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600 元
數量:
新書優惠79折
不敢相信!一次典藏紀伯倫四部重要經典:
《先知》、《先知花園》、《先行者》、《人之子耶穌》。
這四部作品像四面鏡子,
映照出他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思想與心程。
他寫的不只是文字,也是靈魂的啟示錄。
在這個喧囂與焦慮並存的時代,
紀伯倫暮鼓晨鐘般的文字顯得格外珍貴。
☆ 世界暢銷經典──百年來最能撫慰人心的文字。
★ 陪伴著每一代徬徨中的人們,迷惘時刻的必備之書。
☆ 每天一篇紀伯倫,讀懂存在的苦難與喜悅。
★ 你不必懂所有答案,但你能在其中找到光。
紀伯倫(Kahlil Gibran)是黎巴嫩裔的美籍詩人、哲學家與藝術家,被譽為阿拉伯現代文學的巨擘,也是靈性文學的代表人物。他的創作融合東方的哲思與西方的人文精神,以簡潔而深情的文字傳達生命的真實與美。他的語言如光,也如風——既溫柔又有力量,能穿越人心最幽微的角落。紀伯倫以詩的節奏書寫思想,以畫家的筆觸描繪靈魂,讓理性與感性在字裡行間交會,開創出獨具魅力的「紀伯倫風格」。
本書收錄紀伯倫的四部經典作品——《先知》(The Prophet,1923)談論愛情、婚姻、工作、自由、痛苦等人生各大主題,《先知花園》(The Garden of the Prophet,1931)更多地反映紀伯倫對自然、宇宙、人類命運的思索,《先行者》(The Forerunner,1920)透過寓言小故事探討人性、靈魂的掙扎與救贖,《人之子耶穌》(Jesus, The Son of Man,1928)從不同人物的視角(如門徒、敵人、平民)描繪耶穌的形象。每部皆展現其獨特的風格與思想面貌,既是他藝術創作的縮影,也為現代讀者開啟一扇探索心靈與人生的窗口。
若你曾懷疑信仰、迷惘人生,或想更誠實地面對自己,這本書會是你的同行者。它不急於給出答案,而是邀請你靜下來傾聽內在的聲音;它不指引方向,卻為你點亮光。在這個喧囂與焦慮並存的時代,《先知,紀伯倫的言與靈》是一座靜默的高峰,讓人重新學會凝視、傾聽與感受。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 , 1883-1931)
黎巴嫩著名作家、詩人、畫家。十二歲時隨母前往巴黎,繼而舉家遷往美國。一八九八年回到黎巴嫩,進入著名的希克瑪學校讀書。一九○二年,結識瑪麗•哈斯凱勒,在她的鼓勵和資助下,前往藝術之都巴黎,受教於世界美學大師羅丹門下,走向文學藝術成功之路。一九一○年春,紀伯倫展出畫作《秋》,榮獲銀獎。一九二○年與旅居紐約的阿拉伯詩人和文學家成立了以他為首的「筆會」,並被推選為會長。一九三一年四月十日逝世於紐約,年僅四十八歲。
紀伯倫被稱為「藝術天才」、「黎巴嫩文壇驕子」,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以獨樹一幟的散文詩創造了「紀伯倫風格」,開拓了廿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與魯迅、泰戈爾一樣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一九八三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七位「具有世界意義」的人物之一。一九八四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在首都華盛頓為紀伯倫建立紀念中心,以此表示對這位偉大作家的尊重。
其作品有《被折斷的翅膀》、《淚與笑》、《瘋子》、《行列之歌》、《暴風集》、《先行者》、《珍趣篇》、《先知》、《沙與沫》、《人之子耶穌》、《大地之神》等。
李唯中
