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好評推薦

「比起美國總統,美國央行(聯準會)主席握有影響經濟的權力要大得多。從疫情以來,通膨肆虐全球。但聯準會藉由貨幣政策,成功化解了四十年以來最大的通膨危機。本書透過歷史的觀點,看央行的崛起、貨幣市場的基礎、以及金融系統的管道。內容深入淺出,值得一讀。」

——廖啟宏,加州政府研究首席、加州大學經濟系客座教授、「一口經濟學」Podcast主持人


「《中央銀行的崛起》闡明了官僚機構的作用,並呼籲社會和民選領導人引導其努力實現更具發展性的目標。」——《今日政治》Politics Today


「一項值得稱讚的事業……韋斯勒班正開闢新天地。他可以提供一些你在主流經濟文獻中找不到的東西。」——尼爾斯.布內曼(Niels Bünemann),著有《中央銀行》(Central Banking


「本書雄心勃勃且深入研究。韋斯勒班剖析中央銀行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的世界中,貨幣主義管理技術、金融市場擴張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之間日益增長的運作糾葛。其結果是金融領域變得臃腫,並且危險地依賴央行的行動來保持其爆發力。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但極其重要的解釋。」

——瑪麗恩.佛凱德(Marion Fourcade),著有《經濟學家與社會:一八九年代至一九九年代美國、英國和法國的學科與專業》(Economists and Societies: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and France, 1890s to 1990s


「《中央銀行的崛起》是一本高明的、經過深入研究的書,講述了中央銀行在當今金融化資本主義時代的重要地位。韋斯勒班出色地將許多事件、情節和細節編織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對聯準會、央行、經濟政策和金融化感興趣的讀者肯定會想讀這本書。」

——布魯斯.卡拉瑟斯(Bruce G. Carruthers),社會學家


「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著作,它大大地增進了我們對現代中央銀行在學術上的理解,以及為什麼它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凱瑟琳.R.麥克納馬拉(Kathleen R. McNamara),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政治與外交事物教授


「當今的經濟深受央行的行為、決策和盲點的影響。韋斯勒班這本精彩的書,為這些重要組織的研究帶來了新的深度、學術性和複雜性。」

——唐納德.麥肯齊(Donald MacKenzie),愛丁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社會學教授

第 5 頁 / 共 55頁
  • 封面
  • 好評推薦
  • 作者序
  • 導論
    1. 新自由主義批評中缺少的部分
    2. 研究方法
    3. 政策創新的比較研究
    4. 金融的鬥士
    5. 本次研究
    6. 章節概述
  • Chapter1 新自由主義與中央銀行的崛起
    1. 如何解釋中央銀行在新自由主義中的主導性角色?
    2. 走向新的中央銀行社會學:官僚行為者、政策工具和金融體系就是治理的基礎結構
    3. 一九七○年以來中央銀行治理技術的創新
    4. 央行崛起的問題是什麼?
    5. 合併比較
    6. 解說:中央銀行是什麼?
  • Chapter2 貨幣主義與貨幣政策的發明
    1. 貨幣主義是什麼?
    2. 瑞士國家銀行:從精英調解到統合主義的貨幣學派理論
    3. 英格蘭銀行:以「私人影響力」為政策操縱桿與致命的策略選擇
    4. 本章討論:一九七○年代貨幣主義實驗
  • Chapter3 主導金融市場的預期
    1. 柴契爾的貨幣主義與金融化政治的矛盾
    2. 沃克的原始通膨目標
    3. 英國的通膨目標之路
    4. 減少金融市場的意外驚喜
    5. 本章討論:創新的通膨目標制
  • Chapter4 貨幣市場!全球金融與中央銀行的基礎結構
    1. 現代貨幣市場制度的美國起源
    2. 英國貨幣市場的美國化
    3. 貨幣市場創新如何瓦解貨幣主義
    4. 一個建構全球市場的計畫
    5. 本章討論:新貨幣政策的設計者
  • Chapter5 無知的組織,央行官員如何放棄監管
    1. 瑞士:從君子監管到良性忽視
    2. 英格蘭銀行:從非正式領導到結構性保密
    3. 本章討論:央行在貨幣政策的監管上扮演什麼角色?
  • Chapter6 白忙一場的金融化管道疏通 ——二○○八年以後的中央銀行
    1. 二○○八年後的央行業務
    2. 結構失修的金融市場
    3. 金融化,一個消耗殆盡的成長動力
    4. 透過金融業成長和金融化無法實現的福利承諾
  • 結語
    1. 利益和思想之外:央行崛起及其影響的新解釋
    2. 經濟決策制訂中的官僚
    3. 制度維護的邏輯
  • 附錄
    1. 檔案與訪談
    2. 參考書目
  • 版權
  • 封底
    • 暫時沒有書籤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暫時沒有註記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