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作者對談實錄

1. 為什麼想研究打字機?打字機的歷史,這項物質性設施在您眼中是個人電腦的前身嗎?

我對於中文打字機的著迷,起因於它本質上是個看似無解又難以處理的東西。理論上,中文打字機這東西不可能、也不應該存在(畢竟中文打字機屬於有成千上萬字元的非字母書寫系統),但它卻出現了。

在研究中文打字機之前,我早期的研究專注在分類法和標準化,而這些研究又為我初次遇見中文打字機「鋪設了一條康莊大道」。這些中文打字機一方面為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軌跡帶來了嚴峻挑戰,但另一方面又大大地受到歐美打字機款式的影響。一九○○年代之後,標準化系統迅速在全球取得主導地位,在打字領域特別如此,這種起源於美國與英語的系統,在之後成了跨語種打字的普世標準。推動這種形塑全球打字樣貌變革的是幾股錯縱複雜的力量,包括殖民主義遺緒與資本主義。至於全球數十億人使用的中文書寫系統,卻在這種敘事下以另一種顯著的姿態出現。它扛住了標準化西方打字機施加的壓力。西方打字機製造商發現他們無力迫使中文調整,以便適用於這些外國設備,這點對傳統全球標準的概念形成挑戰。基於這樣的背景,全球的工程師、語言學家與決策者共同努力讓中文機械化,由這群人組成的群體所帶來的重要性,才是我想強調的。這種國際合作催生了許多人機互動和語言方面等等的新穎概念,同時也超越了國界限制。

最後,我也要展望一下電腦時代。過去中文打字員客製化打字機,好讓機器符合他們的工作型態時,他們展現出自身的適應力與創新力,我認為這點與當代的人工智慧革命有著密切關係。將這兩者並列對比,可以凸顯出人工智慧時代帶來的新需求與漢字之間並無違和,漢字在此並非處於不利地位。而且此時的焦點已轉向文字預測與資訊處理,漢字在這逐漸發展出的大方向中適應良好。

《中文電腦:一個資訊年代的全球史(暫譯)》(The Chinese Computer: A Global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Age)英文版將於二○二四年五月出版。

中文這種語言由成千上萬的漢字組成,當中沒有任何字母,那麼要如何才能在標準的QWERTY鍵盤上輸入漢字呢?這個問題我已經琢磨許久。我在《中文電腦》一書中的目標除了要解開這種矛盾,還要呈現我眼中那個從打字演進而來的新時代,也就是被我稱為「超文字」(hypography)的現象。該書立基於我十五年來的研究,探討了電子中文技術的起源,可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路追溯至今。

我試著引導讀者穿過錯綜複雜的中文電腦技術史,並追溯電腦中文輸入法的演進:軟體程式使得以字母、數字符號來產生漢字成為可能。書中將介紹一群卓越人士,包括來自IBM的遠見之士、麻省理工學院的創新家、中央情報局和五角大廈的神祕人物、臺灣軍方的先驅,以及中國大陸體制內的有力人士。這些來自各方的人物,對於形塑中文電腦技術面貌扮演了前所未見的角色。

在最後一章,我將說明中國與非西方國家在出於必要之下,究竟如何在進入個人電腦革命之際創造了超文字技術,並無意間「拯救」了西方電腦技術免於深陷固有的字母偏見之中。這種變革使得某些電腦得以在歐美以外的市場占有重要地位。

2. 您覺得,中國在現代資訊技術的歷史發展進程,扮演了什麼角色?

中國在現代資訊技術發展史上所扮演的角色既多重又重要。其中一個關鍵是中國對於語言與書寫有其獨特的思路。中國的挑戰在於調整西方打字機的標準,好讓它適用於複雜的中文,這過程同時也引領了創新的輸入法及設備發展,例如中文打字機,在全球電腦技術史上就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文及其書寫系統無法適應標準的西方打字機,這導致互不相容的系統共存於世。不過,這卻也為探索人機互動、語言等嶄新概念創造了獨特的空間,來自全球的工程師、語言學家與決策者皆與之相關。現代以降,中國不斷在挑戰既定的不成文標準,並將現代資訊技術推向全球化。

3. 可以聊聊您對AI的看法嗎?