筆名晏如,字有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阿拉伯文學翻譯家。1940年出生於河北廣宗一中醫世家。1960年考入對外貿易學院翻譯系,就讀阿拉伯語專業。1965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退休。1988年入埃及開羅大學進修阿拉伯文學。曾赴葉門、蘇丹、伊拉克、利比亞、科威特等國擔任翻譯。教學之餘勤於筆耕,譯著等身。李唯中為阿拉伯語翻譯界的前輩,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翻譯過多部阿拉伯語文學巨著,許多都是譯界首創,尤以紀伯倫作品和《一千零一夜》的翻譯享譽學林。代表譯著:《一千零一夜》(布拉克本全譯十卷本)、《安塔拉傳奇》(全譯十卷本)、《紀伯倫全集》(七卷本)、《凱里來與迪木奈》;迄今為止,可謂獨家全譯上述四部阿拉伯文學經典者。另譯有《思宮街》、《千夜之夜》、《加薩尼姑娘》、《埃及姑娘》、《古萊氏貞女》等。合譯有《宮間街》、《東方舞姬》等多部阿拉伯文學作品。
◎導讀:神木與長河 (知名作家/彭樹君)
【輯一 先知】
船的到來
論愛
論婚姻
論孩子
論施捨
論飲食
論勞作
論悲歡
論房舍
論衣服
論買賣
論罪與罰
論法律
論自由
論理智與熱情
論痛苦
論自知
論傳授
論友誼
論說話
論時間
論善與惡
論祈禱
論逸樂
論美
論宗教
論死亡
道別
【輯二 先知花園】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輯三 先行者】
你是你的靈魂的先行者
小丑
愛情
出家國王
惡有惡報
獅子的女兒
聖徒
饕餮
大自身
戰爭與弱小民族
批評者們
四詩人
風向標
國王
我的信仰之島
分歧
全知與半解
白紙
學者與詩人
價值
另有大海
懺悔
臨終者與兀鷹
我的孤獨之外
最後的醒悟
【輯四 人之子耶穌】
西庇太之子雅各
馬利亞之母亞拿
以「蘇爾演說家」而知名的亞薩
抹大拉的馬利亞
希臘藥劑師腓利門
被稱為彼得的西門
大祭司該亞法
希律王管家之妻約亞拿
迦拿新娘(拉芙卡)
大馬士革的波斯哲人
耶穌的門徒大衛
路加
馬太
西庇太之子約翰
迦百農的年輕祭司
拿撒勒鄰居,一利末富翁
南黎巴嫩一牧羊人
洗禮的約翰
亞利馬太人約瑟
拿坦業
安提阿人賽伯
薩露美對女友說
女門徒拉希勒
貝思隆的革流巴
加大拉的乃縵
多馬
邏輯學家埃爾馬丹
一位馬利亞
希臘詩人羅曼努斯
門徒利末
加利利的一位寡婦
耶穌之弟猶太
從沙漠來的一個人
彼得
巴比倫天文家邁拉赫
一位哲學家
拿撒勒老翁奧魯亞
公會裡最年輕的長老、詩人尼哥底母
亞利馬太的約
貝魯特的喬治
抹大拉的馬利亞
拿撒勒人約坦對一羅馬人
傑裡科的伊福拉姆
蘇爾商人巴卡
賽達女大祭司福米雅
文士本亞明
撒該
約拿單
伯賽大姑娘哈娜
耶路撒冷律師穆奈西
該撒利亞的耶福塔
已入暮年的得意門徒約翰
厭貝人曼努斯與一希臘人
本丟·彼得多
巴多羅買在以弗蘇斯
馬太
安得烈
一個財主
拔摩島上的約翰
彼得
耶路撒冷一鞋匠
馬利亞的鄰居拿撒勒的蘇珊娜
諢號尤斯圖的約瑟
腓力
葉穆尼的白巴拉
彼拉多之妻與一羅馬婦人談話
耶路撒冷城外一男子
被稱為「瘋子」的希臘牧羊老人薩基斯
祭司長亞那
馬利亞的女鄰居
旅館胖老闆阿哈茲
巴拉巴
羅馬衛隊長克魯迪尤斯
雅各
吉利奈人西門
猶大之母西博利亞
比布洛斯一女子
抹大拉的馬利亞
黎巴嫩一男子
附錄
紀伯倫生平及著作
◢ 輯一 先知
〈船的到來〉
正值壯年,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在奧法裡斯城等了十二年,等待著他的船到來,以便載他歸返他出生的島上去。
在第十二年的四月,即收穫之月的第七天,他登上城牆外的小山,放眼向大海望去,只見他的船披著霧靄駛來。
此刻,他的心境豁然開朗,歡悅之情遠遠地飛越大海。他閉上雙眼,在靈魂的靜殿中祈禱。
*
當他從小山上走下來,忽覺一陣憂思襲上心頭,他暗自想:
我怎能心無惆悵,安然地走去呢?
