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茶具怎麼發展茶道?」於是茶具的設計生產與銷售就成了我茶道之路的起點。
茶車是最根本的泡茶基地,也是首先設計的茶席,一些茶道理念(如不留太多空間給其他藝術項目)潛伏其間,茶器四大區塊的規畫也藉茶車完成。
用什麼能源、什麼方式的煮水器才方便泡茶?於是產生了「無線電水壺」。
什麼是方便泡茶的「全套泡茶用具」?於是補齊了包含茶壺、茶盅、茶杯、杯托、蓋置、奉茶盤的主茶器;包括茶荷、茶巾、渣匙、茶拂、茶巾盤、計時器的輔茶器;包括煮水器、保溫瓶、水盂的備水器;包括泡茶用小茶罐與儲茶用大茶甕的儲茶器(這也就是上面所說的茶器四大區塊)。
茶器的使用功能要好,於是把壺嘴斷水功能加強,打破壺嘴、壺口、壺把三點平的觀念,在盅口增設活動超細濾網。
「有了茶具還要有泡茶的方法,把茶泡好是茶道的基石。」於是研擬了十大泡茶法,以小壺茶法為核心,繼續發展出:蓋碗茶法、大桶茶法、濃縮茶法、含葉茶法、旅行茶法、抹茶法、泡沫茶法、冷泡茶法、煮茶法。前七項是創作,後三項是整理既有的形式。
「如何讓大家能泡好茶呢?」建立一套泡茶師檢定考試制度與發證辦法,提供一套泡茶原理與具體操作的文字資料(如《茶道入門三篇》、《茶道入門識茶篇》、《茶道入門泡茶篇》),建立車輪式泡茶練習法與車輪式泡茶比賽。
「如何將茶道呈現出來呢?」茶會是茶道呈現的平臺,首先創作的是無我茶會,接著是品茗茶會、接力泡茶式茶會、宴席式茶會。還整理了由曲水流觴改版的曲水茶宴。
「走過茶席設計之路了嗎?」在這品茗環境的區塊上,我強調茶席設計應改為茶席設置。除最早的茶車之外,還創作了商場上使用的品茗館泡茶席。
「茶業的領域上,除了賣茶葉(含茶器)外,還能賣什麼呢?」還能賣茶湯。賣茶葉稱為茶葉市場,賣茶湯稱為茶湯市場。在茶湯市場上推動著品茗館的經營。
「我還走過茶思想的路。」詮釋什麼是茶道的空寂之美,強調純茶道的理念,強調茶與抽象藝術特有的關係,指出茶道的藝術領域在哪裡,指出茶湯是茶道藝術家的最終作品,指出「茶會」也是茶道藝術家所能創作的作品。
「路還沒有走完,前程廣闊,茫茫中隱藏無限生機,那仍是我要走的茶道之路。」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