有人問過我,是否知道聊天生成預訓練轉換器(ChatGPT)的問世。我的回答是,我當然不知道,但卻一點也不意外。雖然從英文電腦史的觀點來看,ChatGPT 的問世也許很驚人,但我認為,若從中文電腦技術所代表的全球計算機史發展軌跡這部分來看,很顯然地,中文輸入法歷史的下一步就是會這樣發展:從預測用戶想要什麼,到嘗試以比人類意念更快的速度生產文本。

第 10 頁 / 共 30頁
  • 各界推薦
  • 從「我手打我口」看技術的東亞現代性──《中文打字機》導讀
  • 作者對談實錄
  • 致謝
  • 序言.中文裡沒有字母
    1. 字母時代的中文
    2. 不是要存在或不要存在的問題
    3. 奇特的延續性
    4. 來自深淵的實記
    5. 我們能「聽見」中文打字機嗎?
    6. 史料來源
  • Chapter 1.與現代性格格不入
    1. 雷明頓時代之前的亞洲
    2. 技術語言想像力的崩潰
    3. 世界的雷明頓
    4. 噠記與中文巨獸
  • Chapter 2.謎一樣的中文
    1. 讓來來回回的排字工就定位:活字、常用字,以及包圍語言的欲望
    2. 要怎麼拼寫漢字?分合活字和漢字的重新構想
    3. 明文的爭權:代碼、符號主權與中文電碼
    4. 雙重媒介:一八七一年的中文電碼
    5. 棲身於密文世界:超媒介實驗
  • Chapter 3.不同凡響的機器
    1. 代書機器:謝衛樓與第一台中文打字機
    2. 基督的身體:謝衛樓中文打字機的常用字邏輯衝突
    3. 三千字不到的現代性:周厚坤與他為中國大眾設計的打字機
    4. 分合活字的回歸:祁暄和拼合式中文打字機
    5. 中文打字機的未來?
  • Chapter 4.沒有按鍵的打字機叫什麼?
    1. 從活字印刷機到活字打字機:舒震東打字機
    2. 開拓國內市場:商務印書館和新產業的形成
    3. 消失的「打字男孩」:中文文書工作的性別矛盾
    4. 做為具體化(embodied)記憶的中文打字
    5. 等待卡德摩斯:「中文注音字母」打字機的興衰
    6. 在世界博覽會上:模仿與變異之間的中文打字
  • Chapter 5.掌控漢字圈
    1. 介於兩種技術語言的世界之間:假名、漢字和日文打字的矛盾歷史
    2. 日製中文打字機,或現代漢字圈的出現
    3. 盜版與愛國:俞斌祺和他的中(日)文打字機
    4. 帝國的文書工作:日本打字員在中國
    5. 同文、同種、同打字機:中日韓文(CJK)的戰時起源
    6. 共謀與機遇:日本占領下的中文打字員
    7. 仿效日本以救中國:雙鴿牌打字機
  • Chapter 6.QWERTY 鍵盤已死,QWERTY 鍵盤萬歲!
    1. 不可思議的鍵盤
    2. 康熙可以休矣:民國時期的「檢字法問題」和輸入的起源
    3. 尋「道」
    4. 古代中國如何錯過了重點:漢字檢索與中文的本質
    5. 不得其門而入的尋「戀」之法:杜定友與檢字的心理學
    6. 從搜尋到搜尋式書寫
    7. 展演明快打字機:林太乙做為中國之女性「人人」
    8. 明快打字機的「失敗」與輸入的誕生
  • Chapter 7.打字之叛逆
    1. 中國第一位「模範打字員」
    2. 中國的第二次白話文運動
    3. 中文打字與「大眾科學」
    4. 去中心化,中心化?
    5. 打字之叛逆
  • 結論.走向中文電腦運算歷史和輸入時代
  • 參考資料
  • 版權頁
    • 暫時沒有書籤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暫時沒有註記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