我在這座城郭裡度過的痛苦白天是漫長的,我所度過的孤寂之夜是漫長的。誰能夠與自己的痛苦和孤寂毫無遺憾地分手呢?
在這條條路上,我撒下了多少精神的顆粒!
有多少我所喜愛的孩子,赤身裸體地跪在它的山丘之間!因此,我不能毫無負1擔、毫無痛苦地離開它。
今天,我脫下的不是一件外衣,而是用我們雙手撕下自己的一塊皮。
今天,我不是把一種想法丟在了身後,而是丟棄了一顆用飢餓和乾渴浸潤透的甜蜜之心。
*
但是,我不能再久留了。
呼喚萬物前往的大海在召喚我,我必須揚帆起航了。
我在夜晚的歸思仍灼熱似火,可如果再呆下去,卻要凝固、結晶、模化了。
我多麼希望能夠帶走這裡的一切,又有什麼辦法呢?
唇和舌是聲音的雙翅,而聲音飛走時卻不能帶著雙翅,只能獨自去覓尋乙太。
如同鷹不能帶著巢,只能獨自飛過太陽。
*
現在,穆斯塔法行至丘山腳下,轉身向著大海,看見他的船正向港口靠近,船頭上站著來自故鄉的水手。他向他們發出由衷的呼喚:
我的老母的孩子們,弄潮的英雄漢,
你們不知道在我的夢裡航行多少次了!現在,你們在我甦醒時來了,而甦醒是我更深的夢境。
看!我現在準備起航。我渴望的風帆已經全部展開,正等待著風的到來。
我只求在這靜靜的空氣中吸上一口氣,
只要向這裡的一切投上親切的一瞥,
之後,我便加入你們的行列,成為一名水手。
還有你呀,寬闊的大海,不眠的母親,
只有在你的胸膛裡上,江河和溪流才能找到平安和自由。
這條小溪僅剩下一次轉變,之後在這林間只作一聲低語,便奔向你那裡,化作無邊大洋中的一自由涓滴。
*
穆斯塔法走在路上時,忽見遠處有眾多男女離開他們的田地和葡萄園,快步向著城
門走來。他聽見他們呼喚著他的名字,穿過田間阡陌,高聲喧嚷著他的船來了。他自言自語道:
莫非離別之日正是聚會之時?
我的夕陽西下之時,果真是朝陽東升之時?
他們耕作之時丟下犁杖或者停下榨汁的輪子,我能給他們什麼呢?我的心能成為一顆結滿果子的樹,以便採摘並分給他們嗎?
我的願望能像湧泉,以便斟滿他們的杯盞嗎?
我是可供上帝之手彈奏的琴,或是可讓上帝吹奏的笛子?
我是探索寂靜的人,在其中我能發現什麼寶藏,並且滿懷信心地撒播出去呢?
如果今天就是收穫之日,那麼,我曾在哪塊土地上,又是在哪個被我遺忘的季節裡,播下我的種子的呢?
假若那的確是我舉燈的時刻,那麼,燈裡燃燒著的不是我所點燃的火焰。
我將舉起我的燈,那燈空空無油,而且很暗。
夜下守護你們的人將為燈添油,也將為你們將之點燃。
*
這些都是穆斯塔法說出口的事情,還有很多話隱藏於他的心中,未能道出他深藏心底的秘密。
*
穆斯塔法進城時,眾人們紛紛迎接他,齊聲呼喚他的名字。
長老們走上前,說道:
你不要急於離開我們!
