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人類最早用火創造出來的藝術品,這項從未過時的技術已經被推向精緻、美麗與科技的頂峰。
「陶瓷」一詞泛指用黏土捏成後,以數小時高溫燒製的物品。大約在四萬年前到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生活的智人(Homo sapiens)就已經會做這種東西,不過通常都不大:目前出土的動物或女體塑像(例如著名的「維納斯」1)中,最早的約在三萬至兩萬五千年前出現。
至於「陶器」(也就是餐具等瓶瓶罐罐之類)就比較晚了;最早的大概是兩萬年前才開始在中東、遠東、非洲和東歐等地出現,南美則要過了更久才等到它的蹤影。陶器(通常是家居用品)的發展與人類的定居息息相關:不管是要收集、存放還是調理食物都少不了它們。
當時用的成型技巧是現在初學者常用的土條成型法:用手把土一條條搓好,再把這些土條盤成想要的形狀。新石器時代末(約公元前四千年),製陶技術因陶輪的出現有非常大的進展(方便大量製造):先是在中東,然後中國也有了。後者在陶瓷與其技術和藝術進化史上格外重要,漢代(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二二○年)的瓷器尤其讓人眼前一亮:這是用高嶺土做成土坯後再以攝氏一千度以上高溫燒製而成的精緻瓷器!
最早的封閉式烤爐也是於新石器時代末出現,使得燒製可在更高、更均勻的溫度下進行,進而改善陶瓷的品質。幾百年後的青銅器時代(公元前三千至前一千年),由於釉(單色或複色的液體瓷土,以不同方式將其均勻覆蓋在坯體上再行燒製)的出現,陶器表面開始有不同的花樣。再者,陶瓷也是最古老的建築材料之一,因為磚頭也是用土燒成的!
自古以來,陶瓷的地位從未動搖,今日甚至還能在科學與工業的結合下,發展出具有特殊性質(超導性、機械性、磁性、有機性等)的新材料。陶瓷的歷史及進化顯然還會繼續下去……
│另見│
• 磚頭(公元前一萬年)
1在此「維納斯」並非指那位身材完美的羅馬女神,而是有著五短身材、臃腫肚腩與下垂乳房的史前雕塑。(譯注)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