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所有發明都是從零開始。」這句名言出自劇作家尚.哈辛(Jean Racine)的知名悲劇《貝倫尼斯》(Bérénice,於一六七○年首次公演),它比悲劇情節本身更廣為人知。作者想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任何「芝麻小事」,都有可能成為某個偉大作品的靈感。所謂的「發明」,其實就是創造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工具,這跟科學等方面的「發現」有本質上的不同:對物理學家或化學家來說,是新的定律;對生物學家來說,是新的過程;對探險家來說,是新大陸。

兩種概念表面上定義不同,背後卻密不可分:「發現」與「發明」之間的關係雖然密切,但並非總如想像般那樣明顯或直觀。要「發明」通常得先「發現」:若無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六十年後不會有全球定位系統(因為不管是當時還是已歷經好幾波進化的現在,GPS的延遲造成的誤差都無法忽略,得靠相對論來校正)。但有時順序剛好相反,先有「發明」才有「發現」:蒸汽機於一六八七年問世,但其運作原理要等到一八二四年才被尼古拉.萊昂納爾.薩迪.卡諾(Nicolas Léonard Sadi Carnot)解開。還有些發明是為了解決當時的問題,純粹靠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無須任何科學發現為基礎:例如斷頭台(Guillotine,以其發明人Guillotin醫師為名)就是因應當時局勢而發明的,它也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名產」之一。

要追溯每個曾在人類歷史上烙下印記的偉大發明,主要關鍵之一就是還原相關的「傳奇故事」。每種發明誕生的始末都是獨一無二,無法用某種傾向或單一流程概括;從這些故事中不但可看出當時的背景,還有創造過程中的波折。當然,不是每種論述都能找到證據來支撐,尤其是在最古老的時期:人類的第一把火是從天然火災引來的嗎?輪子是因觀察高處滾下來的石頭才想到的嗎?讓老祖宗們可以從遠處射殺猛獸的投槍器又是怎麼發明的?研究人員常常得先依照現有證據提出不同假設,再根據考古證據或文獻小心驗證,才能證實或排除這些假設。但本書頭一個介紹的發明卻完全不能照這種方式驗證:人類史上最古老的工具,本來公認是在二百六十萬年前左右出現,但根據二○一五年於非洲出土的證據,整個年代又往前挪了七十萬年!

相較之下,較近代的發明就沒有這種困難,年代越新越能得知詳細的誕生時刻:漏壺於公元前十四世紀上半葉出現,機械鐘則在公元一三○○年左右問世,望遠鏡於一六○八年誕生,熱氣球首次起飛是在一七八三年六月四日,第一條推特則是於二○○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晚上十點五十分發出……但這不代表漏壺的起源比推特的還難追查,或是古老發明背後的意義更加神祕。某些古代發明的相關文獻雖少,至少記載詳實;較新的發明雖說參考資料較多,但有時反而難以理出頭緒。然而大量的參考文獻也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當時的情勢:像是氣泵在十七世紀中葉於英國問世後,發明者羅伯特.波以耳(Robert Boyle)與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之間有一場激辯;二○○四年臉書(Facebook)誕生的來龍去脈,也並非都如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與他的美化版傳記敘述得那麼完美。

不管是哪種發明,包括最早的石器、火、投槍器、輪子、漏壺、機械鐘、望遠鏡、氣泵、蒸汽機、熱氣球、斷頭台、GPS、Facebook、Twitter……等,誕生前(甚至誕生後)都有一段故事。發明的歷史之所以神奇,是因為它是一系列的「成功故事」,具有多種面貌,除了極少數例外。一件發明能流傳後世,背後可是累積了無數努力;雖說大部分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但還是有人繼續付出,年復一年,直至今日依然如此。大家都是從零開始,但是有時辛勞不一定有收穫。因此我們必須以謙卑的態度來看待人類的這場冒險史詩,一切都要從三百萬年前的肯尼亞湖西岸說起……