你在我們生命的蒼茫暮色中,曾像麗日一樣懸掛中天。
你的青春華年曾賦予我們美夢聯翩。
你在我們中間,既非客居,也不是異鄉人,而是我們可愛的孩子,我們的靈魂對你情有獨鍾。
不要讓我們因渴望見到你的容面而望眼欲穿。
*
男女祭司們高聲對他說:
莫讓海浪現在就把我們分開,不要讓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化為記憶。
你曾是一位神靈走在我們當中,你的影子曾是照亮我們臉面的光芒。
我們是多麼深愛著你,雖然我們的愛默默無言,且又隔著薄紗;
然而它現在正高聲呼喚你,希望它在你的面前能被撩開來。
愛總是這樣,不知其深,除非到了別離的時辰。
*
另外一些人走來懇求、挽留。但是,穆斯塔法默不作聲,然後低下頭去。站在他周圍的人們看見他淚流如注,直滴落在胸膛上。
穆斯塔法走去,眾人們隨著他走向神殿前的寬大廣場。
*
一位名叫美特拉的女預言家從神殿裡走出來。
穆斯塔法用充滿溫情的目光望了女預言家一眼,因為她是他進城僅一天的時間裡第一位向他走來並尋求他相信的人。
女子深情地問候他,然後說:
上帝的先知,極致境地的探索者,
一直眺望天際尋覓自己航船的人呀,
你盼望的船已經來了,你的啟程已成定局。
你對記憶中的土地和念想之深,以至於多麼渴望眷戀那無法忘懷的故國!我們的愛是拴不住你的,我們的需要也留不住你。
但是,在你離開之前,我們請求你給我談談,用你的真理把我們武裝一番。
我們將用這些真理武裝我們的子女,他們也將把真理傳給他們的子女,如此代代相傳,永世不斷。
你曾在孤獨中關懷著我們的白日;你曾在甦醒中傾聽我們睡夢中的哭與笑。
現在,我們請求你把我們的內心世界揭示給我們,把你所知道的關於生與死之間的學問告訴我們。
*
穆斯塔法回答他們說:
奧法里斯城的居民們,除了迴旋在你們心靈裡的那些東西,我還能談什麼呢?
◢ 輯二 先知花園
〈一〉
正值壯年,被主所選、為主所愛的穆斯塔法,在使人記起的十月,返回他出生的島嶼。
船剛駛進港口,他便站在船頭,身邊圍著水手。眼見故土就在腳下,他心裡充滿歡樂。
穆斯塔法開始說話,聲音裡響著海濤的轟鳴。他說:
「看哪,這就是我們出生的島嶼。就在這裡,大地將我們傾吐出來,作為歌和謎;歌飛揚天空,謎留在大地。天地之間,除了我們的意願,什麼能傳揚歌聲,誰又能解開那謎語?
「大海一次又一次將我們傾吐到這海岸,我們又僅僅是大海的一重波浪;大海推動著我們,讓我們重複它的話語。可是,假若我們不在岩石和沙子上撞碎我們心中的歌,我們又怎能重複大海的話語呢?
「那是大海和水手的法規。假若你要求自由,那麼,你應該把生活的需求化為霧靄。無形之物總是尋求有形,就連數不清的星雲,也想變成太陽和月亮。我們是那些求索甚多的人,如今回到這個島上。這是堅固的模子,我們應該再次變成霧靄,從頭開始求救。能夠生長、長高的,只有在意願和自由面前被撞得粉碎的東西。
「自今開始,直到永遠,我們將尋找我能唱歌、並且有人聽賞我們歌聲的海岸。海浪被撞擊著,但沒有耳朵聽賞它的撞擊聲,這又該如何解釋呢?擁抱、撫慰我們更深刻悲傷的,正是沒人聽賞的曲調,也正是這些曲調,在雕掘我們的靈魂深處,以便鑄造我們的命運。」
這時,一位水手走上前來,說:「導師,正是您勾起我們對這港口的思戀;看哪,我們已經到達,您卻談起悲傷,還說心靈將遇到撞擊。」
穆斯塔法說:「我不是也談到自由,論及霧靄是我們更大的自由嗎?雖然如此,我卻是以及其痛苦的心情來朝拜我出生的島嶼的,我簡直就像一個冤死的靈魂,來到兇手面前下跪。」
另一個水手說:「看哪,岸上人山人海,人們雖不聲不響,卻連您到來的日期、時辰都預測准了。他們紛紛自田間和葡萄園趕來,在此恭候您,以表敬慕、思念之情。」
