是有原因的,在廣播電台的廣播詞要具備幾個特點,一是修辭口語化,不能用艱澀的辭語,要讓讀者一看就懂。二是語辭流暢,文字通順,讓讀者容易閱讀。三是每篇都有明確的主題,不能忽東忽西,讓讀者摸不清作者談的是甚麼。四是敘事簡捷,不會東拉西扯,長篇大論卻不知所言。所以,一篇好的廣播講稿就是一篇好文章。
我的這本書是由廣播講稿彙編而成,內容的重點是在談人生。談人生是個大題目,也是個重要的課題,如果在大學的課堂上講,我會大量引用中外哲學家們的論著和大段大段的史料,但是在廣播中,我必須放棄學術方式的表達,改用通俗、直接和深入淺出的表達方式,所以本書沒有教條式、八股式的論述,而是大量採用歷史故事、時事人物作為例證的講述,盡量讓讀者產生閱讀興趣,從許多人物小故事中領悟到人生大道理。
人生的內涵太廣,本書僅著重在希望和成功兩個面向上,人生須要有希望,就像汽車要有方向盤,人生如果失去希望,將會在人生路上到處飃蕩,隨處碰撞,這樣的人生和其他動物沒有甚麼不同。人生要追求成功,但追求成功要有一個火種,一個驅動力。這個火種和驅動力便是希望,藉著希望的火種,人們才能擁抱成功。
本書原是我在遠東福音會的廣播講稿,(遠東福音會的廣播要在網上收聽,網站地址www.feearadio.net)承蒙台灣商務印書館董事長王春申先生和編輯部同仁應允出版,特此表示感謝。人生的問題十分繁雜,本書雖只談希望與成功,相信可以討論之處仍多,尚祈讀者諸君不吝指教為感。
王壽南謹識 二○一六年五月十八日
於台北靜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