第 7 頁 / 共 139頁
  • 各方好評
  • 前言
  • 史前時代
    1. 三百三十萬年前——最古老的工具
    2. 四十萬年前——使用火
    3. 十九萬年前——衣服
    4. 十萬年前——首飾
    5. 公元前四萬年——繪畫
    6. 公元前三萬五千年——燈
    7. 公元前兩萬五千年——陶瓷
    8. 公元前一萬八千年——投槍器
    9. 公元前一萬年——籃子
    10. 公元前一萬年——磚頭
    11. 公元前八千年——船
    12. 公元前六千年——鏡子
    13. 公元前五千年——犁
    14. 公元前四千年——金屬
    15. 公元前三千五百年——輪子
  • 上古時代
    1. 公元前三千二百年——墨
    2. 公元前三千年——下水道
    3. 公元前三千年——曆法
    4. 公元前三千年——風箏
    5. 公元前兩千年——肥皂
    6. 公元前一千五百年——日晷
    7. 公元前一千五百年——漏壺
    8. 公元前一千年——助算器
    9. 公元前九百年——滑輪
    10. 公元前七百年——引水渠
    11. 公元前六百年——貨幣
    12. 公元前三九九年——彈射器
    13. 公元前三一二年——鋪地磚
    14. 公元前二八七—前二一二年——阿基米德
    15. 公元前二八○年——燈塔
    16. 公元前二百年——指南針
    17. 公元一○五年——紙
    18. 公元一三二年——地震儀
    19. 公元二五○年——磨坊
  • 中世紀
    1. 公元七○○年左右——蒸餾器
    2. 公元九○○年左右——馬蹄鐵
    3. 公元九六五—一○四○年——海什木
    4. 公元一○四四年——火藥
    5. 公元一三○○年——眼鏡
    6. 公元一三○○年——機械鐘
    7. 公元一三三八年——沙漏
    8. 公元一四五二—一五一九年——李奧納多.達文西
    9. 公元一四五四年——印刷術
  • 近代
    1. 公元一五二六—一五八五年——塔居丁
    2. 公元一五九七年——溫度計
    3. 公元一六○○年——顯微鏡
    4. 公元一六○八年——望遠鏡
    5. 公元一六四二年——計算機
    6. 公元一六四三年——氣壓計
    7. 公元一六五九年——氣泵
    8. 公元一六八七年——蒸汽機
    9. 公元一七○六—一七九○年——班傑明.富蘭克林
    10. 公元一七三五年——精密鐘
    11. 公元一七五二—一八三四年——約瑟夫—瑪力.雅卡爾
    12. 公元一七六九年——汽車
    13. 公元一七八三年——熱氣球
    14. 公元一七八八年——漂白水
    15. 公元一七九二年——斷頭台
    16. 公元一七九三年——軋棉機
    17. 公元一七九五年——罐頭
    18. 公元一八○○年——電池
  • 十九世紀
    1. 公元一八○四——火車頭
    2. 公元一八一五—一八五二年——愛達.勒芙蕾絲
    3. 公元一八一七年——混凝土
    4. 公元一八二○年——電磁鐵
    5. 公元一八二六年——攝影
    6. 公元一八二九年——縫紉機
    7. 公元一八三一年——收割機
    8. 公元一八三三—一八九六年——阿佛烈.諾貝爾
    9. 公元一八三五年——電報
    10. 公元一八三六年——左輪手槍
    11. 公元一八四三—一九二九——以利亞.麥考伊
    12. 公元一八四七—一九三一——湯瑪斯.愛迪生
    13. 公元一八五三年——電梯
    14. 公元一八五八年——冰箱
    15. 公元一八六三年——地鐵
    16. 公元一八七四年——有刺鐵絲網
    17. 公元一八七六年——電話
    18. 公元一八八三年——垃圾桶
    19. 公元一八八八年——唱機
    20. 公元一八九○年——飛機
    21. 公元一八九五年——電影
    22. 公元一八九五年——X光攝影
    23. 公元一八九六年——無線電
  • 二十世紀
    1. 公元一九一四—二○○○年——海蒂.拉瑪
    2. 公元一九一五年——聲納
    3. 公元一九一七年——坦克
    4. 公元一九一九—二○一三年——米哈伊爾.卡拉什尼科夫
    5. 公元一九二一年——機器人
    6. 公元一九二六年——電視
    7. 公元一九二六年——火箭
    8. 公元一九三五年——雷達
    9. 公元一九三五年——尼龍
    10. 公元一九三六年——電腦
    11. 公元一九三八年——原子筆
    12. 公元一九四二年——核能
    13. 公元一九四七年——微波爐
    14. 公元一九四七年——電晶體
    15. 公元一九五六—韓力
    16. 公元一九五五—二○一一年——史蒂夫.賈伯斯
    17. 公元一九五七年——人造衛星
    18. 公元一九五八年——電子遊戲
    19. 公元一九六○年——雷射
    20. 公元一九六九年——網際網路
    21. 公元一九七一年——微處理器
    22. 公元一九七一年——電子書
    23. 公元一九七一—伊隆.馬斯克
    24. 公元一九七三年——行動電話
    25. 公元一九七四年——便利貼
    26. 公元一九七八年——全球定位系統
    27. 公元一九八○年——MINITEL
    28. 公元一九八四年——3D列印
    29. 公元一九八五年——WINDOWS 1.01…
    30. 公元一九八九年——全球資訊網
  • 今天……與明日?
    1. 公元二○○一年——維基百科
    2. 公元二○○四年——FACEBOOK
    3. 公元二○○五年——YOUTUBE
    4. 公元二○○六年——TWITTER
    5. 明日——用「噴」的衣服
    6. 明日——仿生學
    7. 明日——隱形
    8. 明日——動物語翻譯
    9. 明日——遠距傳送
    10. 明日——核融合
    11. 明日——永生

      暫時沒有書籤

      閱讀時點擊工具列右上角即可新增書籤。

      暫時沒有註記

      閱讀時滑鼠左鍵選取內容即可增加。