穆斯塔法遠遠望了眾人一眼,不禁鄉思纏心,隨之默不作聲了。
這時,一陣歡呼聲從眾人的心靈深處爆發出來,那是思念與渴望的呐喊。
穆斯塔法望著水手們,說:「我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呢?我是一名獵手,曾寄居遠方。我曾信心十足,射光了囊中的金箭;那金箭皆由他們提供,我卻沒有給他們帶回一隻獵物。我沒去追尋那些金箭,也許掛在兀鷹的羽翼上;兀鷹受了傷,卻未墜地,如今仍在太陽下翱翔。也許箭頭已經落如那些饑饉人們的手中,他們用之換了美食佳釀。
「我不曉得那些金箭的飛行情況,也不知飛向何方,但我知道它在空中出了偏向。
「即使如此,愛神依然在我面前。水手們,你們仍在操作著我那海上航行的幻想風帆。我不會啞口無言。當季節之手扼住我的喉嚨時,我要高聲呐喊;當我的雙唇燃起火焰時,我定以放歌代言。」
他向水手們說了這些話,水手們有些心慌意亂。一位水手說:「大師,您向我們賜教吧!也許我們能夠理解您的話,因為您的血流在我們的血管裡,我們的氣息中夾帶著您的芳香。」
穆斯塔法回答他們,聲音中回蕩著暴風的吼聲。他說:「難道你們把我送到我出生的島嶼,目的在於讓我成為導師?我年紀輕輕、肢體柔嫩,至今仍在智慧之籠外,我還不被允許妄加議論,只能訴說我自己的靈魂;而我的靈魂,將永遠是對深淵的深邃呼喚。
「讓那些追求智慧的人在黃色的延命菊或紅色的土壤中去尋找吧!我至今仍是歌手,我將歌頌大地之美,歌唱你們那些失卻的、整日徘徊在甦醒與睡眠之間的夢幻。但是,我將不再回頭凝視大海。」
船駛入港口,到達岸邊。就這樣,他來到了自己降生的島嶼,又一次站在鄉親們中間;高昂的呼聲發自人們的心底,他心裡的思念廣漠為之震顫。
水手們預料他會說些什麼,於是一個個靜默無言。然而他沒有開口,因為記憶的憂傷已將他心靈填滿。他暗自言語:「我不是說要歌唱嗎?我不能不開啟雙唇,讓生命之聲隨風飄飛,盡享快樂,尋求佐助。」
這時,克麗瑪走上前來,孩提時代,這位女子曾與他一起嬉戲在母親的花園裡。她說:「你有十二年不在我們中間露面了。十二年來,我們一直盼望著聽到你的聲音。」
穆斯塔法無限溫情地望著克麗瑪。當死神拍翅將他母親的靈魂送往天上時,正是她為老人家闔上了眼簾。
他回答到:「十二年?你說十二年,克麗瑪,是嗎?我是不用銀河系的標準度量我的思念的,也不用回聲測深與遠。因為愛一旦變成思念之情,用時間測算便失去了意義。
「有那樣一種短暫時刻,包含著極長時間的分別。雖然如此,但分別只不過是精神疲憊,也許我們彼此間並未遠離。」
穆斯塔法朝人群望去,但見那裡有老有少,有瘦弱者,也有強健者;有久經風吹日曬而面色變得黝黑的,也有的面透青春秀美。他發現每張臉上都閃爍著思念與期盼的光芒。
其中一個人說:「大師,生活何其嚴酷,摧毀了我們的希望和意願,令我們心緒煩亂,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我求您為我們揭示痛苦根源,讓我們寬舒歡樂。」
穆斯塔法憐憫之心頓生。他說:「生活,比一切生靈都古老,正如地上的美物誕生之前,美早已拍翅飛翔;又像真理,為人所知、被人道出之前,早已存在世上。
「生活,在我們沉默時低聲吟唱,在我們睡夢中展示幻想。我們遭受挫折、情緒低落之時,生活卻得意洋洋,高居寶座之上;我們泣哭落淚之時,生活卻笑對豔陽。當我們拖著沉重的奴隸鐐銬時,生活卻自由徜徉。
「我們常用最壞的詞語稱呼生活,原因在於我們自己處身黑暗痛苦之中;我們常認為生活空空洞洞,無益可言,原因在於我們的靈魂徘徊荒野,我們的心醉於貪婪酒盅。
