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所說的愛是對茶席上的一草一木、對泡茶動作、對茶器、對茶、對茶湯、對事茶與喝茶人的愛。這愛是指喜歡、與之為友、尊重對方的靈魂,與關注、貪婪不一樣。在這裡我們還要說說愛的遠近,茶人對茶席上的一草一木、對泡茶動作、對茶器、對茶、對茶湯、對事茶與喝茶人的愛,是有不同的距離感的。
有人說起茶道,興致勃勃地細數茶器的來歷與珍貴處,嚴格要求穿著與每個持壺倒水、舉杯品飲的動作,細心照料茶席上的一草一木,就是談不到茶的本身與即將品賞的茶湯。如果有的話,也只是簡單的濃淡苦澀寥寥數語。這是距離感的問題。有些人特別注意到茶器,有些人特別注意到泡茶的動作,有些人特別注意到茶席的布置。但我們認為既然談的是茶道,就必須以茶為主體,對它們的距離感應該是茶湯最近,茶葉次之,然後分別為水、茶器、動作、服飾、茶席。至於事茶的人、品賞茶湯的人,相較於上述這些項目更是密切,所以在茶湯之前我們還要加上最近距離的「人」。
在獨飲與茶會進行時,有的茶友特別注意到所泡的茶,追究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西湖龍井呢?是不是道地的紅印呢?是不是朋友所說的那款一斤上萬元的金駿眉呢?這樣的態度是不是屬於「愛」茶的範圍?我們認為應歸之為「關注」,愛茶要喜歡它、與茶作朋友、尊重每道茶的靈魂。愛茶是無關於茶是否是來自著名產區、是否掛有某個標籤、是否多昂貴的價格,只要它製作得到位我們就喜歡它,即使它不是最好,我們也可以與它作朋友、尊重它的靈魂。
我們也常看到茶友喜愛極了某壺茶湯,他會一面喝一面大聲讚歎,他會算出每喝一口茶湯是喝掉多少錢,還告訴您要多喝幾杯才不冤枉,有機會他一定會多索取一些藏在身邊。這是貪婪性的愛。
當一位茶友專注於茶器的選用時,如果未存愛器之心,我們會直覺到他是在利用茶器,他要人們讚賞他,他要自覺驕傲、自覺滿足,當他換下一件不滿意的器物時是不存憐惜之心的。
當一位茶友專注於泡茶的各項動作,如果未存愛茶之心,我們會直覺到他只是在賣弄肢體,只是希望讓人覺得他的泡茶動作很優美。換作一位愛茶的茶友,我們對他每一個泡茶動作的講求,都會感受到是在為泡好一杯茶努力。這兩種的美感境界是不一樣的。
泡茶時不畏艱難地運來優質的泉水,如果不是出於愛水與愛茶,也僅會是一味地述說取水運水的不易,而不是同大家一起細細品味泉水的甘美,也不是特意要大家欣賞水與茶共同創作出來的茶湯。
茶席的設置更是如此,如果沒有切身體會到品茗環境是溶在茶湯裡的一種風情,茶席的設置就會變成所謂的「茶席設計」,獨自走著突出表現的道路。如果沒有認識到茶席是為方便泡茶而設,還會發生為了茶席之美不惜犧牲泡茶的方便。
有人說,我是為茶而泡茶,我可以把茶泡得很好而不喝它。我是為茶器之美而擺設它,我可以不碰它,也不求它為茶做什麼貢獻。我是為泡茶動作而進行著各項肢體運作,它們不為取悅觀眾,也不是為茶做工。果真如此,倒是徹底地無所為而為,但是把人的因素局限在完成茶湯、完成泡茶動作、完成茶器擺置、完成品茗環境建構,隔離了參與者的愛與享用,這是冷酷的世界。您說它唯美,我倒需要溫暖。有愛才有溫暖。將泡茶移入為茶服務,將茶湯移入為愛它的人享用,將一切事茶的努力移入為愛自己與所愛的人作獻祭。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