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茶文化時,大家經常爭論著是用「茶藝」好呢?還是用「茶道」?事實上,這兩個名詞可以通用,但如果另有強調之處,則偏重有形者時稱「茶藝」,強調包含了無形的部分時稱「茶道」。現在就「道」的含義提出分析,以便瞭解「茶道」的全貌。
有人問筆者在臺北一九八○年成立「陸羽茶藝中心」時,為什麼用的是「茶藝」這兩字?因為成立之初,它是以品茗、茶葉、茶具銷售為主的門市,都是屬於比較有形的部分,所以用「茶藝」。如果用「茶道」,它給人的認知是更為遼闊的,包含了許多思想、美學與行為規範的部分。但是有人在說到「茶道」時,卻很局限於泡茶、飲茶間的儀式化過程,看得到這樣的進行儀式就稱之為有茶道,看不到就稱之為無茶道,這是不對的。
我們比較喜歡把「茶道」作為廣義的解釋,首先,它指出的是「方法」,泡好一壺茶、欣賞一壺茶、體會茶境界的方法。其次,「道」是「路」,茶道可以有許多方式、風格的呈現,就像遊覽一個城市有許多不同的路線。第三,道是「境界」,包括泡茶的境界、茶湯的境界、泡與飲間的境界、泡飲與環境間的境界,這境界包含了美與醜、善與惡。第四,道是「目的」,茶道讓您平靜、讓您空寂、讓您愉悅、讓您興奮、讓您得名取利。第五,茶道是新生命的起點,因為有了「茶道」這名詞,您認識了它,接納了它,並親身體會,於是肉體與精神起了變化;在茶道的領域裡,每天、或每一階段中也可能接受不同的課程,新的刺激帶來了新的生命。
「道」的本身並無好壞,然而我們提出道、提出「茶道」,必定是有所為而為,除了別有用心外,應是好的、積極的才是。在落後的生活圈裡是不會提出「茶道」兩字的,所以茶道最後一個意義應該是向善的,讓大家生活得更好的。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