「生活深奧,高貴而遙遠莫測;雖然如此,她卻近在咫尺。你們的眼界再寬,也只能看到她的腳;你們的身影再長,也只能遮住她的臉;你們的氣息再足,也只能傳到她的心間;你們的低語回聲,到了她的胸中,就會化為春令和秋天。
「生活與你們的‘自大自我’一模一樣,是被遮蓋、被隱匿著的。雖然如此,然而生活一旦開口說話,八面的風都會變成詞語;當她再次啟齒時,我們唇間的微笑、眼中淚珠均會化為言辭。生活歌吟之時,可令聾者聞聲,帶他們高翔雲天;生活走來之時,能讓瞽者看見,無不大驚、茫然地跟著生活走向前。」
穆斯塔法中斷話語,眾人一片沉靜。那寂靜的天空中,回蕩著一種無聲之歌,使眾人心中的憂苦為之一消。
◢ 輯三
〈你是你靈魂的先行者〉
喂,朋友,你是你靈魂的先行者。你生平中所建造的高塔,不過是你的巨大自身的根基,而這個巨大的自身同時又將成為他身的基礎。
我和你一樣,我是我的靈魂的先行者。因為日出之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影子,將在中午時分收縮在我的腳下,紅日再出東方,影子重現面前;中午時分再至,影子複縮腳下。
打從最一開始,我們就是自己靈魂的先行者,我們將永遠是我們的靈魂的先行者。我們平生中已經和正在積聚的,不過是些種子,我們準備將之播撒在尚未開墾的土地上。我們就是土地,我們就是農夫,我們就是果實,我們就是果農。
喂,朋友,當你是在霧中徘徊的一種渴望時,我與你一樣,同樣是一個徘徊在迷霧中的渴望。思想,走投無路、彷徨,我們互相尋覓,嘗試捕捉對方的身影;我們渴望的是幻夢;幻夢是無拘無束的時光,幻夢是無邊無際的蒼穹。
當你是生命顫抖雙唇間囁嚅的一個無聲的詞語時,我也在那裡,成為另一個無聲詞語靜默沉寂。隨後,生命剛剛將我們吐出,我們被投入歲月;兩顆心一同為昨日的記憶而跳動,共同明日的到來滿懷嚮往;昨日不僅是被驅逐的死神,明日才是希冀的誕辰。
看哪,我們現在上帝手中,你是上帝右手中發光的太陽,我是上帝左手裡借光的地球;而你發光的力量並不比我借光的力量更強,發光也沒有比借光更偉大。
我們是太陽,我們是地球,但僅僅是更大太陽的發端,僅僅是更大地球的起頭。永遠是發端和起頭。
喂,從我的花園經過的你啊,你是你靈魂的先行者。而我也是我的靈魂的先行者,我坐在樹蔭下,只是看似紋絲不動。
巡警向法官控告了小丑,法官指定兩名律師,一個為原告律師,另一位為小丑辯護,兩位律師相繼站起來,各陳其詞。
小丑呢,他則認為二人在以國王的名義對他致歡迎辭,禁不住由衷感謝國王及王子的大恩大德。
審判結束,法官宣讀判決書:“取木牌一塊,將罪犯罪名寫在上邊,掛在罪犯胸前,再讓他乘騎一匹無鞍之馬,由笛手和鼓手在前邊開道,遊街示眾。”
判決即將執行。小丑被推上一匹無鞍之馬,由吹鼓手開道,遊街開始。城中居民們聽見吹吹打打聲,紛紛走出家門,觀看小丑遊街情景,三五成群,人人笑個不止。孩童們則結隊尾隨,從一條街跟到另一條街。
小丑雙眼大睜,不住掃視人群,又驚又喜。因他認為胸前的木牌是國王授予他的勳章,一來向他表示祝福,二來嘉獎他的來訪;至於那行進的佇列,則象徵著對他閣下殷勤接待與熱烈歡迎。
正當小丑騎在馬上被眾人圍觀之時,他看見本部落的貝杜因人站在人群之中,禁不住高興得心跳陡然加速。他高聲喊道:“喂,朋友,憑主起誓,我們現在何處?這不就是被我們的長老稱為如意城的那個地方嗎?長老們說這裡的人們個個慷慨豪爽,人人大方好客,在宮殿裡款待過客,親王們不離左右,國王為之胸前關光榮牌,並且為他打開自天而降的城市的大門……這不就是那座如意城嗎?”
那個貝杜因人什麼也沒說,只是問小著搖了搖頭。
隊伍繼續行進。小丑卻總是腆著臉,二目間閃爍著得意的神情。
〈神木與長河〉 (知名作家/彭樹君)
他的文字如水,也如火,既懇切低語,也熾烈灼人。他是作家,也是畫家。他寫詩,也寫小說與散文。他是思想者,也是靈魂的引路人。他是紀伯倫。
在這本《先知,紀伯倫的言與靈》中,收錄了四部紀伯倫代表作的文本,包括《先知》、《先知花園》、《先行者》、《人之子耶穌》。這四部作品像四面鏡子,映照出他在不同生命階段的思想與心程。他寫的不只是文字,也是靈魂的啟示錄。
在原初的創作歷程中,這四部作品並非一體而生,而是在不同時間分別寫下的獨立作品,從一九二○年出版的《先行者》,到一九二三年的《先知》,再到一九二八年的《人之子耶穌》,最後是在他過世兩年後才出版的《先知花園》,時間跨度前後長達十三年。
如今這四部書被編纂為同一本書,就像不同時間生長的四棵樹相互擁抱,合而為一,成為參天的神木。這棵神木看似單株挺立,其實是四棵不同年份生長、經歷不同的陽光與風雨、有過不同的經歷,年輪相疊,根系交織,在時間的深處彼此融合的一棵巨樹。
於是當我們展讀這本書時,就像站在這棵神木之下向上仰望,不只看見他詩意的語言,也聽見他各個人生階段的靈魂之聲,有年輕的質疑,有中年的洞察,也有晚年的沉靜,是一人之筆,卻彷彿眾人合音。
《先知》:通往愛與自由的內在之路
《先知》是紀伯倫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也是二十世紀銷量僅次於《聖經》的靈性書籍,指引了不同地域與不同世代、千千萬萬渴求智慧的人心。
書中穆斯塔法是一位即將離去的先知,在臨別之際,回應人們對於愛、婚姻、孩子、工作、自由、痛苦、時間、善惡、死亡……種種主題的提問。他的回答充滿靈性,也充滿詩意,有入世的悲憫,也有出世的曠達。
論愛,他說:
「愛,除了自己,既不給予,也不索取。愛,既不占有,也不被任何人占有。愛,僅僅滿足於自己而已。」
論孩子,他說:
「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而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望所生的兒女。」
論婚姻,他說:
「你倆要彼此相愛,但不要使愛變成枷鎖,而要使愛成為你倆靈魂岸邊波瀾起伏的大海。」
論自由,他說:
「只有當你們意識到你們追隨自由的願望已經成為你們的枷鎖,不再把自由視為你們追尋的目標和成就時,你們才能真正地得到自由。」
這些話語充滿深刻的洞見,提醒人們在物質世界之外,還有一條往內的精神道路,通往那些看不見卻真正重要的靈魂本質,讓人們在閱讀的同時,也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去與自己對話。
書中的先知穆斯塔法,象徵了每個人內在的智慧與真實自我,也就是自己心中那個知曉一切、與全體生命共鳴的部分。當我們跟著書中眾人一起聆聽著穆斯塔法靈光閃爍的話語時,彷彿也在聆聽著自己內在真正的聲音。
《先知花園》:靈性道路的回顧
《先知花園》是《先知》的續篇,主角穆斯塔法回到他出生的島嶼,但他的話語更加沉靜,也更加蒼涼。這是紀伯倫靈性寫作中最內省,也最貼近死亡的一部。
《先知花園》雖然也有問答,但與《先知》各篇皆有主題的形式不同,並且更接近散文。穆斯塔法也不再只是智慧本身,而是和提問者們一樣,都是經歷了孤獨、痛苦、喜悅與失落的凡人。
穆斯塔法的聲音在這裡顯得蒼老,但也更坦然與溫和,他說:
「露水之所以可以反射光芒,是因為露水與光芒同為一體;你們之所以反映生命,也是因為你們與生命源於同種。」
「你本來就是獨自來到這個世界,當然也會獨自走入霧靄之中。」
《先知花園》是穆斯塔法對內在靈性道路的回顧,他在此時既是先知,也是凡人,更是即將返回本源的靈魂。而本書是紀伯倫的遺作,在他去世之後由友人整理出版,彷彿是他藉由這本書與世界道別,同時也是他給予世人最後的教誨與祝福。
《先行者》:靈魂碎片的集結
《先行者》是紀伯倫早年的作品,每篇或長或短,都蘊含了深刻的洞察。他寫小丑,也寫國王,寫聖徒,也寫饕餮,更寫許許多多的其他。
相較於《先知》的結構完整與《先知花園》的深沉內觀,最早出版的《先行者》像是靈魂碎片的集結,這些形式自由的寓言、詩與散文,彷彿是來自不同維度的聲音,各自講述著失落與希望,無明與頓悟。
《先行者》的文字不像《先知》那樣充滿神諭般的靈光,卻更有畫面,更有故事的趣味,有些甚至充滿嘲諷與詼諧,但它的本質卻和《先知》一樣,也是試圖喚醒人們對自我生命的省察,在閱讀的同時得到意在言外的領悟。
《人之子耶穌》:眾多視角折射出的耶穌形象
紀伯倫以《聖經》中所出現的許多人物來講述各自心中的耶穌,包括門徒、祭司、瘋子、妓女、牧羊人、哲學家……其中有的愛他,有的恨他,有的崇拜他,有的不懂他,但無論如何,每個人眼中的耶穌都是獨特且真實的。這些人各自以不同的立場與視角談論,有如鑽石的多重切面,組合出一個完整且活生生的耶穌形象。
紀伯倫並不為了還原歷史,也沒有把耶穌視為遙不可及的聖像,他試圖揭示的,是耶穌做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有真實存在的人性,如何在人間道路中踽踽獨行?也讓讀者重新思考,耶穌到底是誰?人們對他的投射,是否也反映了自己的內心?
--------
綜合上述,《先知,紀伯倫的言與靈》收錄的是紀伯倫一生最深刻的思索與對生命的凝視,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在少年時讀到熱情與渴望,在中年時讀到洞察與省思,在老年時讀到寬恕與釋然。
這四部作品有如一條靈魂的河流,沿著紀伯倫的創作與生命歷程,流向心靈的海洋:
《先行者》(一九二○)是河流的源頭,水勢尚未壯闊,但蓄積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它以寓言的形式觀察世界,帶著冷靜與熱情,像山間冒出來的源泉洗滌人心。
《先知》(一九二三)是河流壯麗的河道,流經山谷與平原,沿途所見盡是各式各樣的風景,每個來到河邊的人都可以掬水而飲,得到心靈的淨化。
《人之子耶穌》(一九二八)是河流流入人群所在之處,在有如水花四濺的眾聲喧嘩中,勾勒出一個偉大靈魂在人間行走時所留下的痕跡。
《先知花園》(一九三三)是河流即將歸入大海,是穆斯塔法最後的告別,也是紀伯倫對自我內在的靈性道路總整理。
總結來說,《先行者》是河流的起點,《先知》是壯闊的主流,《人之子耶穌》是河流穿越過人間塵世,《先知花園》則是河流最終的歸途。
在這個喧囂與焦慮並存的時代,紀伯倫暮鼓晨鐘般的文字顯得格外珍貴,不是因為他提供了解方,而是因為他的教誨讓我們回歸自己的內心,看見內在的自己,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於是當我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不只遇見不同生命階段的紀伯倫,也遇見了更加清澈的自己。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 , 1883-1931)
伊莉莎白·英格森(Elizabeth O'Brien Ingleson)
紀伯倫(Kahlil Gibran)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
茱莉亞.柴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